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侨乡侨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现场会在江门召开

2017年11月21日 10:4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广府会期间,嘉宾在江门华人华侨博物馆参观了解江门侨历史。 马立敏 摄
广府会期间,嘉宾在江门华人华侨博物馆参观了解江门侨历史。 马立敏 摄

  原标题:侨乡侨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现场会在江门召开 为侨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1月17日至18日,2017年侨乡侨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现场会在江门召开。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海南、云南、广西等侨务大省、重点侨乡的政府相关分管负责人、华侨文化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参加会议。

  现场会发布了侨乡侨文化保护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侨乡侨文化的保护与重视,将抢救和保护侨乡文化遗产付诸行动,抓紧建立侨乡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相关保护措施、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

  现场会期间,与会人员考察了台山海口埠银信博物馆、梅家大院,了解江门市侨乡文化保护模式和研究成果。在侨乡侨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专家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侨乡文化的保护研究”“侨务视野下的侨乡文化”“广东侨乡文化的保护实践”等主题作演讲、互动交流,为侨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马立敏 记者 戴惠甜

  将侨乡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生产力

  自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到节假日,开平碉楼都十分热闹。前来参观的游人总是挤满了田间小路。游人或拿起相机记录下古朴的碉楼群,或走进碉楼感受其中西结合的历史生活遗迹,或走上楼顶眺望无尽的田园风光。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至今已有10年。10年来,开平旅游业塑造了“广东旅游看碉楼”的金字招牌,2016年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更是位居全省第一。

  开平市在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中,开平碉楼“涅槃重生”,将其文化魅力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开平市201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约598.85万人次,旅游收入63亿元,与10年前相比,分别增长173.57%和471.68%。

  “开平碉楼的申遗和保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它通过世界遗产文化名片吸引游客,以文化支持旅游发展。”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指出,“将侨乡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是侨乡文化工作者应该关注的目标之一。”

  江门在将侨乡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方面已取得成效。张国雄介绍,目前我国29个华人华侨博物馆馆藏华侨华人文物将近10万件,其中,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馆藏文物就有5万多件,吸引不少游客参观。

  “当地居民在招待客人的时候都会带着他们参观这个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每年有几十万游客免费参观它。这就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张国雄说。

  加大力度培养文物修复的技术人才

  华侨文物是侨乡侨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华侨文物是侨乡侨文化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华侨文物保护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才。

  在华侨文物保护中,江门以开平碉楼为代表的华侨建筑文物不断面临着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破坏的双重威胁。以“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为代表的华侨纸质文物也曾面临残缺破旧却缺乏专业修复人才而难以修复的困局。

  近年来,江门一直在华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上加大力度,对良溪古村、开平碉楼、赤坎古镇等地的华侨建筑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和修复。

  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德华指出,我国保护文化古迹的技术起步比较晚。“我们国家的文物很多,但是在高等学校包括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建筑文物修复的专家并不多,所以我们发展侨乡文化,一定要从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培养文物修复方面的技术人才。”

  郑德华表示,侨乡侨文化的研究型专家并不少,但实践型专家紧缺,建议加大力度培养文物修复的技术人才,打造文物修复技术专家。

  针对侨乡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2017年7月,江门市印发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文博领军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保护、展览策划、文物鉴定、文物安全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适应文物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在传承

  周家拳、陈皮、恩平烧饼、新会葵艺、鹤城腐竹、台山玉……在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举办期间,50多名非遗传承人在五邑华侨广场现场展演技艺,体现“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融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在“非遗”传承人与现场观众互动的平台中,群众可参与一些技艺的制作,体验“非遗”魅力。活动通过文字、图片展览,对江门127项非遗项目进行全景式介绍。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适应时代发展永续传承,仍然是侨乡侨文化保护中的重要课题。张国雄认为,广东在进行侨乡侨文化保护,重点包含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先后建立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生态的方式以物质文化为依托,重点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比,保护更难。物质文化还能看见摸到够得着,而非物质文化讲究的是传承,这是广东乃至全国包括全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当中的一个难题,因为它与传承人有很大关系,传承人一旦去世,这一种非物质文化就会断掉。”张国雄表示。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江门更重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2017年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开平民歌等8个非遗项目分别予以2万元至4万元资金补助,并对江门市第一、二、三、四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予以0.5万元补助。

  此外,近年来江门做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工作,以此推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江门建立多个非遗文化示范场所和传承基地,如荷塘纱龙传承基地和展示厅、东艺宫灯展览馆、新会陈皮村等。

  暨南大学教授张应龙表示,海内外华侨华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海外保护得很好,中国文化在海外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海内外华侨华人在保护、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小。”

  在城市改造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

  “如何协调侨乡侨文化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将它们有机联系?在保护过程中如何保护侨乡侨文化的原汁原味?”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一省提出疑问。

  张国雄表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根和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侨乡文化的保护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村民、海外侨团、高校、企业、政府、游客、媒体等多个主体,而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不同,这就首先要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要重视侨乡文化的保护。

  由于在城市规划中就重视对文化的保护,江门33墟街的整体风貌就得到了保留和延续。

  33墟街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在江门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房地产企业曾看中其区位,尝试进行改造。但由于政府城市规划中坚持对墟街历史风貌的保护,33墟街中的墟顶街被全面保护下来。现今,33墟街仍保持原有的整体风貌,成为广东面积最大的城市发展的博物馆。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侨乡文化保护仍面临不少艰巨的挑战。目前大部分乡村文化遗产普遍面临城镇化进程和管理不到位的困难。江门应如何在城市改造中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

  对此,张国雄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以文化生态的理念保护整个侨乡文化遗产,实行区域化的整体性保护,并抓住重点,如陈皮、蔡李佛拳,台山排球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其次,要把侨乡文化研究做得更深入、更扎实,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文化遗产;此外,要在江门的整个城市发展和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利用侨乡文化优势,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特别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要加大对传承人的培育和扶持。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