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在香港将军澳香岛中学飘扬了70年

中新社香港9月27日电 题:五星红旗,在香港将军澳香岛中学飘扬了70年
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 唐贵江
在香港调景岭、将军澳一带,密布着多所学校。出调景岭地铁后不久抬眼就可以看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一所学校的楼顶迎风飘扬,教学楼外墙的淡蓝色立面上,是两行清晰的校名:将军澳香岛中学。
“我们学校是新中国成立时香港最早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之一,而且这第一批学校为数着实不多。”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对中新社记者说:“升国旗早已成为我们一个基本的惯例规范和爱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形式与内容。70年来,五星红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中新社记者在该校校史馆内追寻这所学校的初心。校史显示,1946年春天,吴炳昌、潘比薇、杨夷等校董会七名成员,在兴办爱国进步教育的目标下,在九龙窝打老道72号办起了新型的香岛中学,并聘请卢动为第一任校长。
建校初期,创业艰难,该校鲜明的办学宗旨获得社会有识之士支持。两周年校庆时,在港的知名学者郭沬若以家长身份出席全校恳亲会并作演讲,号召大家支持香岛中学。
建校两周年时,该校出版《中小学民主教育探索》,总结建校以来的民主教育的初步经验,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良好品德,并以此迎接祖国的全面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香岛中学随即升起五星红旗。
“我和学校一些资深的教育工作者聊起以前是怎样升国旗的,当然不可能像现在的升旗礼一般规范,主要凭自己的‘无师自通’。”邓飞说:“香港土地紧张,校园一般都比较小,要到楼顶去升,旗杆就不能太长,否则就有点危险。那个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困难需要克服,但必须要把五星红旗给升上去,然后就让同学行注目礼。”
邓飞回忆起一些资深员工给他提及过的当年升旗感受:“第一次升国旗,那是大家在分享新中国成立的开心和喜悦,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但大家只能在殖民统治之下去体会这份喜悦,情感上是很纠结、很复杂的。事实上我们要去推动爱国教育要面对非常多的困难。”
香岛中学升起的五星红旗引起了港英当局的注意,首任校长卢动因在学校推行升挂国旗、唱国歌,于1950年初被港英当局无理驱逐出境。
1956年10月香港发生的暴乱中,该校的正、分校均遭破坏,正校校舍被焚毁。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该校董事长吴炳昌,勉励学校全体师生“再接再厉”。在祖国人民、港澳及海外各界爱国同胞捐款支援下,该校正校迅速修复使用。
在这些峥嵘岁月里,学校的五星红旗依旧在顽强地飘扬。
“那个时候升国旗同时要奏放国歌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扩音效果要人人都听到是不容易的。现在看起来,以前升国旗会有‘山寨’的感觉。但正因为这么‘山寨’,我们都坚持下来,变成一种传统、变成学校规范,才显得弥足珍贵。”邓飞说。
“在一些重大隆重的场合进行升国旗和奏唱国歌的仪式,在我们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看来都已经深入骨髓了,这是应有之意、理所当然的事。对自己国家的国旗、国歌要有起码的尊重,没有讨论的余地。如果觉得这个东西还要讨论,其实已经反映了这种信念不稳定,甚至在动摇。”邓飞说:“尤其在‘九七回归’前,这些规范都是在没有相关立法规范的前提下,学校自己凭着教育的理念摸索出来的。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直至今天,尤其在香港社会动荡的当下,这份坚持更有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