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集体家书”渐微 侨刊乡讯需思考发展新思路

2017年12月26日 14: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五邑地区的侨刊乡讯数量占广东省侨刊乡讯数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的30%。
五邑地区的侨刊乡讯数量占广东省侨刊乡讯数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的30%。

  原标题:“集体家书”渐微 乡愁何寄?

  它们是报告乡音的喜鹊,向海外侨胞及时传递家乡信息;它们是“集体家书”,慰藉海外侨胞的思乡之苦;它们是百科全书,记载侨乡信息,为侨乡历史与文化研究留下大量资料……近百份侨刊乡讯,满足侨胞渴望深入了解家乡的愿望。侨胞们收阅它,宛如茶汤在口中回甘,香馨醇厚。

  近日,江门市侨刊乡讯与海外读者交流会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侨刊乡讯读者和五邑地区侨刊乡讯代表齐聚,在侨刊乡讯的编辑、发行以及新媒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走过近百年风雨的侨刊乡讯,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1 五邑侨刊乡讯超过90家,占全省60%以上

  “这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1922年创刊后的第二期《恩平公报》。”在恩平市档案局的借阅室,《恩平公报》的现任总编辑杨应华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本包裹着封皮书。书内夹杂着几片黄色的崭新的便利贴,便利贴上的内容是杨应华在经过调查考证后放进去的注释。

  “我们走访了一些侨刊的老编辑,拜访一些海外侨胞,还到恩平的一些乡村里进行了征集,才最终收集到从1922年到2017年的《恩平公报》原件。”杨应华一边整理手上的侨刊资料一边告诉来访者。

  在江门,像《恩平公报》一样的“高龄”侨刊有很多。自1909年台山创刊全国第一份侨刊《新宁杂志》以来,江门侨刊乡讯发展非常迅速。

  江门市外事侨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五邑地区的侨刊乡讯超过90家,其中超80家有刊号。五邑地区的侨刊乡讯数量占广东省侨刊乡讯数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的30%。

  据介绍,江门侨刊乡讯主要分为侨刊和乡讯两大类。其中侨刊为镇级以上机构主办,办刊宗旨为传递乡音、宣传政策、联络侨胞、增进友谊、建设家乡。发行对象主要为辖区内荣誉市民、政协委员、海外社团组织等。乡讯分为镇级以下机构或学校主办的乡刊、族刊和校刊三大类。办刊宗旨是敦亲睦族、联系校友等,发行对象为本乡、村、族、校的海外乡亲,此类乡讯全部为华侨捐资办刊,具有民间性的特点。

  作为“集体家书”“家乡的精神食粮”,侨刊乡讯深受侨胞关注。加拿大侨胞冯春源就曾致函《开平明报》,函称:“《开平明报》是我们家乡侨刊,我们生活在海外,很想了解家乡近况,特别需要这种精神食粮。故乡情,桑梓事,魂牵梦绕,我们多么渴望,希望出版后寄给我们。”

  “在侨刊里,我总能看到自己亲属或朋友的消息和报道,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华侨文史研究爱好者陈锦堂每次回乡寻亲,坚持带走一本当地的侨刊。“侨刊见证着侨乡的发展,我们不应该遗忘了它们的付出和贡献。”

  “绝大多数侨胞,对侨刊是热爱和支持的。他们从这长篇家书中,获得思乡的满足。也有侨胞从这家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家乡,找到了久违的亲人。如台山水步镇芦雫村一位老侨,就是通过《水步侨刋》的帮助,找到了分开六十余年而从未谋面的亲人。”旅美侨胞叶小林认为,侨刊在海内外侨胞的心中仍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采编队伍的不稳定性和老年化已引起侨刊乡讯工作者的担忧。图为《梅阁侨刊》采编人员在进行稿件校对。 戴惠甜 摄
采编队伍的不稳定性和老年化已引起侨刊乡讯工作者的担忧。图为《梅阁侨刊》采编人员在进行稿件校对。 戴惠甜 摄

  2 每年海外发行超过60万册,向侨胞传递家事

  笔者从江门市外事侨务局获悉,江门侨刊乡讯每年向海外发行超过60万册,发行到超60个国家和地区,承担了向海外侨胞宣传家乡发展、传递家事的义务,搭建了联系海内外乡亲的桥梁。

