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闽南俗语“糖去棉花返”泉州海商文化的写照

2017年11月06日 14:01   来源:石狮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见证泉州“海丝”胜景的文兴码头
见证泉州“海丝”胜景的文兴码头

  原标题:闽南俗语“糖去棉花返”泉州海商文化的写照

  泉州有句俗谚:“糖去棉花返”,其中所反映的便是明清时期泉州繁荣的海商文化。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段真实故事,正是“糖去棉花返”的真实写照。

  “糖去棉花返”的历史背景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宣布开海贸易,并于次年相继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昔日对沿海贸易的种种禁限大都自行废止,福建商人从此即可自由通行于沿海各埠。当时,福建商人活跃于沿海各地,“上而关东,下而胶州、上海、乍浦、宁波,皆闽广商船贸易之地,来往岁以为常。”

  泉州地区背山面海,四季如春,物产丰富,蔗糖、桂圆、陶瓷、泉缎、茶叶等均畅销国内外。但是泉州人稠地少,粮食和棉花供给不足,大部分靠外地供应。在这种条件下,泉州的北艚贸易就兴盛起来。

  据记载,清代前期泉州商人在沿海北艚方向贸易的商品中,蔗糖是其中的大宗。从康熙年间开海后,每年三四月间,泉州商人将泉州本地生产的蔗糖以及通过闽台行郊贸易贩运来的台糖向北输送,通过海道北上宁波、上海、天津等地,至秋天东北风起,又将当地的棉花、棉布等运回泉州贩卖,这才有了“糖去棉花返”的俗语。

  陈氏的“糖去棉花返”生意

  我市(泉州)退休教师陈建玮向记者讲述起了关于其高祖父陈华国的故事。陈华国,字端舫,号静澹,讳山,系清代晋江三十六都普月铺石头街美山乡(今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美山社区)人。陈氏先祖原本居住在鳌江(石狮永宁一带),后迁杆头,再迁入郡城,三迁至美山乡。

  从陈建玮向记者展示的陈华国墓志铭拓碑文中可以了解到关于陈华国从事海上贸易的经历。据介绍,陈华国的父亲早逝,生活艰难,少年时挑鱼贩卖,为了改变困境,心有抱负的陈华国十多岁曾直奔广西,拜见叔父陈荣三,意欲学习经商。一段时间后,叔父感到他善于经营生意,便给予巨款资助。

  陈华国返乡后便创办航运,在泉州造大帆船。他雇用多人开设糖房、棉花行,大宗收购桂圆、糖等货物,成批运往上海、天津、宁波等商埠,购进北方的棉花、药材等货物,回归家乡泉州,即俗语“糖去棉花返”的真实写照。

  见证“糖去棉花返”的古迹

  陈华国业有所成,不忘回馈社会,他在泉州庄府巷口开设“恒美号”参药行,批零兼售,生意红火,并与其妻子倡办“奕善居”。由次子邑武生陈邦卿(陈建玮的曾祖伯父)负责施药、救济等事宜。又在法石住峰乡山脚下,开辟“万人堆”(即公坟),将无主的荒坟枯骨收埋,并向遇到丧事的贫困乡亲施赠棺木。

  陈华国辞世后,陈邦卿仍不负其先父之志,多行善事,热心公益事业,如捐修美山渡头、文馆、妈祖宫等。

  之后,陈家的商船队某年在运送糖及桂圆等货物北上时,在福州外海遭遇西方列强炮轰,船队被击损返航,归途中又不幸触礁沉没,遂告破产,家道由此中落。

  如今,位于泉州滨海大街的文兴码头、位于丰泽区法石村的真武庙等古迹,便是当年陈华国等泉州海商经营贸易的见证。

  在古代,作为古泉州城水陆转运的枢纽,文兴码头承担着船舶停靠、货物集散、造船修船和船员休憩等几个重要的职能。现存于文兴码头岸边的宝箧印经塔,便曾是一座航标塔。而当时的真武庙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山下的法石港是江海交汇的大港口,也是中外商人云集之地。当年,众多泉州商船从这里出发,书写“糖去棉花返”的商业传奇。(记者 胡丹扬)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