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中国广西侨港的“十二时辰”

2019年10月01日 1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新中国70年)中国广西侨港的“十二时辰”

  中新社北海10月1日电 题:中国广西侨港的“十二时辰”

  作者 杨强 翟李强

  10月1日早晨,广西北海市侨港镇慢慢热闹起来。在隆隆的船机声中,出海的渔船带回来品种繁多的新鲜渔获,码头上渔民和商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一辆辆载满北部湾海产品的货车从这里绝尘而去。

  这是侨港镇一个普通的早晨,每天周而复始:随着时间近午,渔港边上的海滩和越南风情街会越来越热闹,操着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语言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惬意地享受着阳光、沙滩、海浪和美食。这种热闹,会一直持续至次日凌晨。

  这样一个普通的侨港“十二时辰”,在70岁的卢德华眼中,却又并不普通。卢德华见证了侨港的“前世今生”:20世纪70年代末,20万难侨扶老携幼从海上或陆地进入中国,形成了20世纪最大的印支难民潮。卢德华是其中一员。1978年4月,卢德华夫妇带着4个孩子从越南广宁省摇着一艘小渔船飘过茫茫北部湾海域,成为最早一批进入广西北海的难侨。

  40年过去,侨港在一片荒滩上,建成了安置7700多名难侨的华侨渔业公社,再后来变成侨港镇。这个中国面积极小的镇,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印支难民集中安置点,逐渐从荒凉贫困走向富足富裕,成为全国重要的渔业交易港口。

  在这个早晨,与共和国同龄的卢德华并没有着急去港口或者鱼市。一大早,他赶到镇上的渔民服务中心,和其他归侨、侨眷一道收看国庆盛典的电视直播。

  “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我们这些归难侨深感自豪和幸福。”看着电视画面上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卢德华感慨不已。

  得益于华侨渔业公社的特殊政策,卢德华一家在上世纪80年代陆续置办了三艘小木船,两艘机动船,一艘40多米长的灯光船。

  如今,难侨渔民当年的300多艘小渔船,已发展到上千艘大渔船,每年鱼货交易量30多万吨,总产值23亿元(人民币,下同);这里2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量20万吨,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东盟。2018年底,侨港镇农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改变的远不止这些。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巨资实施归难侨棚户区改造工程,并致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异域风情海洋特色小镇,一个融旅游、娱乐、海洋产业于一体的新侨港展现在世人面前。2018年,侨港镇接待中外游客35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亿元。滨海风情旅游成为这个小镇继渔业之后的第二张“金字招牌”。

  进入2019年,当地官方提出打造“陆上侨港、海上侨港、海外侨港”的新构想。根据规划,“陆上侨港”将打造小吃一条街、酒吧一条街、购物一条街和民宿一条街,带动侨港旅游实现质的飞跃;“海上侨港”要把侨港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海上运动基地;“海外侨港”则是发挥侨港人在海外的人脉资源,动员更多的力量回乡回国参加建设,同时利用现有资源往海外发展养殖、远洋捕捞、海产品加工等产业,帮助侨港渔民走出去,寻找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官方的发展计划给卢德华的后代们带来了与父辈们不一样的新梦想,不少人从海里上岸走上从事旅游事业的道路。距离卢德华家不远的地方,一条充满时尚元素的越南美食风情街成为连接侨港镇白天与黑夜的旅游新地标。

  现在,卢德华已经习惯了这个“侨港十二时辰”的生活模式。(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