  侨刊是联系海内外乡亲的桥梁和纽带。《溯源月刊》编委方炳龙2009年退休后便加入该刊,至今已为侨胞寻亲2000多人。“有一次,邝董力、邝新力、邝志明等3位旅居菲律宾的侨胞到《溯源月刊》委托我们寻亲,我们第二天便为他们找到了家乡的亲人。”方炳龙回忆。

  “侨胞有困难可以找我们,家乡群众有困难也可以找我们。”方炳龙说,“有一次,我们几位乡亲到国外旅游,结果迷路了,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便赶忙打电话到我们办公室求助。接到求助电话后,我们马上联系了我们认识的当地的侨领,及时帮助那几位乡亲解决了困难。”

  侨刊是讲述五邑故事的文化载体。一支钢笔,一个手掌大的记事本,是《牛江侨刊》总编辑梁健生的全部“装备”和灵感来源。在位于恩平市牛江镇的冯如文史纪念馆里,每当来访者谈及参观的感受,梁健生便迅速地在笔记本里记录下来。不久后,这些文字便会变成《牛江侨刊》上的文章。

  “牛江镇当地的人口超2万,国外的侨胞就有3万多人,以侨刊为主要阵地做好侨务和外宣是我们镇的一个重要工作。”牛江镇党委书记、《牛江侨刊》总策划冯亮稂介绍,“我们也希望借建设航空小镇的契机,通过侨刊在侨胞中打响冯如文化品牌,讲好冯如故里的故事。”

  “每次回到家乡,看到侨刊里的故事,我都觉得特别感动。”冯如后人麦少芳告诉笔者,“有一次,我在美国看到,一位侨胞看完《牛江侨刊》刊登冯如的故事后,竖起了大拇指。”

  侨刊也是侨胞参与家乡建设的精神纽带。《梅阁侨刊》社长蒋启明告诉笔者,不断报道家乡的建设,《梅阁侨刊》让侨胞及时了解家乡,回乡投资。

  梅阁阅书报社的重建就是由侨刊带动发动的。原阅书报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由美加华侨集资建成,历经沧桑的阅书报社受到风雨侵蚀,砖瓦脱落,报社内环境已十分恶劣。看到这个情况,《梅阁侨刊》便发表《致我乡旅外侨胞的公开信》,告诉侨胞阅书报社的由来、历史与现状,最终获得侨胞捐赠40多万元重建报社。

最初的《恩平公报》内容多为小说、杂文、家乡趣闻,也有一些生活用品的广告和侨团公告。图为一侨团在《恩平公报》上发布的地址更改公告。戴惠甜 摄
最初的《恩平公报》内容多为小说、杂文、家乡趣闻,也有一些生活用品的广告和侨团公告。图为一侨团在《恩平公报》上发布的地址更改公告。戴惠甜 摄

  3 面临缺钱缺人窘境,有的采编人员平均年龄超60岁

  侨刊属于公益且非营利的刊物,资金资源的不足和人才资源的匮乏(内部编辑老龄化),是侨刊近年来发展面临的窘境。

  在江门,除《新宁杂志》等极少数侨刊可获得政府部分资金补贴,大多数侨刊是由侨胞和热心侨刊人士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因此,办刊经费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流程和监管。笔者随机翻阅《古宅月刊》《潭溪月报》《敬修月报》《文楼乡音》等30多份侨刊乡讯发现,大部分侨刊都会在刊物内列出捐赠名单和收支明细,支出款项包括稿费、印刷费、邮寄费、办公用品购置费等。

  “侨胞捐赠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常务副主编蒋祖球翻开复刊第82期的《梅阁侨刊》,指着第92页的鸣谢名单说。笔者在上面看到,名单上列明每位乡亲的姓名及捐赠金额,金额少则数十元,多则数万元。“在侨刊里详细列明刊物的支出,是对侨胞负责任的表现。”蒋祖球说。

  “这几年,印刷费用和邮寄费用逐年上涨,对我们的发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做过读者调查,发现很多海外侨胞仍然喜欢阅读纸质报刊。所以我们仍然坚持邮寄侨刊给海外的侨团。”《恩平公报》社长袁东平告诉笔者。

