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莆田“华侨村”:因地制宜巧打“侨”牌促新发展

2018年02月01日 10:36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莆田“华侨村”:因地制宜巧打“侨”牌促新发展

  东南网2月1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林亦霞)由于地缘上关系,东南亚成为早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移民的迁徙地。莆田市是福建省的重点侨乡之一,华侨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莆田市共有华侨350万,旅居海外侨胞150万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涵江区江口镇蒜溪中心村、仙游县桥光村等莆田市几大“华侨村”因地制宜巧打“侨”牌促新发展,保护侨乡文化开发旅游资源,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一湾江口 寻梦万里重洋

  咖喱鸡、黄姜椰饭、泰式柠檬鱼、印尼蕉叶烤鱼……菜单上一道道东南亚美味正是出自莆田市涵江区赤港农场的南洋风情餐厅。因独特的异域风味餐厅所在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一条街。

  “1960年莆田成立赤港农场以安置归国难侨。十多年间共接纳近2500名来自印尼、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等八国的归侨。”涵江区侨联主席程立国介绍。在涵江区江口镇蒜溪中心村侨乡家风家训馆“侨乡文化展示区”则题写有这样的文字:“为了生计,背井离乡下南洋。”

  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原本是一个四面环绕着母亲河木兰溪的小岛。然而,这个仅有800余户人家的地方,却有旅居东南亚的侨胞3000多人。“因为那时穷,所以村里人只能跟着同乡接连出洋谋生,才有了数以千计的华侨群体。”园头村支书龚以松说。

  “拖砻伊弯,番仔过番;番船未到,无米煮罩(饭)。”番,就是华侨们在南洋各国的侨居国,童谣流露出早期莆田人对南洋的翘首渴盼。

  莆田成为福建省重点侨乡之一,与其东面沿海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据载,涵江在唐代以前就已开港。宋代,海上通商甚盛。元代以后,成为县内的主要通商口岸,至明永乐年间,盛极一时。清末,涵江已成海商聚集之地。抗战期间,沿海各主要港口均被日军封锁,三江口港却兴盛一时,涵江当时甚至有“小上海”之称。涵江三江口也便成为莆田人下南洋的起始港口。

  “听老一辈讲,去南洋很苦。”程立国介绍说。而据相关史料记载,19世纪末叶,成批的华侨开始出国。这些外出的侨胞的第一个旅居地通常是马来亚、沙捞越、英属北婆罗洲(即今沙巴)、文莱等地。“第一代华侨初到南洋都是从事苦工,有的拉黄包车、汽修工、售票员、开货车等,并慢慢转型为自行车店、汽车配件公司、商场等,他们吃苦耐劳攒下第一桶金,并逐渐扩大规模在侨居国成为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商业名人。”涵江区江口镇大东村书记康宗龙介绍,李文正、黄廷方、林德祥、林文祥等祖籍江口的老一辈华侨依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终于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创造了一个个商业神话,在异国他乡开创出属于华侨人的一片天地。

  一封侨批 维系故土乡脉

  “海外华侨对祖国是想念的,半年来祖国各方面的建设飞跃发展着。”“我县今年上半年共新建中学五十多所,现在仙游和各县一样,已实现无盲县和三普及——即普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这是一封写于1958年7月的跨国信件,是由仙游的“邱兆水”寄往马来的“炳勋”先生。如今,信件被集邮爱好者陈俊收藏。他收藏的还有不少不同年代的“侨批”。陈俊告诉记者:“这些资料饱含史实和地理的价值,那些重要时期的信札非常真实地记录了普通人当时的思想和社会状况。”

  侨批,又称番批、银批,现在称侨汇。那时所指的意思是又汇钱又寄信。“寄侨批”给家人,写封信、寄个钱、报个平安,既是侨胞对故土的一份眷恋,也是他们异乡创业开拓进取的一股动力。

  江山隔重洋,家书抵万金。在通信闭塞的时代,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大多数是自家信件,阐明在外近况问候家里,也有很多询问家乡建设情况。”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书记许聪感慨道,“这些书信都极具时代感。”在他看来,一封封侨批,浸透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维系他们对家乡、骨肉的牵挂。

  “以前谁也没意识到这些资料的珍贵,其中不少都扔掉了。现在赶紧趁着部分档案还在,要珍藏起来。”莆田市档案馆于2016年3月从集邮爱好者程锦铭儿子程秀峰家里征集到一批1939年至1983年间新加坡、印尼等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金融邮政机构寄给福建家乡亲人的家书或简单附言及汇款的凭证,即“侨批档案”。“这批侨批共有80份,内容丰富,填补了馆藏‘侨批档案’的空白。”莆田市档案局局长陈念禧说,程家早年在南洋经营“侨批侨汇”馆业务,所以能保留如此翔实的凭证。

  去年,在市、区两级档案馆的协调指导下,作为莆田华侨史重要华侨村之一的后黄社区成立了华侨记忆档案馆,收藏各类侨乡记忆。步入馆内,一封封泛黄的侨批映入眼帘。展示有两国亲人往来的书信、侨汇涵和护照封等。“当时侨胞家乡经济发展水平低,寄回的侨汇主要用于侨眷养家糊口,后来也逐渐用于兴资助学、家乡建设等。”许聪介绍说,作为民间“草根”文献,这些历经沧桑的侨批串连起侨胞先辈们奋斗的足迹,覆盖了他们的海外活动区域,也是侨乡100多年来与东南亚、美洲等地区发生联系的真实见证。

