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祭日礼再现日坛 民众享受非遗文化

原标题:春分祭日礼再现日坛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在昨天(3月21日,下同)开幕的第十三届“春分·朝阳”文化节上,朝阳群众在日坛重现了祭日礼。此外,36项非遗项目也走进了日坛公园,游客还能参加竖鸡蛋、推铁环等老游戏。
春分祭日礼,是文化节上的重头戏。礼仪分为卤簿仪仗、乐舞和祭礼三部分。古代时卤簿仪仗是不进入圆坛的,但为了能让坛内观众看到仪式全貌,昨天的活动中特意安排卤簿仪仗在圆坛内围绕祭坛行进。
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介绍,祭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礼之一,建于明嘉靖九年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神的地方。自建成以来,共有五位皇帝到日坛亲祭。“这次重现祭日礼,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服装、器具,都最大程度上仿照文献记载。”
据介绍,舞生和卤簿的演员是从北京少林武术学校选拔出来的壮小伙儿,做起动作毫不含糊,虎虎生风。在圆坛上进行表演的皇帝、典仪官等主要角色则是由职业演员和朝阳群众共同组成的。仪式共举行约1小时,200位演员参与。
“今年,市民的参与性更强,能亲身体验非遗制作、传统游戏等项目。”朝外街道办副主任韩冠宇说。日坛南侧,朝阳区非遗保护中心的36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包括聚元号弓箭、景泰蓝制作、京绣、点翠等。在传统游戏体验区,市民还能体验竖鸡蛋、推铁环、抓羊拐等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