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未来将建600个长者服务中心

原标题:佛山前7月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机构20家,未来将建600个长者服务中心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肖霞 盛正挺)“外地老年人如何融入佛山,享受佛山民政服务政策?”“除了跳广场舞,老年人想学习提升自己怎么办?”……8月18日,2018年佛山民政开放月活动座谈会举行,来自民政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民观察体验团参与了此次座谈会并踊跃发言。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佛山60岁以上老年人达73万。南海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南海区基层委员会委员戴国梁表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大有可为,建议引进民间资本,开展互联网公益慈善,加大对突发性疾病的救助力度。
“未来我们将建设600个长者服务中心,包含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佛山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佛山正不断发展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养老政策覆盖面,提高老年津贴,加强落实佛山市提出的“897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89%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
近年来,佛山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市级养老服务机构工程建设有力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质量、老年人优待服务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7月31日,全市收养性床位达35108张,新增社区居家养老设施20家。
除了养老问题受热捧,社会救助与公益慈善同样是代表们聚焦的热点话题。“通过参加此次民政开放月活动,对社会救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市民代表吴先生表示,希望对社会救助的工作进展、体系亮点有更多的了解。
据了解,今年,佛山市民政局先后完成了佛山2018年低保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孤儿养育标准以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标工作,全市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980元/人月,全市补差水平统一不低于560元/人月。佛山低保标准仅次于深圳市,排在全省第二位。
当前,佛山正着力打造“乐善之城”,《佛山市建设“乐善之城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于今年初正式出台。“慈善+运动”、“互联网+慈善”、“创意合伙人计划”等创新慈善不断涌现,企业及企业家慈善引领作用日益彰显,市民的慈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应对慈善企业采取相应税收优惠措施,形成机制鼓励更多企业家参与慈善。”民革南海总支参政委主任唐达说。
佛山市民政局局长陈浩斌表示,接下来,佛山市民政局将《佛山民政三年重点工作推进计划(2018-2020年)》为抓手,聚焦社会痛点、难点,持续深入推进21项民政重点工作,深化民政事业改革,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