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迈向珠西增长极 打造江海门户

2019年09月27日 16:3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江门城区新貌。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9月7日17时15分,广东台山核电2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示范运行,这意味着其已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同时,这也是继台山核电1号机组后,全球第二台投入商运的EPR(三代核电技术)机组。

  台山核电是中国侨都巨变的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江门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不仅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也迅速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城市面貌、文化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等不断迈上新台阶。

  大潮涌动,侨乡争先。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江门将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紧抓住大湾区建设的大机遇、大文章,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全力打造珠江西岸新的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南方日报记者 郑琦

  从造白糖到造动车 全市高企数量增速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鹤山一张毡”“顺德一把扇”“新会一条线”是上世纪改革开放时期风靡珠三角的一句顺口溜。1984年4月9日,中国第一条拉舍尔毛毯生产线在鹤山毛纺织总厂(后更名为“广东美雅股份有限公司”)投产成功,生产出全国第一条拉舍尔毛毯,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一批勇于创新的企业带动下,江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更多的江门企业开始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大放光彩,制造出全国科技含量数一数二的工业产品。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资本涌进侨乡,促进了江门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全市涌现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特别是近年来,江门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培育了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一批新兴产业。

  随着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项目、优美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芳源新能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等一批产业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顺利落地,江门制造正加速迈向价值链上游。

  过去两年,江门高企数量增速连续位居全省第一,成为支撑该市制造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据统计,2018年,江门高企达到1240家,其中470家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占比达37.9%。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近日江门继续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式出台“科创十条”,在科技创新十大领域提出33条具体措施,描绘了江门构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节点的路线图。接下来,江门将从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十大方面,全力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从4条县道到高铁时代 江门站将汇聚6条轨道交通线

  9月中旬,深茂铁路深江段环评公示,江门站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计划新修建的江门站至广珠城轨新会站联络线,将沟通起广珠城轨和深茂铁路。江门站将至少汇聚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广珠城际、江恩城际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等6条轨道交通线,有望成为省内重要的轨道交通枢纽。

  从普通的汽车公路,到高速公路,再到轻轨、高铁;由泥沙路到水泥路,再到沥青路;由划小艇到客货运输,再到万吨货轮……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江门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江门只有4条县道总长27公里,机动车59辆,机动船舶41艘;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5.93万吨,旅客出入量38.31万人。到了1979年,江门市区管养公路里程52.3公里,仅部分为水泥路、沥青路;客运码头5个,货运码头40个,最大靠泊能力1000吨。

  随着工业经济加速发展,江门城区不断扩容,交通建设也不断提速:1976年,主城区首座公路跨江大桥——蓬江大桥建成通车,引领江门迈入“大桥时代”。到了2008年底,江门相继建成了江中高速、江珠高速、滨江大道等重大项目,全市公路通车里程逼近一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6.9公里。

  近年来,江门打响“交通大会战”,全市交通建设日新月异。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江门支线铁路正式通车,打破了五邑地区没有轨道交通的空白。7年后,作为连接珠三角核心城市与粤西地区的第一条快速铁路,江湛铁路的正式通车,标志着江门全方位进入高铁时代。

  借此契机,江门将抢抓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机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接下来,江门将全面加快建设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南沙港铁路建设,争取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尽快动工,加快谋划建设珠江肇高铁、南深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一批重要交通项目。

  从“一穷二白”到文化高地 谋划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台上吹拉弹唱、台下人头攒动……一张珍藏在江门市档案局的老照片,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时,市里组织的文艺宣传队正在为工农巡回演出。然而当时,江门的文化基础设施可谓是“一穷二白”,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

  改革开放后,华侨捐资或投资建设掀起新高潮,全市文化建设进入新台阶,台山少年宫、鹤山图书馆、江门市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落成启用。文化活动也日趋活跃,一批文艺作品在省级及以上的刊物发表乃至获奖。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侨都”“岭南儒城”“武术之乡”“中国舞蹈之城”“后珠玑巷”……从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名人到32名江门籍院士,从全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到新会葵艺、台山浮石飘色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是江门闪亮的文化名片。

  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侨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特别是近年来,江门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建立13个非遗传统工艺工作站;完善《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有7件作品入选2018年省戏剧曲艺花会决赛……

  如今,江门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多样的文化服务:在社区广场转转,可以欣赏到乐队弹唱、乐曲等表演;到社区附近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看书,不用担心遇到闭馆的尴尬;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可以看到优质的文化展览……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断升温,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同时,继续发挥侨胞遍布世界各地的优势,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把自身事业发展与大湾区建设相结合,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一线走访

  旧繁华迎来新生机 船厂遗址“变身”文化地标

  每当夜色降临时,江门船厂宛如蓬江河边的一颗“明珠”,在灯光和月光的衬托下,船坞、龙门吊、塔吊、水塔、厂房……这些古老的工业厂房建筑焕发出新的光彩,熠熠生辉,总有许多市民来到这里逛一逛。

