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精英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温州举行

原题:首届全球精英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昨日举行
本报讯 (记者 郭云豪) 作为2017中国温州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合作大会的重要活动,首届全球精英创业创新大赛经过近半年的赛程,于昨日(11月5日)举行了总决赛。进入决赛的12强项目负责人依次上台路演,为自己“代言”拉票。
12强项目个个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所涉及领域紧扣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养老产业、医疗卫生等当下热门话题。拥有30余年在美国生活工作经历的殷锐博士,带来了新一代牙科材料的合成、应用及产业化项目。殷锐博士认为,国内的牙科材料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创新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他带来的项目产品涵盖口腔修复、预防、根治等7大领域,目前国内尚无厂家有能力与技术生产此类产品,他相信他的团队可以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助力中国产品实现“弯道超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陈浩作为专家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陈浩说:“明眸皓齿是现代人追求,这个项目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同时,他也提醒项目团队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并在未来能全身心投入国内市场的开发。最终,该项目获得了77.4的高分。
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是由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肖宏博士带来的无线多维传感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产品由硬件设备、无线多维传感、软件控制及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等四大块组成,着眼于解决老龄化时代的家庭养老问题,希望通过拥有强大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实现对居家老人全时的看护和急救。
来自浙江大学的评委方攸同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该机器人产品目前的研发水平和生产成本竞争力如何?”肖宏自信地回答:“机器人已经在澳洲各大养老机构中广泛应用并获得好评。”
与其他项目路演主要采用PPT演示的方式不同,裴嘉阳主要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自己带来的地下管网清淤机器人系统。视频全方位展现了该团队研发的管道机器人用来完成管内缺陷检测,管道及管壁的清洁、管内修复等任务时的情景,极大提高了地下管网清洗作业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并已形成自己的专利池。
看了裴嘉阳的演示,评委们纷纷点头称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路杰教授说:“这个项目在温州这样的沿海城市大有作为。”他建议应该在产品中加入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司运营上则应该加强工程服务的盈利。最终,该项目也获得了全场最高的80分。
经过一上午的激烈角逐,地下管网清淤机器人系统;离子液体材料与介质;新一代牙科材料的合成、应用及产业化;高速、高分辨率、大面积卷对卷纳米压印设备;胆管癌光动力诊疗平台;新型多功能激光清洗机这六大项目获得前6名。
据悉,我(温州)市首届全球精英创业创新大赛于5月份向海外发布公告,共收到来自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43个项目参赛。经前期评审,12个项目受邀参加此次决赛,所有获奖项目将获得大赛奖励和人才政策资助;大赛前6名的项目符合领军型创业团队条件的,将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科技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