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泉州造船世家用船模延续传统 “复活”宋代沉船

2018年03月08日 09:23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在工作室锯木头的黄乌锥。
在工作室锯木头的黄乌锥。

  原标题  用船模延续传统造船技艺

  泉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一艘艘木船从这出发,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

  船行多远,关键在造船技术,“水密隔舱”“鱼鳞搭接”“多重船板”……泉州古船之所以在中国航海史大放异彩,正是得益于泉州造船工匠的高超技艺。

  口耳相传 传承造船技艺

  今年75岁的黄乌锥,出生于泉州的造船世家,从小便与船结下不解之缘。

  “爷爷开过船寮(即造船厂),爸爸是个造船师傅。”黄乌锥说,12岁时,他便拿着斧头随爷爷学习木船的建造和修补。

  20岁那年,黄乌锥被泉州地方国营造船厂招收为造船师傅。在船厂,他不仅学习了大量的造船知识,造船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以前在家里造船都是出海捕鱼用的小渔船、舢板,用不到‘鱼鳞册’这种建造技法。”黄乌锥介绍说,“鱼鳞册”建造技法包含了“鱼鳞搭接”和“多重船板”两种技术,它们相辅相成,对缓解海水冲击、提升抗撞击的作用明显,这就如同为船只举起一面坚盾,能够更好地抵御风浪。

  在造船厂,黄乌锥先后担任船体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等职务。职务的晋升,他的造船技术也更加纯熟,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他参与建造及修补的船只有五十几艘。

  不遗余力 “复活”宋代沉船

  2003年退休后,黄乌锥总想找点事做,便拿起手中的工具,制作船模供朋友收藏。

  2013年,朋友的一句“你为什么不尝试着仿造后渚港宋代沉船”激起了黄乌锥的灵感——用船模“复活”宋代远洋海船。

  下了决心后,黄乌锥立即着手准备,先是查找当时绘制沉船线型数据,并询访参与挖掘沉船的同事,然后按照比例绘制图样。制作船模虽不用如大船一般要经过400多道工序,却也要经过绘图、放样、搭建等繁琐的工序。

  历时5个月,黄乌锥制作的第一艘后渚港宋代古船终于完成。

  此后几年,黄乌锥仿造了不同比例的宋代古船,这些船模除了被业内爱好者收藏外,还被福建博物院、南海博物馆收藏展览。“我想还原闽南地区所有古船的模型”,眼看传统造船技法鲜有人知,而掌握技艺的老师傅又大多作古,黄乌锥希望能用古船模提醒世人不要遗忘这门技艺。

  子习父技 造船技艺得传承

  今年47岁的黄东伟是黄乌锥的儿子,早已成家立业,除了日常工作外,他最大的业余爱好也是造船。

  黄东伟并没有专门学习过造船技术,不过,从小父亲上班时他常跟着到造船厂,自己经常会在一旁看着父亲和其他叔叔造船,听他们讨论,看他们绘图和搭建。耳濡目染之下,黄东伟不仅迷上了木船传统制造技艺,还掌握了一些造船技术。

  现在在黄乌锥的工作室内,常常会响起父子俩热烈的讨论声,对于古船制造,父子二人是真心喜欢,他们一起绘图、一起搭建,小工作室俨然成了他们的小小造船厂。

  同父亲一样,黄东伟也希望多年之后古船制造技艺不被世人遗忘,他会与父亲一起坚守还原古船模型,让传统的造船技艺在古船模型得以延续,一代代匠人的智慧得以彰显。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