•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计划2020年建成侨乡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2017年09月19日 13:2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钓台故址是研究陈白沙与江门开埠历史的重要史迹。(戴惠甜 摄)
钓台故址是研究陈白沙与江门开埠历史的重要史迹。(戴惠甜 摄)

  原标题:《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至2020年建成侨乡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今年7月,江门发布《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文物事业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鲜明侨乡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建成,中国侨都品牌更加彰显。

  江门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文物保护工作年内将有何进展?近日,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利元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下一阶段,江门将通过完善全市文物保护体系、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升级、推进五邑联合博物馆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建立文物保护员队伍等方式,强化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推动文物惠民。

  南方日报记者 戴惠甜

  引进高层次人才 推动文物研究升级

  据统计,江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712处,其中新发现1688处,公布1767处。全市馆藏文物7万多件,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记5万多件。

  做好文物工作的前提是做好文物保护。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江门将不断推动文保单位升级。“我们鼓励有条件的文保单位申请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鼓励原有的市级文保单位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指导省级文保单位申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同时,江门将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推动实施一批重点文物安防、消防、防雷项目,完善文物建筑防火和野外文物防盗防破坏设施,切实降低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涉及文物活动的各种犯罪活动。“目前,我们已选取11个试点建立文物远程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对文保单位实施保护监管。”刘利元透露。

  记者获悉,江门将从三个方面深化学术研究,发挥文物资源文化传承作用。

  建立资源数据库。江门将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等数据资源为基础,建立相关的特色资源数据库。目前正在打造的特色数据库有五邑银信多媒体资源库、“台山华侨与‘飞虎队’”数据库等。

  江门市博物馆已设置岗位,拟招聘一名博士入馆工作。“同时,我们也鼓励现有的人才持续学习,建立文博事业的人才梯队。”刘利元说。

  继续推进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建设。江门通过整合联合博物馆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提升展陈质量,通过联展、借展、巡展、合作办展等方式,促进馆藏资源、优秀展览的共享交流,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打造岛岸联动的文化路径

  明代成化年间,陈白沙仿效东汉严子陵,在江边筑钓台。如今,钓台故址已被列入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钓台故址是研究陈白沙与江门开埠历史的重要史迹,也是江门打造岭南儒城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介绍,与钓台故址相关的文化名人、故事很多,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2016年,钓台故址面向公众开放。但由于没有完善相关的配套,导致多数游客仅是匆匆“到此一游”。

  在江门,包括钓台故址在内的不少文保单位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此,《意见》就提出推进江门五邑文化之径建设,鼓励和支持绿道、潮人径、文旅步径沿线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逐步实现对外开放,推动有条件的文物建筑整合社区文化服务、旅游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打造集展览、电子书刊阅读、文化信息播报、优秀文化资源展示于一体的文旅驿站。

  “比如,江门就可借‘海丝’申遗契机,整合优化台山开平世遗文化资源,把开平‘碉楼’与台山‘海丝’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品牌营销、统一行业监管,打造岛岸联动的文化路径。刘利元指出。此外,江门还将通过推出与文物点相关的历史展、图片展,整合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提供免费图书阅览等手段,让参观者有故事可看,有知识可学,增强文化之径的可游性、可读性。

  据透露,“十三五”期间,江门将在包括钓台故址在内的文保单位、文化活动场所建成语音导览系统,让游客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即时获得语音导览服务。

  同时,江门还将加强五邑文化之径上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公共卫生间、自行车租赁等,提升游客游览质量。

  文物活化利用急需社会参与

  文物活化利用,需要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其中。

  在文化活化方面,江门计划通过引入市场主体进行参与、开发。“比如,我们将在甘化厂旧址上建立工业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建设,我们打算以政府为主导提出改造思路,引入市场主体进行建设运营。”刘利元表示,文物活化应该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文物得到多方面利用,比如教学、参观、研究,使其成为文化产业、文化活动的载体。而政府作为指导部门,还要做好规划、监督,避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建设性破坏。“目前,已有企业对甘化厂工业遗产进行市场调研。”

  而在保护方面,江门则将设立文物保护员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落实保护员补助经费。江门有80%的不可移动文物点都位于田野或山村,由于缺乏相关的人手和保护技术,这些文物监管难度大,极容易遭受破坏。

  记者了解到,在江门,田野文物被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2016年,位于新会区石涧风景区附近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点——清末古墓李良夫妇墓就被盗挖。除李良夫妇墓外,恩平的区氏古墓等也曾被破坏。

  据介绍,江门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拟定文物保护员实施方案草稿,做好文物保护员队伍的规划管理。“文物保护员的招募对象将以文物点附近村落的党员义工为主。这些义工对本地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愿意抽出时间对所在地及周边的田野文物进行不定时的巡视,只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动员和分工,相信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刘利元说。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