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莆田“戏神”文化千年传 展现莆仙戏发展历史

2018年08月17日 14:43   来源:湄洲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戏神”文化千年传

  前不久,三明尤溪梅仙下保进香团来到瑞云祖庙,进行交流。这座位于(莆田市)市区辰门兜小区的瑞云祖庙,奉祀着戏神“田公元帅”雷海青。不少莆仙戏新剧团到此“开棚”献演,祈求演出顺利。如今,这里每月演出一场莆仙戏,还时常迎来各方学者考察。

  昨日(16日),记者来到瑞云祖庙,靠近镇海中街的入口处,一座高10.6米、宽13米的花岗岩牌坊屹立路旁,坊上刻着“头亭”“瞻阙”等字眼。瑞云祖庙坐北朝南,一楼为“莆仙戏戏神陈列室”,二楼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

  瑞云祖庙管委会副主任韩国昌告诉记者,瑞云祖庙占地1000多平方米,此前保存一块清乾隆年间的木碑刻“志德碑”,讲述当年莆仙戏发展的盛况及32班戏班联名致谢官府德政。这是研究莆仙戏及戏班活动的重要史料,为了更好地保护,如今这块木碑已被移到市博物馆保存。

  在祖庙的正对面,有一座砖木结构的“祖庙大舞台”。 抬头望去,顶棚不用一颗钉子,只用榫卯和斗拱,将藻井堆叠而成,雕刻精美。1986年,戏台获批我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剧团要排新戏,尤其是新剧团,都会到这里排练演出,祈求演出顺利。”瑞云祖庙管委会文书林国龙介绍,附近群众对莆仙戏有着浓厚的兴趣,观看莆仙戏蔚然成风,当地也被称为“戏剧文化村”。

  “祖庙及戏台的始建年代已经失考,但可以肯定都是历史悠久。”瑞云祖庙管委会主任黄虎洪说,经莆田文史专家考究,祖庙古时位于兴化古城北门外,庙前是一条古驿道,每隔500米依次建有4座亭。元代中后期这里是内河码头要地,是很多戏班戏船的必经地,同时也成为兴化府驿道第一站接官亭,祖庙因此也称为“头亭”,旧称“瞻阙亭”。明嘉靖年间祖庙毁于倭乱,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扩建。由于地处木兰溪支流畔低洼地段,祖庙于1973年洪灾中被冲毁,所幸的是戏台得以保护下来。前几年由于城市化建设及防涝的需要,戏台在原址上架高重建。

  记者了解到,除了瑞云祖庙,莆田还有不少地方供奉田公戏神,这与莆仙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剧团到祖庙进香、展演,展现了莆仙民间古老的戏曲艺术,展示了莆田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 许爱琼 蔡昊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