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2020年08月25日 16:2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用“新”扮靓棠下

  “棠下确实变了,更干净了,也更漂亮了!”道路更宽敞,绿植更多,市场更干净,街巷更整洁了……常年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生活的本地居民李阿姨对这里的变化有着深刻体会。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让棠下发生由表及里的蝶变。近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发《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其中,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成功入榜。包括棠下镇在内的2299个乡镇(县城)在加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卫生管理,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和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整体卫生水平达到要求。

  民生连着民心。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是棠下镇委、政府为提高人民福祉提出的奋斗目标。在蓬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区驻点领导的强力督导下,棠下镇以蓬江区委、区政府实施八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推动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立健全市容环卫监督机制,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通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棠下不仅提高了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有力促进城市卫生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经测评,群众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5%。

  新面貌

  累计投入4425万元推动基建

  创卫是一场攻坚战,需要凝聚和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奋战。对此,棠下镇委、镇政府制定了《棠下镇爱国卫生工作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下发《棠下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方案》,对全镇创卫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强卫生创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同时挂帅的卫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委书记担任总指挥,镇长任组长,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在组织领导下,城镇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垃圾中转站的设施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环境也更好了。”在棠下镇兴隆路上的垃圾中转站里,管理员周国荣正和同事处理刚刚收集到的一车垃圾。这是棠下去年完成升级改造的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后的垃圾中转站方便、快捷、干净、卫生,每日可处理120吨生活垃圾。

  垃圾中转站运走的是垃圾,“转”出的是城镇的干净、美丽。为配合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棠下累计投入4425万元,推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再上新台阶,建成区内市政卫生基础设施承载功能配套日益完善。

  其中,棠下三年来共投入经费3000多万元提升环卫设施的配套水平,包括建成区按二类建设标准升级改造6座公厕,新建和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共3个,建造12个村级密闭式垃圾中转站,购置保洁车辆机械设备共113辆等。

  群众关心什么、什么反映最强烈,棠下就重点提升什么。改善城镇居民出行条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之一。近两年来,棠下投入了696万元用于市政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良溪大亨村村道、五洞积溪村村道、五洞佛坑村村道、虎岭紫兰村村道与江门大道多个出入口连接线等道路综合升级改造。良溪大亨村村道升级改造后,路面宽阔、优美整洁,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全镇多条主干道路面整修,配置环卫设施,重新铺设沥青路面,并绘制指示标线,道路两侧人行道花砖重新铺设更换。

  此外,棠下还重点整治周边农村、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环境。以整治环境卫生为切入口,棠下已经创建16条省、市卫生村(行政村),累计投入670余万元对2个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

  新管理

  建立健全镇容环境保洁管理责任制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创卫不是“一股风”。棠下创卫正不断从行政强力推动向制度保障运行转变,由“突击型”治理向“长效型”管理转变。

  在棠下镇中心商贸街市场,经营一家猪肉档的黎素贤正在收拾摊档,准备开始营业。黎素贤在市场内经营了8年,由于文明经营得到加分进入红榜,每次调整铺位时黎素贤都能拿到自己心仪的铺位,还有一些租金优惠。“市场管得好,环境卫生好,生意也好了,我们经营越来越安心。”黎素贤说。

  市场负责人简志强介绍,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市场设置经营红黑榜,讲卫生重诚信的经营户可以获得加分,环境管理差的经营户将会被扣分,连续多次扣分不达标的经营户还会被劝退离场。同时,市场配备专职保洁员,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制度。

  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背后,是制度的保障。为加强制度建设,棠下制定《棠下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棠下镇公共卫生工作制度》等,城管和工商部门采取联合执法、采取不定时巡查、定点守候管理等方式,重点对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开展综合整治行动,三年来取缔占道经营行为18654宗,查处违反环境卫生行为37宗,确保镇容环境秩序良好。

  与此同时,棠下建立健全镇容环境保洁管理责任制,保洁人员实行定时间、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定地段“五定”责任制,镇区主要街道实行16小时保洁,确保保洁效果。针对建筑工地泥头车扬尘洒落的问题,公安、交通、建设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从严规范管理,防止运载物料撒漏,污染镇区环境,扎实推进全镇创卫工作。

  针对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难的问题,棠下理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的长效保洁运行机制,强化各村(社区)的卫生巡查和监管,落实门前“三包”管理措施,延长保洁时间,确保村(社区)各责任区域环境卫生整洁干净。

  新风尚

  全民参与卫生创建养成文明习惯

  “遵纪守法,爱护家园;家庭和睦,爱幼敬老……”在保利中宇花园小区,小区文明公约深入人心,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最近,我们举办了一些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业主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很积极参与自觉做好分类。”小区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王莹告诉笔者。对小区这几年来的变化,小区居民糖糖感受很深:“小区道路很干净,大家停车也很自觉规范,居住环境也越来越舒服,所以我们都很愿意参与小区的活动。”

  居民的自觉参与,是棠下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重要推动力量。棠下全镇26个村(社区)在辖区内的集贸市场、主干道路、陈垣广场、棠下公园等重点公众场所,均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根据不同季节和传染病防治需要刊登不同内容除害防病知识,向广大居民群众普及卫生常识。在宣传健康知识的同时,棠下还推进村(社区)绿色发展,全面完成公园升级工程,全镇共建成、改造村(社区)公园38个。

  棠下还全面开展健康教育。自启动创建国家卫生镇以来,棠下镇委、镇政府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健康教育组织体制,由一名镇党委任领导小组长,各村(社区)、学校和棠下卫生院都配备有专(兼)职健教人员,做到有机构、有网络、有经费、有方案。充分发挥“四大平台”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棠下卫生院、中小学校、厂企和各村(社区),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职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棠下共派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5万多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生健康教育课本配备率达到100%,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9%。经测评,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8.3%,各行业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4%。

  在全镇群众的支持下,棠下还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完善传染病防治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抓好饮用水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加强了镇村(社区)环境卫生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 戴惠甜 通讯员 赵艳卿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