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感

江门: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感
本月9日,历经两年多建设的广东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正式开门迎客。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相结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它以原住民生活村庄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文:黄文生 严建广
解读一: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作为广东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它将如何展现岭南农耕文化,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呢?据了解,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台山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公园范围覆盖了台山都斛、斗山、赤溪、广海、端芬五镇,总面积80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2万亩,目标是打造广东省第一个中国农业公园。目前,该公园的3个起步项目——都斛“禾海稻浪”水稻田文化主题园、斗山浮月村乡村游项目、海口埠“广府人出洋第一港”主题公园。2017年12月,确认台山为中国农业公园单位,成为广东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
在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洋楼、碉楼星罗棋布,20多个侨墟,200多条侨村,组成了一条宏伟瑰丽的华侨文化长廊。公园以记住乡愁、留住乡情为宗旨,依托原有田园风光,高标准、高起点设计规划了融农业观光、生态游憩、文化体验、田园度假功能为一体的侨乡文化旅游村落。 据了解,目前已完成首期工程建设,并向市民开放展示的有都斛镇的“禾海稻浪”水稻田文化主题园。农耕文化展示馆是走进“禾海稻浪”、了解岭南农耕文化的第一站,这是五邑地区规模超大、至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博物馆。
“展品从农耕以前一直演变到现在机械化的水平,整体展示了台山农业,是一张很亮的名片。”来自广州的游客张先生说。
据了解,“禾海稻浪”水稻田文化主题园还建设有稻田主题游乐区、田园养生养老区、乡村文化休闲区、禾海温泉度假区、生态农业展示区、万亩稻田示范区等。通过把岭南农耕文化与乡土旅游文化相结合,致力打造广东首个水稻主题园。
解读二:“美丽乡村”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今年春节,江门开平自力村、鹤山古劳水乡、新会天马村、茶坑村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自驾到各村镇品美食、购特产,感受浓郁的乡村年味。春节期间,江门主要乡村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超过48万人次,同比增长达22%;春节过后,在鹤山市双合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依然盛开,不少游客穿梭在花海中拍照留念。“很多游客都会选择自驾到双合旅游。”双合镇旅游办主任吴进宝介绍!
鹤山双合镇只是江门建设美丽乡村的其中一个例子。2017年,江门创建了名村、示范村、特色村20个,通过PPP模式(“整县打包、整市推进”)开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市财政投入8.7亿元,累计完成4104条自然村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市常住人口20户以上自然村总数的46.65%。江门乡村面貌变美,推进了乡村振兴,同时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自2015年以来,江门市新会便启动“美丽乡村”旅游模式,把特色乡村游作为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今,江门市各镇(街)深挖资源、潜力,逐渐形成“一镇一品”的乡村游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迈出了重要一步。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去年11月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江门恩平市沙湖镇上凯村等3个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上凯村村主任吴基明介绍,“近几年来,我们正努力改善村内的环境,打好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胜地的基础。”吴基明介绍,按照文明村的标准,建成公路、村道,路旁、塘边建设亮丽的绿化带,塘基周边安装高标准的不锈钢护栏;建设功能屋、池和无害公厕,全面实行“户改厕”;建起老人儿童健身乐园,村民文体娱乐设施健全;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措施:
着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据了解,江门市在推动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工作过程中,着力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旅游厕所建设。2015—2017年,江门市共建设旅游厕所155座,其中有27座旅游厕所配套了第三卫生间,如开平自力村、马降龙村、台山海口埠、梅家大院等乡村旅游区的旅游厕所。二是加强游客咨询中心和旅游驿站建设。每个乡村旅游示范镇都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讯、问询、投诉和免费提供旅游宣传资料等服务。三是完善旅游交通道路标识牌。2017年1月,江门市出台了《江门市旅游景区(点)交通导向标识和指示标志牌设置指引》,通往各乡村旅游点均设置有符合规范标准的道路交通标识牌。此外,江门市乡村旅游驿站、乡村民宿、旅游购物场所建设等方面均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2018年,江门将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生态振兴引领绿色发展。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观光旅游休闲相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江门市2018年旅游工作计划也提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深入开展“醉美江门100村”工程,评定一批旅游特色村,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田园观光休闲产品。
说法:
“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振兴江门乡村”
江门市委农办副主任、江门市农业局副局长陈璧光介绍,近年来,江门市通过推进乡村道路硬底化、乡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村通自来水等基础性工作,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使得一批乡村的价值得到体现,村民利益得到保障,村民也有了一个较好的收益。近年来江门出现了这样一批农民,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精通农业的他们是新型职业农民,而活跃于商业舞台的他们更应被尊称为农业企业家。他表示,下一步江门还计划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增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创新等工程。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回流农村,乡村一定能发展得更好。(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