  一厝侨楼 中西合璧报家国

  蒜溪中心村侨乡记忆馆展出了侨乡建设时期流传下来的旧物。这其中有一个高度没过成人腰部的灰色大桶已经分辨不出是木桶还是石桶。“这是在海外创业的侨胞们荣归故里建设家乡时用的一个装洋石灰的木桶,这一桶可以装下100公斤洋灰。”据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党支部书记康宗龙介绍,当时的侨胞从侨居国通过海运运回建筑材料、瓷砖、水泥、油漆等,由于运输条件有限,工人们要到码头把洋灰从小路扛回来,几十里山路一桶桶来回挑就为了起大厝。

  如今,莆田大大小小村庄里,只要有华侨的踪影大多数能见到侨宅或侨楼。这既是侨胞衣锦还乡的证据,也是他们远渡重洋的圆梦注脚。受侨居国的影响,他们在修建住宅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西洋建筑特点:红砖、骑楼、圆窗、透雕、西洋釉彩等元素。现保留完整的侨楼有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五六十栋侨宅、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三十多栋百年古侨居、江口镇林氏大厝和仙游县赖店镇坂头鸳鸯大厝等。

  位于涵江顶铺下洋村的马兰顺侨宅,为印尼爱国归侨林天顺携族兄弟建于1933—1936年。老宅是由钢筋混凝土框架与传统砖木结构相结合,其建筑格式是当时刚流行的双层七间厢回廊式大宅院。全宅除传统的木雕、石雕工艺外,既有文人创作的字画作品,也有色彩艳丽的西洋釉彩,彰显中西建筑风格交融贯通。2013年其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村里大部分侨宅距今已有100年历史,每一栋背后都流传着一个华侨的创业史。如姚文德兄弟所建的文德楼、姚孔誉及侄儿姚万丰建的姚万丰大厝、郭厝利大厝等都是在南洋发家后回乡盖的房子。”康宗龙说,这些老宅中已经有10户侨贤后代将侨楼托管给村里,可用于保护性改造,让空置已久的侨楼重焕新姿。

  老侨楼留下了侨胞发家致富的踪迹。海外侨胞一直以报效桑梓的赤子之心,为莆田的文教、医疗、农村建设等公共事业各领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援。康宗龙说:“中心村的家风家训馆原是江口镇东源村最早下南洋的华侨企业家姚馀三的祖宅,如今改造成纪念先贤教育后代的乡土民俗馆。”海外侨胞和他们的第二、第三代后人克服各种阻力,从运寄化肥、捐赠农机具、支持故乡农业生产做起,到热心家乡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社会公益事业,再到直接投资参与故国的经济社会建设,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他们的一片爱国爱乡情怀。

  他们对家乡莆田的建设贡献俯首皆是。如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涵江医院、涵江华侨中学、莆田锦江中学、莆田七中、莆田华侨中学、莆田六中、莆田学院等等留下了老一辈华侨捐资兴建的相关文献记载,也凝结着无数侨贤对家乡建设的殷殷之情。

  一副“侨牌” 抒写侨影新文章

  “现在华侨回乡探亲,只要他们常回家乡看一看,走一走我们就高兴了。”许聪在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侨乡记忆档案馆里颇为自豪地说。如今的后黄,不仅成为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村”,更是莆田“美丽乡村”与“幸福家园”建设的成功典型,走出了产业新、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因地制宜的后黄社区紧抓“美丽”契机,巧打“华侨村”品牌,通过保护利用闲置的古民居,村里采取购买、租赁等流转形式来盘活这些“乡愁资源”。经过修缮后作为民俗展厅、文化创意展示中心、乡村生活体验中心、文创工作室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紧随其后的省级旅游特色村——江口东大村,也即将通过“侨”装打扮奉上蒜溪南洋文创小镇。蒜溪中心村下辖大东、东大、官庄三个自然村,旅居海外侨胞6000多人,留下三十多栋宝贵的侨乡古民居。近年来,依托蒜溪优质的水资源和东源桥景观修建起景色怡人、设施完善的亲水公园;种植100多亩油菜花、修建12公里滨水绿道形成“十里蒜溪”美景。侨乡东大村还有一条从福莆岭穿境而过的千年古驿道,是古时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的必经之路。古驿道见证了学子崇儒重教的精神和兼济天下的雄心。“结合生态、文化、侨乡资源,蒜溪将打造融合‘千载古驿道’‘ 百年南洋风’‘十里蒜溪’三大旅游景点的南洋文创小镇,目前已经将设计PPT材料上报省级百镇千村三十佳评选。”据康宗龙介绍,每逢周末节假日来看“十里蒜溪”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时候人流量达万人之众。

  “结合仙游县赖店镇的古典工艺氛围,赖店镇坂头村也将侨乡文化融入古玩小镇、工艺小镇、龙华寺打造旅游文化古镇名片。”仙游县侨联主席陈曦月说。

  作为集中居住归国华侨人数最多的涵江区赤港华侨农场,与缅怀从原乡走出敢为人先的侨贤,抒写侨乡新篇的大多数华侨村略有不同。“赤港农场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为了安置因侨居国排华原因接回国的侨胞而建设的,安置在赤港的归侨祖籍在广东、广西占90%以上。老一辈归侨在农场盐碱地种植蚕豆、田青、棉花等农作物逐渐改良土地,数十年的勤劳耕耘换来如今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程立国说,赤港农场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已有六七十家企业落户,其中以电子信息企业为主,2000年纳入涵江高新区范围。在各界关心下,20世纪90年代开始侨居造福工程。2008年,18栋崭新的侨居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改善归侨及后代的居住条件,昔日荒芜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园,成为社会保障走在全省前列的经济开发区。住得好、环境美、福利优,让从印尼回来的老归侨汪秀英感慨道:“不后悔回国。”

【责任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