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华侨之乡”的“中国年”记忆

2019年02月11日 07: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杭州2月10日电 题:“华侨之乡”的“中国年”记忆

  作者 张煜欢 应欣睿

  对于84岁的浙江青田人陈立民来说,这是近年来家里最齐整的一个春节。在罗马尼亚经商二十余年的女儿女婿,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外孙女,让陈家的新年再次诠释了“阖家团聚”的意义。

  在浙江东南部的大山深处,小城青田在中国农历新年总是格外热闹。全县55万人口中,有33万华侨华人分布于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因此这里也被称作中国“华侨之乡”。每逢新年,海外游子归家,团圆氛围洋溢小城。

  20世纪60年代:出国热未兴起 虽不富足但团圆

  1964年,陈立民用布票换来的花衬衫作为聘礼向同乡人季樟英求了婚。“20世纪60年代,一切都凭票据来说话,过年也是如此。”陈立民说。

  彼时的青田农村,普通人家想要过一个丰盛年并不容易。

  “那个时候我和夫人都是普通教师,用来过年的粮票、布票并不多,新衣服也就是把旧衣服缝缝补补而成。”忆起当时,陈立民感慨万千,“到了过年,我们还得偷偷出去买私肉,虽然买回来也就是一些猪头肉、猪骨头,但在那个缺衣少肉的年代,有了这些便是一个开心的新年。”

  那时的青田家家户户虽不富足,但因出国热尚未完全兴起,“团圆”仍是“主旋律”。

  受制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劣势,20世纪80年代起,敢闯敢想的青田人开始源源不断前往欧洲务工。

  “最初出国的华侨不容易,往往做一些擦皮鞋的苦力活。”陈立民说,“但过去穷苦的环境造就了青田人的坚韧个性,他们从最小的生意起步,让青田人的足迹逐渐遍布世界。”

  20世纪90年代:万里思乡 国际长途1分钟30元

  1993年,陈家大女儿陈洁芬和丈夫第一次在罗马尼亚过年。半年前,陈洁芬带着几个皮箱在温州永嘉桥头买来了头花、头绳和皮带等小商品,开始踏上去往罗马尼亚的旅程。

  陈洁芬说,对出国打工的青田人来说,心坎上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过春节。

  “那时条件艰苦,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还得继续在批发市场卖货。”陈洁芬说,“过年时买点当地的腊肠,再多炒几个菜,就是一个年。当地电视还搜不到CCTV频道,更别提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在那个年代,一个通向家乡的电话都无比奢侈。“20世纪90年代,青田人打一个国际长途电话要特地跑到邮电局,话费1分钟30元(人民币,下同)。”陈洁芬说,而那时他父母的工资一个月也才两三百元。

  “所以我做梦都不会想到,如今不花一分钱,就可以通过视频直接拜年了。”时代的进步,让陈洁芬倍感欣慰,“不论我们走多远,有了手机,家人就好像始终在身边。”

  新时代:“中国年”成世界节日

  在海外事业小有所成的华人华侨,不仅将中国人勤劳致富的足迹踏遍全球,更让“中国年”逐渐成为一个世界节日。

  “我们这一辈的青田人再也不怕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乡愁了,即使是在海外,也可以过上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年。”陈立民的外孙女应瑞回忆,小时候吃来自世界各地的巧克力是青田孩子的“春节福利”。如今,人们能在世界各地过上中国新年。

  在英国留学的应瑞介绍,新春游行当天,伦敦最繁华的街道全部暂停通车,街头巷尾处处可见舞龙、中国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参与新春游行的队伍中,除了中国留学生和当地华人华侨,多半都是外国人”。

  作为“90后”的应瑞感慨,“中国年”早已不是中国人自己庆祝的节日,更像是一个世界“party”。“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开始学中文、学包饺子,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同聚‘地球村’,不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像一家人一样欢喜过节。”(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