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香港高校学子江门交流 新思维为赤坎新区建设献计策

2018年08月23日 14:59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开平市委组织部统筹启动了“2018年扬帆计划——开平市柔性引才工程”,以赤坎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开发和赤坎新区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吸引来自香港、或在港就读的高校学生前来开平参与赤坎古镇项目实习交流。
    开平市委组织部统筹启动了“2018年扬帆计划——开平市柔性引才工程”,以赤坎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开发和赤坎新区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吸引来自香港、或在港就读的高校学生前来开平参与赤坎古镇项目实习交流。

  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风,开平来了一批不一样的实习生

  他们用新思维为赤坎新区建设献计策

  今年夏天,由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发起的暑期实习团——“侨乡江门青年机遇实习计划”于7月20日正式启动。在江门市工商联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支持下,开平市委组织部统筹启动了“2018年扬帆计划——开平市柔性引才工程”,以赤坎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开发和赤坎新区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吸引来自香港、或在港就读的高校学生前来开平参与赤坎古镇项目实习交流,希望借助6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高校学子的国际化研究视野,为赤坎新区规划及建设提供更多思路及打下坚实基础。

  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里,实习生们在开平的职场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又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快来看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梁佳欣 通讯员/施大尉 陈渊博

  为赤坎新区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前期调研

  “我们调研发现,赤坎古镇原经营业态主要分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社区服务业以及休闲娱乐业四种类型,考虑当地居民与游客需求差异,对比江门市住宅区经营业态的演变规律,未来安置区的业态应当这样规划导入……”在8月16日下午召开的实习成果发布会上,实习生陈凯欣代表调研小组作了《江门市住宅小区业态生长研究报告》,为赤坎新区骑楼及商业安置规划设计提出许多建议。

  近一个月来,陈凯欣和实习小伙伴张德进加入了古镇项目的住宅小区业态生长研究小组,前往江门三区四市十多个具有参考价值的住宅区进行走访调研,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完成了长达30多页的《江门市安置住宅小区业态生长研究报告》。

  与此同时,实习生张子扬、于佳婷加入了赤坎新区潜在经营者开业意愿研究小组,对原赤坎古镇经营者、周边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对企业家、商会负责人开展访谈,联合团开平市委与赤坎古镇管委会,策划并组织了“赤坎新区商业发展研讨会”,并最终完成了《赤坎新区潜在经营者开业意愿调研报告》;实习生屈微娜、关淑怡则对赤坎古镇的知名老字号和过往历史展开了资料收集和研究……

  同学们的实习成果发布后,获得了活动组织方、实习企业方的高度评价。“这是我们第一次接收香港的实习生,感觉他们素质高、能力强,同学们无论是平时的表现还是最终的实习成果都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也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合作。”会上,本次活动的企业方相关负责人打趣道,希望同学们回到香港还能继续为公司“打工”,将接触到的前沿事物和业态发展趋势与公司分享,让赤坎项目建设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说实话,我没想到同学们的报告完成得这么出彩,这让我们对今后组织类似的实习活动更有信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表示,开平是他的家乡,看到同学们为这片土地的建设积极出谋划策,而且收获了实习企业的高度评价,他感到非常欣慰。

  收获温暖 体验职场生活

  据介绍,本次“侨乡江门青年机遇实习计划”发起以来,报名参加的香港本地学生超过150人次,由实习单位从中选出约40位精英学子参与本次实习计划。这些实习单位包括李锦记、维达、嘉士利等知名企业,其中,活动组织方还专门到港进行推介和路演,给学子们留下深刻印象,在报名时很受欢迎。

  “我就是到现场看了他们的推介会,才决定过来实习的。”张子扬表示,来实习的第一天,他就喜欢上了这里高效活跃的工作氛围和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对领导以及公司同事的关心关怀也印象深刻。

  据了解,实习计划启动当晚,江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易中强,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庄春维等都出席迎接了香港的实习生们,鼓励大家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在实习中有所收获。开平市副市长、赤坎古镇管委会主任陈杰文也与在开平实习的6位同学专门进行过座谈交流,开平市委组织部积极与实习生对接安排好行程和各项事宜,赤坎古镇管委会则为他们提供了宿舍和每天的伙食……

  “刚到的时候,同事们为我们准备了各种生活用品,还买了零食,非常体贴。”屈微娜表示,这些做法让大家觉得很惊喜,很温暖。

  不仅如此,这次实习的工作内容也让同学们印象深刻。“以前在别处实习的时候,我只能接触到一些表层、琐碎的工作,在这里却能够很深入的实践,发挥出我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让我成长了许多。”张子扬表示。

