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架彩桥,天堑变通途:华媒热评港珠澳大桥通车
原标题:海上架彩桥,天堑变通途:华媒热评港珠澳大桥通车
中新网10月24日电 综合报道,24日上午,被英国《卫报》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运营通车。海外华文媒体对此高度关注,称中国桥隧工程技术已经领跑世界,港珠澳大桥刷新了世界桥梁建筑史。大桥通车,有利于三地发展。

“海上架彩桥,天堑变通途”
对于这座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的大桥,海外华媒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介绍。
《欧洲时报》援引法媒报道称,港珠澳大桥的长度是法国米约高架桥的25倍,同时,它使用钢铁的总重量,相当于60个埃菲尔铁塔。
新西兰《信报》介绍道,港珠澳大桥是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中国建桥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制造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通道项目,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指出,港珠澳大桥拥有40项创新和540项专利。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能抗8级地震,抵御16级台风。
美国侨报网在介绍港珠澳大桥的时候特意指出,今年9月17日,大桥经受住了超强台风“山竹”的袭击。
菲律宾《世界日报》24日更是用大量篇幅对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进行了报道。首页版面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世界之最,中国骄傲!》、《海上架彩桥,天堑变通途》为题的三篇新闻指出,放眼全世界,在规模、技术、工艺等各方面能与港珠澳大桥媲美的大桥,寥寥无几。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中,还创造了环境生态保护和白海豚生存海域零伤亡的成绩。

“推进粤港澳一体化进程”
“大桥为人员、货物往来港珠澳三地带来便利。”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从香港大屿山到珠海、澳门的车程只需约30分钟;从香港国际机场到珠海的车程从4小时缩短至45分钟;由葵涌货柜码头到珠海的车程,从3个半小时缩短至75分钟。

《联合早报》还称,大桥填补了港珠澳三地之间此前的陆路交通空白,使东西两岸、港珠澳三地的陆上交通形成闭环,推进粤港澳一体化进程。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注意到,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将形成三地“1小时生活圈”的战略目标,珠三角同城化、一体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欧洲时报》援引法媒报道称,大桥“使区域内商品、资本、旅游业的运转更迅速、更高效”。

“商业贸易的加速器”
对于港珠澳大桥的经济意义,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指出,港珠澳大桥“将连接一个拥有7000万人口的经济区域,合计年生产总值达1.51万亿美元,几乎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而且超过澳大利亚、西班牙或墨西哥的国民经济规模。”
《联合早报》认为,港珠澳大桥将促进三地人员与经贸往来,由此加强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欧洲时报》援引法国媒体指出,港珠澳大桥是港珠澳地区商业贸易的加速器,加速了中国大陆、全球最大金融中心之一和“亚洲拉斯维加斯”的商业往来。
该桥将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基石,“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港珠澳大桥将有利于三地相互提携和共同进步”,菲律宾《世界日报》在题为《海上架彩桥,天堑变通途》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