  在资金紧缺的艰难条件下,历经百年风雨的五邑侨刊仍然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支热心侨刊事业、默默耕耘的采编队伍。据江门市外事侨务局的资料显示,除《新宁杂志》等有个别专职采编人员外,《恩平公报》《葵城乡音》《开平明报》等采编及工作人员由统战部、外侨局、侨联会等涉侨部门的机关工作人员兼职。镇级以下的侨刊社多由退休的侨务工作者及退休的教师任采编。

  采编队伍的不稳定性已引起侨刊乡讯工作者的担忧。《岭风》社长邝阜双告诉笔者,很多村级侨刊乡讯的采编是没有编制没有工资的,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参与侨刊乡讯的编辑和发行。“年轻人不愿意参与侨刊的采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固定的工资待遇,也没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采编队伍的不稳定同时导致村级侨刊乡讯产生稿源不足、刊物内容质量不够高等问题。“我们编辑部的采编人员平均年龄都已超过60岁,加上缺乏专业的指导,常常缺乏有趣、生动的稿件,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敬修月报》总编辑李坚想无奈地说。

  “前几年,我们还会把部分重点文章整篇翻译为英语,方便侨胞阅读。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英语校对人才,我们发现,有的翻译出了差错,于是我们便暂停了整篇翻译。现在只选择性地翻译文章标题或重要段落。”《杜阮乡情》采编杨晓筠告诉笔者。

  而对一些相对年轻的侨刊乡讯来说,刊号的申请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的《牛江侨刊》由于尚未有正式刊号,目前只能通过赠阅的形式进行传播,每期向海内外侨胞赠阅约300本。“由于没有刊号,我们目前的定位仍为内部刊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梁健生透露,“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的刊号申请已经通过了基本的审批。”

  4 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浪潮冲击下出路何在

  随着侨刊的发展,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侨刊乡讯工作者的思考:如何能引起华裔新生代对侨刊的兴趣?面对信息浪潮的冲击,侨刊应如何寻找出路?乡村侨刊如何扭转“无人继承”的局面……

  组团发展是侨刊工作者们探索出的一个方向。《新宁杂志》社长、总编辑何志恒告诉笔者,台山侨刊乡讯达35家,采编人员超过100名。2013年,为了提高台山侨刊乡讯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台山35家侨刊乡讯就组成了侨刊乡讯联谊会,加强了各刊间的业务交流与指导。“联谊会经常组织选材、编辑、发行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采编人员的从业素质。”

  结合本地特色提高刊物质量也提高了侨刊乡讯的竞争力。“我们设置了歇马人物这一栏目,里面是我们对乡亲的一些专题报道,这些报道在网上是看不到的,尤其显得珍贵。”《歇马侨刊》社长梁新桥告诉笔者,“因此,我们的侨刊才具有独特的魅力。”

  梁新桥还透露,面对日益高昂的邮寄成本,从明年开始,《歇马侨刊》将与海外的侨团合作,通过网络将版面传到海外,由海外的侨团直接在海外进行刊印、发行,节约成本。

  “微信等软件的出现,改变了海外华侨与家乡亲人的联络方式。”恩平市侨联主席李小聪认为,想要让侨刊在新媒体浪潮中得以生存发展,就要与时俱进,用好新媒体。

  叶小林也认同这一观点。老侨刊如何在科技潮的推动下办得更好,是当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侨务部门更多地组织一些海内海外的侨刊负责人座谈会,进行调研,了解侨刊的发展情况和海外读者的需求。”

  除了民间的探索,侨刊的发展亦引起了学界的思考。五邑大学博士姚婷于2014年就开展了五邑侨刊乡讯的研究。“面对侨务形式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侨刊维持其价值的一个方法就是重新认识、整合和优化已有资源,多层次和多途径推进民间侨务工作。”姚婷指出。

  姚婷表示,侨刊,尤其一些族刊,并非没有新生人力资源,只是尚未加以利用。宗族机构现今虽已不能主导族校的决策和管理,却尚有影响。“这些中学里满是充满青春活力、有想法的青年,如能向他们宣传侨刊,并将其中一些力量纳入侨刊之中,将极可能促进侨刊理念、编排、语言、内容的更新,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责任编辑:周兆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