  “实习期间,我们需要‘从0到1’去完成一份调研报告的制作,考察到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力,还要与当地的官员、企业代表会面交流,很有挑战性。完成报告的那一刻,真的很有成就感。”和张子扬同组的实习生于佳婷说。

  制作研究报告需要大量的调研走访,期间,经验不足的同学们常常碰壁,如被受访对象怀疑身份、被拒绝等。“好在公司同事们都很热心,提醒我们需要准备齐全哪些东西,如何和不同类型的对象打交道,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陈凯欣表示,这次实习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很感谢同事们的帮忙。

  另一边,研究古镇知名历史及老字号商铺的屈微娜、关淑怡则通过工作对赤坎古镇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香港和内地文化的差异和相通之处。虽然实习时间不长,但大家都深度体验到了内地的职场生活,感叹受益良多。“来这边工作的最大感受是,尽管每天都很忙碌充实,但因为氛围好,劳逸结合得很好,一天忙下来也不会觉得累,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张德进说。

  感叹独特企业文化 点赞开平美食

  据了解,同学们所在的实习企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晚7点至9点是运动时间,员工们可以选择打乒乓球、羽毛球或自由运动,但不可以加班。

  “这是很独特的企业文化,让人感觉到企业对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视。我在香港和内地都实习过。香港的企业工作节奏更快,强度更大,还有着加班文化,人们只有在周末才能够去放松。内地的企业就比较人性化一些,感觉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时间分配结合得更好。”从小在内地长大,现在港求学的张子扬对两地之间的差异深有体会。

  采访中,陈凯欣告诉记者,在香港工作是没有午休这一说法的,每天中午单位提供给员工午饭和休息的时间只有一小时。“在内地每天中午竟然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们都很惊讶。”她说,习惯了香港的快节奏生活,她非常享受现在的时间安排。中午的休息既让人得到放松,也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记者根据同学们的回答简单总结,他们认为这次的实习主要有两大特别之处:一是地点位于内地的乡村。所有的实习生都是第一次来到开平,感受内地乡村生活,接触到最基层事物的体验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二是实习企业属文旅行业,在此实习能感受到国内旅游企业的工作氛围和运作管理模式,机会十分难得。这两点体会让同学们对于内地的发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工作以外,由于粤港两地的饮食、气候差别不大,同学们还是很快地适应了在开平的生活。“对我而言,唯一不适应的地方就是上厕所了,因为香港的厕所都是使用马桶的,来到这边更多的是蹲厕,需要时间习惯。”一位实习生说。

  在开平这段时间里,大家还品尝到了许多地道的美食。“我最喜欢赤坎本地的三扣糖水和豆腐角了。豆腐角吃起来有点类似香港的煎酿三宝,非常好吃。”陈凯欣说。张子扬最喜欢的食物则是马冈鹅。“鹅身上的各个部位都能做成美食,而且有白切、卤水等很多不同的做法,非常美味。”他说。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合作前景广阔

  为了让香港实习生对内地有更深的了解,实习期间的周末,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还会安排同学们到珠三角各大城市的景点参观,感受内地的蓬勃发展。平时,开平市委组织部的活动参与人员也会带着他们去到开平市区的商场购物、看电影,到碉楼景区游玩。

  满满当当的行程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主办方、承办方的用心,也大大开阔了视野。“内地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像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的普及,让这里的衣食住行甚至比香港还方便。”陈凯欣表示,这次的实习让她亲身体验内地职场,增长了阅历,收获了许多工作经验,也给她的未来打开了另一扇窗口:有机会的话,她会认真考虑到内地工作和发展。

  这样的想法,正是吴学明期望看到的。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举办此类实习活动的宗旨就是,希望香港青年通过在内地实习工作,全方位认识到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增加归属感。

  “9月起,在内地发展的港澳台居民就可以申请《港澳台居民居住证》了,今后他们在内地就能享受到与大陆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和便利,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和趋势。”吴学明表示,未来青年总会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交流活动,让更多香港青年加深对祖国的了解,也为他们开拓和寻找更多在内地就业或创业的机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

  在临行前录制的实习感悟视频中,同学们还采访到了陈杰文。他表示,一直在关注同学们的实习情况,大家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为赤坎古镇项目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补充。陈杰文认为,香港的年轻人才理想远大,很有想法,如今赤坎项目,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和整个内地的发展,都能为香港学子提供很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也很需要高层次人才过来参与建设,希望双方在日后能有更多交流。

  “希望三年之后,我们再一起相聚,坐下来聊聊大家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变化。”陈杰文在视频中寄语。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