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民俗传承 侨乡中山的咸水歌要唱到海外去

中国侨网珠海3月15日电 (邓媛雯 印兴)广东省首届咸水歌文化节总结会议15日在侨乡中山三角镇召开,探讨咸水歌的传承,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提出,未来要将咸水歌唱到海外去。
咸水歌是一种流行在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歌,是疍家(即中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迎娶习俗、庆贺中秋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面积1800平方公里的中山是侨乡,全市常住人口312万人,另有80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中山的坦洲是珠三角地区咸水歌的代表区域,早在2006年,中山咸水歌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日出席总结会的嘉宾们围绕活动效果、经验总结、创作感想畅所欲言。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指出,中山市政协这些年筹备文化公益事业,未来要将咸水歌演出到海外去。
“传播力太弱,咸水歌就走不远。”丘树宏表示,咸水歌是当地的根,要纳入规划,要制订培训教材,让非遗文化“在中山开花结果”。
中山市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周大进点评说,以前唱咸水歌是被动形式的,受邀请才过去的,而这次主办广东省首届咸水歌文化节却是主动出击。
中山市音协主席谌龙也认为,此次活动在全国范围唱响了咸水歌的品牌。
此前,中国文化部原副部长、著名词作家陈晓光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征集歌词的活动,为咸水歌这种民歌艺术形式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与活力。”
中山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冯福禄在会上寄语咸水歌创作者和歌手,将新的元素增加进去,将咸水歌“更好地传承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