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乡村善治的“晋江试验”

2020年07月31日 15:10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村民参与义务劳动
村民参与义务劳动

  乡村善治的“晋江试验”

  □本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陈江钊 文/图

  近年来,晋江市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性创新思维,全面开展乡村善治试验,因地制宜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2019年12月,晋江市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是我省入选的三地之一。

  解决“干部说不清,群众看不懂”

  “我们村注册的仓储公司营业执照批下来了!”23日,晋江市唐厝村的文书唐庆平兴奋地告诉村支书唐太强。这是唐厝村收回村口长期被占用地块后,处置经营的一大进展,全村瞩目。

  唐厝村位于晋江与泉州相接的池店镇,在主干道凤池路边。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唐厝村成为物流仓储的优选地。这个户籍人口只有1900人的村子,外来人口超过1万人,有大小超市60多家。亦因此,村口有60多亩集体土地被长期低成本占用。寸土寸金的地方,3年租金只有20万元,村集体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很多村民看在眼里,怨在心里。

  2017年5月,唐厝村在充分征求民意后,决定收回这些集体土地。涉及8家经营户,占用最短的时间也有10年……回收难度可想而知。“这是全村村民的呼声,我们干起来也理直气壮。”唐太强说,整个回收、处置、再开发经营的过程,每一步都要做到公开公正,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收回后,5亩建菜市场、29亩建物流园……每一步进展都在村党务公开栏上公开,并发布在“一户一人”微信群里。6月28日,唐厝村按照晋江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的要求,在微信公众号及村务公开栏上公示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结果报告。

  “公开公示,让村民心里有数,干部做事不孤独,推进起来就很快。”唐太强说,执照批下来了,等到土地等手续办好,1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就可以动建,建成后每年收入20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翻两番不是问题。

  “干部说不清,群众看不懂。”针对村级资产管理、村级财务运行这一治理的“痛点”,晋江市创新农村三资管理“一网通办”机制,推行村级财务集中网上管理,集体资产资源网上公开。在全省率先启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共享平台,包括资产管理、股权交易、资产交易、财务监督、信用警示等5个模块,涵盖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智能化监管。记者在系统中看到,平台财务模块分别设立村(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组和村属投资公司4个平行账套,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信息和成员信息数据化管理,迈出了“村经分离”改革的关键一步。

  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友加表示,将集体“三资”情况“晒”在阳光下,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村级财务公开不及时、不透明,集体资源资产出租处置不规范等问题,从而为乡村规范治理打下基础。据了解,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晋江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信访件总量下降68%。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晋江市还试点开展村级财务资金网上报支,探索“手机报支、线上审批、电子对账”的模式,形成村级财务收支结算的“闭合圈”。

  已经当了20年村干部的唐太强深有感触地说,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加上村级集体资产信息的公开,不仅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更拉近了干群关系。村干部做事就在于一个“公”字,村民真正看到你公正了,村子治理起来就顺了。

  解决“干部拼命干,群众叉手看”

  走进磁灶镇东山村,宽阔整洁的道路旁,一栋栋红屋顶的三层小洋楼整齐排列,封闭式管理仿佛城市的别墅区……

  “这是我们三期的旧村改造。”东山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张谋独告诉记者,道路的另一侧是二期旧村改造,外墙瓷砖颜色不同,却可以看到统一规划建设的痕迹,一层都是店面,朝向统一。

  看着眼前规划有序、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很难想象出这是一个曾经的空壳薄弱村。1996年,村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村集体收入为零;2003年,全村还看不到一栋三层楼。

  “经过入户走访、商谈,发现村民最关注的焦点,一是‘口袋有钱’,首先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二是‘住得好点’,解决旧村改造重建的问题。”张谋独说。1998年开始建设东山陶瓷建材市场;1999年开始控制村民自建房,制定村庄建设规划。2003年开始旧村改造……在村庄发展过程当中,肇始于2000年的村务决策听证制度也逐渐完善成为“民意问策、两委商策、支部议策、集体决策、村民督策”的民主协商“五策”工作法。60多个村民党员代表定期入户走访,每月开会一次,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85%以上村民代表无记名投票同意,投票全程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靠着“村民拍板,村干部做事”,很多难题迎刃而解。扩建建材市场,需要动迁270多座墓地,东山村做成了;三期旧村改造,涉及家家户户,搞定了;移风易俗,传统的普度节已经改办了九届的新式文化节……

  靠着民主协商、全民参与,“东山”真的实现了“再起”。东山陶瓷建材市场现有店面1000多间,已经发展成为泉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二级建材集散地,85%的村民从事建材销售,15%从事运输装卸,2019年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村民口袋鼓起来了。三期旧村改造完成,村民100%住上了新房,人均住房面积从不足9平方米提高到110平方米。

  “乡村治理关键是要实实在在解决百姓心中的疑惑,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引导焕发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真正让全体村民成为自治主体。”李友加说。

  近年来,晋江市着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在党建引领下推进基层议事协商机制,切实解决“干部拼命干,群众叉手”看的难题。通过引导人人参与,让“看人干”变成“我要干”“一起干”,重点化解农村面临的用地建房、产权改革、家庭邻里、移风易俗、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换届选举等复杂问题,让群众尝到了民主协商的“甜头”,真正做到乡村共建发展共享。

  解决“服务跟不上,管理没人听”

  “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办理各种证件证明,缴交各种费用。”在东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支书张谋独说,党代表工作室就开设在服务中心一侧,村民需要村里签字办证明的,他马上就可以现场办公,村民不用跑两个地方。

  东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是晋江市首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2009年,东山村在全省率先探索整合农村“七大员”,实现了村级社区网格化管理。村里有个人尽皆知的服务热线“#88”,为东山村民提供全面、快速、便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其中包括便民服务、治安联防、突发事件、纠纷调解、社工服务、居家养老、妇女维权等。”村主干张谋禁说,村里11个主干做了明确分工,职务明细、联系方式上墙,村民有事要找谁、怎么找一目了然。

  晋江市在全省率先构建“一个中心、若干网格”村级运行机制,形成“15分钟服务圈”。目前,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在晋江395个村社实现了全覆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服务元素越来越重要,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村级治理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经常会出现“服务跟不上,管理没人听”的情况。内坑镇黎山村通过积分奖励,引导村民自觉投入服务乡村振兴的办法,让人耳目一新。试行的积分奖励办法规定,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支部和村级活动、志愿服务、村规民约的执行,以及本村学生军人受到表彰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积分不仅可以作为村民入党和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还可以在小程序中的网上积分商城兑换相应商品。

  “此举是为了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调动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志愿服务及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新上任不久的“80后”村支书张蓬杰告诉记者。

  “要逐步引导村级组织的理念转变,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李友加表示,下一步晋江市将结合实际,导入“共享创业”理念,实施“乡村共享驿站”项目建设,整合普惠金融、农产品出村入城、中介服务等资源,借助网格化治理模式将民生服务延伸到村到户,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功能互补,扩展村一级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服务范围,建成后预计每个驿站可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5万至10万元,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