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侨乡美食:箩底糍 台山人舌尖上的记忆

2017年12月25日 14:2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当地人在制作台山箩底糍 李晓春 摄
当地人在制作台山箩底糍 李晓春 摄

  中国侨网江门12月25日电 题:侨乡美食:台山箩底糍

  作者 李晓春

  在香港,有款特招年轻人喜爱的街头小食叫“鸡蛋仔”,与其一起销售的还有“格仔饼”(华夫饼),新鲜出炉的格仔饼抹上花生酱和白砂糖,吃起来外酥里嫩并带有浓浓的花生味,受欢迎程度完全不亚于鸡蛋仔。而在毗邻香港的广东台山,也有类似的出品,叫箩底糍。

台山箩底糍 李晓春 摄
台山箩底糍 李晓春 摄

  据了解,台山的箩底糍,又叫“炉底糍”,其实是台山人结合地方饮食习惯改良后的华夫饼,用面粉拌酱烤制而成,目前已成为当地的一款特色小食,出品外形与香港的格仔饼相似,分甜、咸两款口味。甜的箩底糍,不用添加其他馅料,用拌好的面酱烤制出来后,根据客人的口味来分别添加白砂糖、炼奶、蜜糖等佐料;而咸的箩底糍,会根据客人的要求在拌好的面酱中加入提前炒制好的芋粒或菜果(苤蓝)粒,有的甚至会加入咸蛋黄,烤制出来后无需再添加任何酱料。

  据台山当地人的介绍,笔者在台山水步镇一街头找到了一个专营箩底糍的小摊,一排单孔蜂窝煤炉、几个可自由翻转的格子饼烤制器具、几个盘子、一张可折叠的小桌子和几张小凳子,就是该小摊的全部工具。格子饼烤制器具,拿起来像个长柄的乒乓球拍,通过上下活动的把柄打开,球拍状的那头打开里面呈格仔状。待烤制器具被烧热后,上下全面刷刷油,就可以把拌好的面酱放入,合上器具后根据火力的大小进行翻转和查看,三五分钟就可以烤制好一个箩底糍。

  刚烤制好的箩底糍,整齐划一的格仔状,和当地人常用竹皮编制的箩框底部有点相似,所以有了“箩底糍”一说。根据现场的销售方式来看,都是现点现做的,摊主会根据客人的不同要求,迅速对面酱和馅料做出调整,尽可能满足客人的要求。据摊主介绍,像他们家庭式的小摊,平均每天能卖近200个,秋冬季节的销售量有时能翻一番,前来购买箩底糍的,多数是台山本地人,也有些是珠三角地区闻名而来的游客。买到的箩底糍,多数是捧着在小摊的附近趁热吃,也有的受朋友所托,专门过来打包几个回去吃的。

当地人在制作台山箩底糍 李晓春 摄
当地人在制作台山箩底糍 李晓春 摄

  据了解,目前除了台山水步镇之外,台城、四九、大江等镇(街)也有类似的摊档,长期在固定的位置设摊,为当地的居民提供这暖呼呼的特色小食。从与当地人的交谈中发现,如今的台山箩底糍在配料上也丰富了许多,如在烤制咸的箩底糍时,除了以往的配料之外,还可按客户需求选择性地加入广式腊肠粒、广式腊肉粒、咸猪肉粒、咸鸭蛋、鸡蛋等食材,烤制出多种不同口味的箩底糍。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言:“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他就像一个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说起台山的特色小食,除了箩底糍之外,估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台山人也能细数一二,毕竟家乡的味道对于他们而言,是台山人舌尖上的记忆,浓缩着种种幸福和抹不去的乡愁。(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