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从城市回归农村 青田80后夫妻打造“甜蜜事业”

2017年12月21日 15:18   来源:青田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80后”夫妻打造“甜蜜事业”

  记者 吴楚楚

  在(青田)季宅乡下庄村底黄自然村,有一对“80后”夫妻承包了200亩土地,盖起了小屋,种起了水果,当起了养蜂人。

  这对夫妻便是陈友旺和陈爱玉,他们都是下庄村人。为了能过上好生活,夫妻俩曾离开下庄村,前往江苏省开了十多年超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夫妻俩的积蓄逐渐增多,这也唤醒了陈友旺曾经的梦想。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农业特别感兴趣。但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我们只能选择外出做生意。现在看到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土地也都荒废着,觉得很可惜。就想回来搞农业,既可以圆我曾经的梦,也能让荒废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陈友旺说。

  在农业生产的选择上,陈友旺早早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租来的土地上一边种植水果,一边养蜜蜂。蜜蜂可以采植物开花时的花粉,产出蜂蜜;植物也可以借助蜜蜂传粉,提高水果质量。

  于是,2015年,陈友旺关了超市,回到家乡一门心思搞农业生产。从繁华的城市回到偏僻的农村,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也让陈友旺的妻子陈爱玉无法适应。“那时候,我以为回青田发展,起码也是在县城做些小生意,没想到是在偏僻的农村。为此,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吵架。”回想起当时的生活,陈爱玉说。

  虽然夫妻俩经常拌嘴,但是陈友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在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后,陈爱玉也渐渐接受了生活环境的转变,帮着丈夫一起开辟他们的“小天地”。

  当时,陈友旺的圣鸽家庭农场在海拔580米高的地方,周围4公里没有任何住户。刚回来的那段时间,夫妻俩住在农场对面山上的亲戚家,每天都要步行5公里的山路才到农场。锄草、搭蜂箱、种果树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眼看着农场渐渐有起色,却没有一条可以通往山下的路,这让陈友旺犯了愁,没有出村的水泥路,产业再好也没有法子将产品运输出去。为此,陈友旺说通全家人一起出资,修了一条出村的水泥路,在水泥路与农场之间砌了一条600米长的石板路。去年,陈友旺在农场盖起了一幢木板房,夫妻俩也结束了每天漫长的“山路之行”。

  3年时间,陈友旺养的蜜蜂越来越多,也成了当地的养蜂大户。今年,丽水市“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落地季宅乡,陈友旺也成了项目的参与者,为周边低收入养蜂农户提供技术和硬件设施的扶持。

  “辛苦在当下,成果在未来。”在养蜂产业成功的同时,陈友旺也一直致力于水果种植,为这两份“甜蜜事业”而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