  在很多老江门的回忆中,来往于蓬江区堤西路人人乐路段,常常能看到对面船厂的码头停泊着几艘船,起吊机日夜繁忙地作业。从远处传来的汽笛声,是那个年代最熟悉的旋律。

  据《广东省志·船舶工业志》记载,1954年3月,设在文昌沙的广协祥船厂被政府接收,改为国营江门船厂。当时,工场设备十分简陋,只能做一些小型的农用小艇、运输木船、渔船等,以供应周边水乡百姓使用。

  改革开放激活了中国经济,船舶制造业迎来了春天。上世纪80年代,江门船厂进入生产高峰期,制造了大量铁船、工程船、运输船等不同用途的船舶,出口到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是创造外汇的大户。

  “最巅峰的时候,船厂有1300多名工人,我们还造了一条97米的拖船,那是当时香港最大的拖船。”李贤章19岁进厂,在船厂工作了25年。“1997年,工人们在彻夜灯火通明的车间里,奋战了几天几夜,为庆祝香港回归而组成灯牌游行的船只进行装饰。”

  遗憾的是,受修建桥梁、河道狭窄、陆运逐渐取代水运等因素制约,江门船厂经营效益不甚理想。1999年,船厂被收购、改制,几经波折后走向衰落。随着大部分设备的撤离,曾经热火朝天的船厂只剩下一具“空壳”,部分建筑物自然损坏,欠缺管理人员,厂区年久失修、杂草丛生。

  2016年,江门船厂迎来全新转折点——“三旧”改造拉开序幕,引入社会资本,对船厂实行自主整体改造。短短一年,旧貌换新颜,船厂雕像和水塔仍然保存着,成为备受青睐的摄影基地;老式的船坞、仓库等建筑被改造为多元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船厂附近还开辟了绿道与公园,新建了船厂户外博物馆。江门船厂,正在以另一种方式焕发着盎然的新机。

  “你看,那个烟囱,当年是用来打铁抽气的,我刚进厂的时候就在那里……”穿梭在旧厂区间,李贤章东瞅瞅、西望望,眼圈有些湿润。“这里还有以前的老照片,都是我认识的老熟人。”讲起跟船厂有关的一切,李贤章总有说不完的话。“现在的变化真的很大,环境更美了。”

  在江门纸厂至船厂段的“四道贯通”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得益于社会资本的参与,船厂遗址项目的升级改造可在今年10月底完成。”江海区住建局城建科科长黎国江说。按规划,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为江海区的文化地标,在升级改造船厂遗址单体的基础上,引入商业元素,如餐饮小吃、艺术空间,形成主题性的工业体验区。

  见证观察

  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张国雄:江门侨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走进五邑大学“功德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逾10米的展板。每一个曾向学校捐赠过的人士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从几十元到几千万元,一个个数字的背后,隐藏着令人动容的侨乡文化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江门在文化发展上取得的最大成就,莫过于成立塑造了‘中国第一侨乡’的城市形象。”在五邑大学原副校长、资深侨文化专家张国雄看来,江门海外乡亲遍布全球,本身具备丰富的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侨文化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立足“中国第一侨乡”的城市定位,江门成功地将自身的侨文化资源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城市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这70年来,江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五邑大学的诞生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张国雄看来,江门大力发展侨文化,强化了海外五邑乡亲对侨乡的认同度,推动海外华侨集腋成裘、群策群力,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建立了五邑地区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从某种意义上看,五邑大学的设立堪称江门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也慢慢发展成为侨乡对外联系的一个窗口。”张国雄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五邑乡亲回到家乡捐资办学,江门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都逐步完善,五邑地区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在这段时期,除了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类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纷纷在五邑大地上涌现,其建设背后都离不开数百万海外乡亲的支持。其中,2001年开平提出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门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成为侨乡文化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张国雄回忆,上述两件大事在当时五邑地区引起强烈反响,进而推动了社会各界深入思考:江门应如何认识自身的文化资源?如何充分发挥侨文化的优势?“200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魅力城市评选,副省级以下的地级市都可以参评。在这一次评选中,江门第一次走上国家平台,‘中国第一侨乡’的城市品牌从此广为人知,成为五邑地区最具辨识度的标签。”

  此后,侨文化还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张国雄说,在我国推动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过程中,江门同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发现,全国16万件侨批档案中,福建只有1万件,其余15万件都是来自广东地区,其中仅江门就独自贡献了5万多件。”

  围绕“中国第一侨乡”这个金字品牌,江门文化发展日新月异,并于2017年成为省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目前,广东省有关部门正准备推荐江门申报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展望未来,张国雄信心满满,“侨乡未来发展一定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