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左手日出右手雷雨 探访“中国莎士比亚”曹禺故居

2018年06月19日 13:5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图为曹禺故居。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中国侨网6月19日电 据天津市旅游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的东侧有两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这就是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故居。曹禺(原名万家宝)为笔名,是繁体字“萬”的草字头,谐音为“曹”,加上下边的“禺”,合成曹禺。

  天津·人生源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时候,总是听老人说这句话,并不理解它深刻的含义,长大后,经历了一些事情,遇见更多的人,才明白一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会影响这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甚至会影响他的未来。

  天津拥有历史的沉淀,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同时紧接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传承与开拓方面拥有天生的平衡感,这座城市的特质我们总能在曹禺先生的身上发现。

  莎士比亚从小流连的是埃文河,酝酿了他表面柔弱却极富沉思的特质;曹禺从小喝海河水长大,仿佛他天生就明白如何塑造跌宕起伏的冲突。海河,天津的母亲河,孕育了曹禺雷雨般的激情和原野般的广阔以及深邃的思想深度。

  家庭·人之初始

  【父母家庭】 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在清朝末年曾留学日本东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1909年初回国,辛亥革命前任黎元洪秘书,中华民国成立后,获中将军衔,曾任宣化府镇守使、察哈尔都统等职。受父亲的影响,曹禺从小就爱读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母亲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曹禺后三天因患产褥热病逝。薛氏胞妹薛咏南成为曹禺继母,始终把曹禺看作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并终身未生育。

  即便如此,自小失母对曹禺来说,仍然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影响,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

  周国平说, 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潜意识中曹禺拿起笔抒写戏剧可能也是试图在戏剧中寻求安慰吧。人人都不想经历苦痛,但往往苦痛的雷雨会浇灌文学家的土壤,只有日出的人生写不出丰富复杂的人性。

  【继母影响】 曹禺的继母喜欢看戏,他3岁即随继母看戏,观赏了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文明戏等中国传统戏剧。从小就广泛地涉猎各种戏剧,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路·自我的探索

  走进曹禺先生的故居,仿佛就走进了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幢意大利风格的建筑里,在一扇扇厚实的红漆木门内外,在雕花的家具和西式壁炉旁,我们一点一点地了解了曹禺先生成长的历程。

  曹禺在青少年时代受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影响,酷爱文学,在南开中学时就写下杂感、诗歌和小说,在这些作品中展露出文学才华。他热爱戏剧,在南开新剧团时他遇到了恩师张彭春,他说,“张彭春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带有决定性的,也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的命运”。

  曹禺,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1933年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了当时戏剧界,此后便专攻戏剧研究。

  曹禺1935年到天津体验生活创作出话剧《日出》,1940年发表《北京人》,1946年创作《桥》,1948年出版了电影剧本《艳阳天》等。这些作品使曹禺享誉世界。

  精进·毕生追求

  在我们看来,仿佛生下来就是要做戏剧,并成就卓著的曹禺先生,应该是求仁得仁,没有什么太多的苦恼。但在晚年,荣誉等身的曹禺先生还总痛悔自己不够勤奋,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事实上,曹禺先生一生从未停止过创作,即使生病住院,仍不停地构思,不停地撰写。他的枕头边上常常放着《托尔斯泰评传》之类的书。一次,他看着看着突然一撒手,大声说:“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知道吗?”

  眼光看向高处、远处,作为当下来讲,一定是折磨,但在日以精进的思维推动下,脑中的构思,手下的文字,却在日复一日中成长变化,经过淬炼打磨,最终接近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个过程中的焦灼、渴望、成就感,只有曹禺先生一人知。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