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泉州古早味:漂洋过海的乡愁(组图)

2017年12月15日 14:32   来源:东南早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五谷丰登饺子。
五谷丰登饺子。

  原标题:泉州“味素” 漂洋过海的乡愁

  泉州的古早味,不仅只是满足于口腹之欲,更有一种唤醒记忆的力量。它的每一种食材,每一丝味道,每一滴汤汁中,都记载着当地厚重的历史人文,饱含着泉州百姓对故土家园的深爱。全球化背景下的今日,泉州“味素”从千年古港出发,漂洋过海,以它的浓郁和醇香,融入了南洋风味,遍布到世界每一个角落里,温暖了无数华侨游子漂泊的心。

  策划、执行:周湖健 赖小玲

  古早味泉州菜 勾起的是乡愁

牛瑞香牛三宝。
牛瑞香牛三宝。

  在美食家的世界里,乡愁是一壶烧酒,一碗热汤,一口家乡的古早味。家乡的古早味,不仅只是满足于口腹之欲,更有一种唤醒记忆的力量。它的每一种食材,每一丝味道,每一滴汤汁中,都记载着当地厚重的历史人文,饱含着当地百姓对故土家园的深爱。

  “泉州的每一道美食都涵盖当地的风土人情,都有它的传承和故事,勾起了无限‘乡愁’。”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常务副会长龚勤勤说,美食可以让人以最简单的方式体会到幸福感,每道美食的各个细节、各种食材和它们特殊的滋味所蕴藏的故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一种品味,一种心境;一种感官享受,一种感同身受。吃在闽南、味在泉州。口味和乡音能唤起泉州游子的浓浓乡愁。

  味蕾的记忆是关于城市文化的记忆

闽南炸醋肉。
闽南炸醋肉。

  古早味,这个词可以说是专门为泉州菜量身定做的。这个再地道不过的闽南词汇,本来就是用来形容古旧的味道,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龚勤勤介绍,早期的时候,化工食品产业不发达,因而家庭里在做菜的时候,所采用的烹饪方法比较单纯,通常只是用简单的油盐酱醋调料来制作食物。尽管如此,烹制而成的食物,非但不失美味,反而更加绿色健康,也更加“好料”实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餐饮行业发展至今日,各式各样时髦的饕餮美食层出不穷,但“古早味美食”以其原汁原味、本真实在的特点,依然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与追捧。

  “如果说饮食是文化的面貌,那么古早味一定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龚勤勤说。在古早味美食中,通过食材选择、制作工艺、烹饪方法,便不难窥见一段属于这座城市曾经的沧海桑田和历史沉沦。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州,同时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展示中心。泉州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其长时期的交流、传承、变革的过程中,不仅显示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个性。而这一点,在泉州古早味小吃中,可见一斑。

  泉州风味小吃刘泉生“五谷丰登饺子”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在不少人眼里,吃饺子一般是北方人的习惯。为什么饺子会成为泉州的古早味小吃呢?事实上,这与闽南文化形成的根源有关。众所周知,历史上,闽南文化是在中原人民不断移民闽南过程中形成的移民文化。它主要衍生于晋、唐中原地区传播来的河洛文化,并同闽越海洋文化相碰撞、融合,之后又兼收并蓄地吸收了部分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北方饺子的馅通常是白菜或猪肉的混合,而泉州的古早味饺子,虽然总体做法与北方饺子无异,却衍生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形态。譬如“五谷丰登饺子”,以玉米、胡萝卜、香菇、香葱和五花肉等为主料,而饺子皮则由面粉、菠菜和胡萝卜“三色”制成,口感细腻饱满,营养均衡。

  多元文化的汇聚,让泉州古城焕发出别样的风采,多元文化的激荡,让泉州古城更为包容、开放。爱拼敢赢、兼容并蓄,是泉州的文化特质和人文性格,而这一切,最终都以地方美食的特色和形式,表现在关于古早味的味蕾记忆上。

  忘不掉的古早味 忘不掉的乡愁

闽南蒜蓉枝。
闽南蒜蓉枝。

  一些现已失传,一些正在消亡,一些仍在坚守。这是泉州古早味的发展现状。不可否认,历史车轮应该滚滚向前,正如历史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大浪淘沙。所谓“逝者如斯夫”,这是历史的达观。但古早味却是个例外,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它不再仅是基于人类最低层次的饮食需要,而是一种深入灵魂的,对于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曾经有这样一个电视镜头,令无数观众动容:一位异国他乡漂泊多年的华侨,历经坎坷,终于回到故土家园。然而,几十年间,家乡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令他甚至已经认不出它本来的面貌。于是,他拐入儿时经常玩耍的古街巷陌里,在转角处的一处小摊,买一碗当地小吃,坐下来,仅尝了一口,却已经潸然泪下。家乡的古早味,令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无数往事涌上心头……

