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举办“当粤剧走进博物馆”趣味课堂

我市举办“当粤剧走进博物馆”趣味课堂
带领市民体验粤剧文化魅力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见习记者/黎禹君 通讯员/张一知) 7月14日下午,(江门)市博物馆与市粤剧传习所联合举办2018年暑期系列社教活动——“当粤剧走进博物馆”趣味课堂,带领广大市民游客走进粤剧艺术的世界,了解粤剧的来源和发展,深入体验粤剧文化的魅力。
当天,除了红腔名曲《荔枝颂》、传统戏曲片段《帝女花之香夭》等精彩纷呈的演出,本次活动还有互动环节——市粤剧传习所演员冯斌、吴苑晴、李智平为观众讲解粤剧知识、介绍行当、角色,同时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
据了解,粤剧起源于“南戏”,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江门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著名的“粤剧之乡”,粤剧曲艺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从历史上看,江门出现过不少著名艺人,包括红线女邝健廉、芳艳芬、李文茂、余阳丽、曹秀琴等。
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市粤剧传习所创新合作开展侨乡特色文化教育活动,面向广大市民推出“当粤剧走进博物馆”趣味课堂,旨在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普惠大众,让广大市民在欣赏与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培养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