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潮俗皮影第四代传承人:深圳可打造“非遗”史料馆

2018年05月11日 10:3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蔡劲笋(右一)在文博会主会场大鹏展区表演皮影戏。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蔡劲笋(右一)在文博会主会场大鹏展区表演皮影戏。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潮俗皮影第四代传承人蔡劲笋:深圳可打造“非遗”史料馆

  5月10日,深圳文博会主会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与威海市文化创意学会成功签约。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蔡劲笋表示,双方将实现资源互补,开展跨区域乃至跨国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非遗”产业上下游链开发与拓展。

  事实上,作为潮俗皮影第四代传承人,蔡劲笋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60后”的他出生于粤东地区,拜潮俗皮影第三代传承人著名皮影老艺人卓顺意为师,深得传统潮州皮影戏艺术精髓。

  定居深圳以后,蔡劲笋更加执着于传承皮影文化。他在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社会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深圳发展壮大。

  在潮俗皮影中引入深圳本土元素

  “皮影人物塑造的关键在于通过动作刻画出人物性格。”蔡劲笋从很小就展现出对皮影戏的天赋。他15岁考入陆丰县专业皮影剧团,主演过《白蛇后传》《猪八戒招亲》《哭塔》《飞天》《鸡与蛇》等20多部节目。为了能演好角色,他经常比别人提前半小时起床练习。

  1992年,蔡劲笋调离皮影剧团,和家人一起落户深圳。在深圳,他进入了非遗文化“新天地”——结识了一批皮影同行,联合向深圳市文化局提出申请,推动潮俗皮影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立“深圳金丝猴潮俗皮影剧社”,承办深圳市首届生肖文化节;根据时代特色创作贺岁皮影戏《福虎贺岁》《玉兔迎大运》、少儿剧《哥俩好》《海龟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东东遛狗》、深圳本土剧目《抗日英雄刘黑仔》《九龙风云》《车公庙传奇》等。

  蔡劲笋还长期协助市、区文化部门举办传统艺术“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帮助南山实验小学、南山后海小学成立小学生快乐皮影表演队。

  “深圳是一片文化沃土,我希望推动潮俗皮影戏在深圳实现更大发展。”蔡劲笋说,相较于原来老家的皮影戏,深圳皮影戏有诸多变化,如以普通话居多,背景音乐引入了大鹏山歌、东山渔歌等深圳本土元素。

  发动全家学皮影

  “优秀传统文化要一代一代人去传承。”在现实中,蔡劲笋也是这么做的,他发动全家人学皮影、参与皮影艺术创作。

  他的儿子蔡汉洲今年12岁,目前已是一名皮影戏“小专家”。“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全面接触皮影戏,学得很快,并触类旁通学会了变脸和捏面人,成为校园里的明星。”蔡劲笋说。除了培养儿子当接班人,蔡劲笋还把曾担任银行高管的妻子、上初中的女儿、退休亲戚都动员起来,参与皮影戏演出,组建起一个家庭“皮影戏班子”。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蔡劲笋联合一批“非遗”艺术家,在大鹏古城博物馆举行了一场为期3天的“非遗”盛宴。演出以本土“非遗”为主,向大家展现省级“非遗”名录《大鹏山歌》;深圳本土“非遗”名录《东山渔歌》《大鹏古皮影戏》;大鹏凉帽、大鹏版画、大鹏皮影等“非遗”技艺;以及大鹏濑粉仔、大鹏打米饼、大鹏绿园仔等“非遗”美食。

  蔡劲笋建议,深圳建设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馆,展示各种“非遗”实物,让更多人参与传承发展“非遗”文化。

  南方日报记者 陶清清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