印尼美食九层糕,像彩虹一样漂亮。
印尼美食九层糕,像彩虹一样漂亮。

  这样的情形,想必也曾无数次发生在泉州。市区东街的东街肉粽、六中附近的四果汤、西街的闽台圆元宵圆、金鱼巷的菜头酸、侨光电影院的小笼包、泉世兴牛肉馆的牛瑞香牛三宝、青阳好再来满煎糕和虎咬草……这些地地道道的老字号代表,始终坚守着纯手工、原汁原味的秘方和做法,因而至今依然门庭若市。它们留住了最古老味道和关于这座古城的所有记忆,让返乡归来的游子,纵使离开了再久,也依然可以通过味蕾,回溯久远时光。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的面貌日渐趋同。泉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无数华侨在异国他乡打拼。幸运的是,味觉,成了泉州人文化身份独一无二的标签,家乡的古早味,给了他们最可靠的归属感。哪怕是离家再远,这忘不掉的滋味,总能让他们想起故乡。”龚勤勤说。

  侨乡美食 融入许多南洋风味

印尼美食肉串。
印尼美食肉串。

  泉州是著名的侨乡,众多归侨把南洋的饮食习惯带回了泉州,所以,泉州现在仍保留着诸多原汁原味的异域风情美食。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常年研究侨文化,也经常到南洋学习和交流,对华侨的饮食文化,还有华侨对家乡小吃的喜好和深情,颇有研究且有自己的见解。

  在泉州的双阳农场、雪峰农场等地方,现居住的华侨们都会做南洋当地的美食,他们感叹道:“已经习惯了吃这些东西,吃着这些美食就会怀念我们的第二故乡。”

  南洋风味口味较重,菜肴中常加入椰浆、咖喱、胡椒以及丁香等各种香料调味,而南洋的糕点是较容易带入家乡的,有千层糕、黑年糕、九层糕、糯米条、薯饼等香甜糕点。“泉州很多人都喜欢吃那个千层糕吧,你别看它简单,制作起来却颇为费时,要许多工序才可以制成这样独一无二的千层糕,制作的香料等食材也是要从印尼买来的”,刘伯孳表示,这些南洋糕点做法讲究,口感独一无二。

印尼美食千层糕。
印尼美食千层糕。

  刘伯孳介绍道,不同地方的归国华侨,饮食习惯还是各有不同的。如,菲律宾当地的烤鱼,是把鱼涂上调味料后,再包在树叶里边,再放到火上烤的。他们归国后,就不容易吃上这样的烤鱼了,但是,他们普遍喜欢吃烤的东西,他们还喜欢喝咖啡,特别是菲律宾当地的朱古力做的美食,这种朱古力在涂门街一家服装店有代购,一般以中老年人治疗胃寒胃冷, 以及妇女产后体虚进补为甚。他推荐了两种做法,一种是朱古力燕麦饮,你可以买无糖的速食麦片,加可可粉和朱古力煮,再加奶粉和糖,味道好极了;另外一种是朱古力蛋饮,你准备好热水,待水开后,放入块远香朱古力融化,轻轻搅匀,再加鸡蛋进去,再加点糖,晋江那边尤其喜欢这两种吃法。晋江侨乡的人们经常往来于菲律宾,朱古力是常常带到家乡的礼品。“像菲律宾的芒果干、新加坡的凤梨罐、马来西亚的榴莲糖和榴莲酥,你可以观察,在其他城市的人们为何没那么热衷,在泉州大家都很喜爱,就是受华侨的影响”,谈起这些零食,刘伯孳也表示很喜欢。

印尼美食烤乳猪。
印尼美食烤乳猪。

  刘伯孳认为,泉州人善于利用丰富的物产,制作各种风味的美食,泉州菜同样影响着东南亚等地的菜式,而华侨们最喜爱的还是泉州各地的代表性小吃,“因为,有小时候的味道,有家乡的味道,所以,他们每次回去带的伴手礼就是泉州小吃”。泉州市区的贡糖、桔红糕、茯苓糕,永春的榜舍龟、麻粩,安溪的柿果,晋江的衙口花生、石狮的甜粿等,都是华侨们归来必带的伴手礼,“你知道配什么最好吗,咱们泉州的铁观音和佛手”,刘伯孳强调,吃这些小吃,对华侨来说,就是浓浓的家乡味。家乡传统食物与味道,吃着的是舌头的味觉,思着的却是对故土的念想。闽南饮食也随着这些游子在与故园的来来往往、魂牵梦绕之中,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