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市“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启动 促人才引进

2017年12月05日 09:54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我市(江门市)武汉站招聘活动吸引了大批博(硕)士前来报名咨询。
我市(江门市)武汉站招聘活动吸引了大批博(硕)士前来报名咨询。

  我市“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启动

  已有600多名博(硕)士报名

  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一千多公里外的“九省通衢”武汉,我市(江门市)的一场引才工作正紧张、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首站在此举行。该站以引才对象和方式、“快准狠”的节奏,注定会在我市引才工作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乘着这股春风,11月27日至12月1日,根据市委部署,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抽调近30人的招聘小组赴武汉招博(硕)士,正式拉开了“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序幕,我市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报告精神。据悉,该工程启动以来,共有600多名博(硕)士报名,其中武汉站经报名、资格审核、面谈考核、合议、体检考察等环节,提出意向人选46名(博士28人、硕士18人),最终人选要经江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武汉站初战告捷。接下来,“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广州站将于12月11日举行。

  重视人才引育 践行十九大精神

  人才是创新发展第一驱动力,城市发展需要汇聚各类人才。新时期,江门要实现加快发展、争先进位,更是离不开人才。

  在今年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林应武要求,要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要着眼于落实政策、营造环境,做实做强、做大人才工作品牌,建立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市政府制定并实施《江门市“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实施方案》,从2017年起,用4年时间,以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面向全国高校引进100名以上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并安排到市直企事业单位,条件成熟的,可按照有关规定调任公务员。“此举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江门市干部队伍结构,打开公务员队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培养储备一批复合型高素质党政人才,为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陈霞表示。

  今年,我市根据党政人才岗位和专业需求,计划引进50名以上博(硕)士,引进对象为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或教育部认证的海外留学博士,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为国内985、211或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博士年龄35岁以下,硕士年龄30岁以下。

  “为实现引进人才与符合政策的平衡,开通最便捷的渠道,对博士和紧缺专业的硕士实行免试进入事业单位,经过1年试用期后,转聘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条件成熟的再调任公务员科级领导单位,并给出‘博士正科、硕士副科’的待遇,在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省份的广东来说,也并不多见。”陈霞介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作为我市一项重要的引才举措,是对十九大精神最好的贯彻。

  严要求、贴心服务 占得“抢人才”先机

  本次“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分武汉、广州两站,首站设在武汉,大本营设在华中科技大学。据了解,仅华中科技大学上周就安排了4场针对研究生毕业生的招聘会。

  “从今年开始,明显感觉到,来高校抢人的地方越来越多。”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杰介绍。部分省、市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定向选调优秀毕业生计划。记者在徐杰的办公室桌面上,看到来自山东、浙江等省的人才引进的政策宣传单张。

  “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同时,我市在省外组织如此高规格的人才招聘活动,也不多见。为此,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抽调经验丰富考试人员组成招聘工作小组。5天内,从考试方案的制定、合议筛选意向人选,每一个环节认真商议,过程严谨、科学、民主。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招聘组加班至深夜已成为常态。

  武汉站招聘活动以宣讲会开始,到报名、资格审核、面谈考核、合议、体检考察等,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人员在与考生沟通交流时,热情、耐心。本次武汉站招聘活动以高效、有序的组织及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求职者的信赖。“从宣讲到体检考核,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比公务员考试还严格、规范,”特意从上海赶来的复旦大学在读博士陈楷鑫说,“招聘的工人员很认真、热情,考虑周到,能感受到江门的诚意。”

  其实,我市招聘工作未雨绸缪。早在10月中下旬,我市与广州、武汉、南京、西安等市知名高校建立了沟通联系,广发英雄帖,通过校园网发布“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政策,并建议通过辅导老师定点推送至个人。另外,建立起QQ群、微信群,将有意来江门工作的博(硕)士拉入群,及时回答对方的疑惑。来武汉前,招聘工作人员已提前组织大家网上报名,并约请一些优秀的博士人才前来面谈。因而,参加面谈考核的,除了武汉高校的本地学生,还有学生特意从西安、上海、南京、绍兴及河南省一些城市赶来。

  “来参加江门场的人数最多,宣讲时大家的热情也最高,”徐杰评价说,“江门的一些待遇等政策很具吸引力,另外政策清晰。目前,武汉正开展‘百万大学生留汉’活动,但有些学生反映,江门的政策甚至比武汉等城市政策还要清晰。”宣讲会于11月2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活动中心举行,当天200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快’、‘准’、‘狠’。”陈霞总结本次招聘活动的节奏。

  延伸阅读

  博(硕)士的心声:江门干事创业氛围吸引了我

  12月1日,武汉站的招聘小组经过相关程序,提出意向人选46名(博士28人、硕士18人),最终人选要经江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有些考生表示,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细心安排,让人感受到江门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这份温情对江门产生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工作人员很体贴、真诚打动了我。”南京大学的沃翔正在攻读分析化学博士,江苏宿迁人,这次特意从南京来武汉参加考试。“江门人杰地灵,是梁启超的故里,而且我接触到广东的同学思维很活跃,乐观开朗,对岭南文化很向往已久。”他说。

  考生在看重待遇之余,大部分考生认为,选择江门,可以找到专业优势与地方发展的好的契合点。“江门作为珠三角东岸城市,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是珠江东岸通过大西南的门户城市,发展前景好,而且对我而言提升空间很大”。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胡祺表示,他谈到选择江门的原因,显然有备而来,做过一番功课。他表示,所学专业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进电网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进公司,会看到自我发展的天花板,想选择更具挑战的岗位。

  “江门是中国侨都,我的专业是国际关系专业,今后如果从事涉外工作,可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复旦大学在读博士陈楷鑫表示,家在韶关的他也倾向于回到广东工作。

  周洪宇是武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专业为新能源材料。“我注意到,江门正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与我的专业相符。另外,我也关注一些城市的引才政策,但相对而言,江门政策很有吸引力。”周洪宇介绍,他的妻子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博士,也一同报了名,两人都希望来江门发展。

  吴君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传播学硕士,有新闻从业经验。“毕业后,我更想去基层锻炼,在基层有更好地发展、提升自我的空间。而江门这次的引才政策会满足我的这一要求,是一次难得机会。”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赵可义

【责任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