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泰国出版书中发现惠阳侨批,距今近80年

2020年09月07日 10:40   来源:惠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泰国出版书中发现惠阳侨批,距今近80年

  惠阳区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侨胞众多,更是出现了“吉隆坡王”叶亚来这样著名的华侨领袖,华侨文化资源丰富。然而,侨批——这种反映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联系的历史见证在惠阳却鲜有发现。近日,我市作家、民间华侨文化研究者罗东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找到了一件惠阳侨批的实物照片,填补了惠阳侨批研究的一项空白,为研究惠阳华侨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多散落在侨属侨眷家中,保存相当稀少

  在惠阳淡水老城太和街,有一幢三层楼的青砖瓦房,这是泰益宝号杂货店旧址。100多年前,这里开始成为老淡水人下南洋后与淡水亲人通信汇兑的驿站。现在已成为一间经营中草药的店铺,它见证了惠阳华侨文化的历史变迁。

  据介绍,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广东、福建与海南三省是我国的著名侨乡。华侨先辈们为生活所迫或为逃避战乱谋求生存,冒险泛海南渡、前往东南亚及其他国家。他们奋斗拼搏、朴实守信,并将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由于三地侨胞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过去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主要是经由“水客”“客头”及海内外的侨批馆递送。这种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赡家汇款暨平安家书,就叫做“番批”或“银信”。福建方言、广东潮汕话和梅县客家话称“信”为“批”,这些汇款或家书也称为侨批。

  据有关资料记载,侨批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叶,后来侨批的递送逐步发展为信局借助于邮政而进行,启用侨批专用邮戳。各个时期的侨批反映了清代、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各阶层最草根的生活场景和发自内心的真实心境记录。

  目前,侨批文物多散落在千家万户的侨属侨眷家中,能保存至今的已相当稀少。

  多年研究华侨文化,一直找寻惠阳侨批

  作家罗东定居惠阳多年,喜欢研究华侨文化。近几年,为了发掘惠阳的华侨历史文化,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华侨文化研究上。除了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和寻找有关华侨的书籍和历史资料外,他还抢救性采访了不少健在的归国华侨,记录下他们的传奇经历和人生故事。此外,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华侨文化,罗东还曾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探访当地的华侨博物馆,了解当年的华侨在国外的生活状况,详细搜集有关华侨文化的资料。

  但在收集和研究华侨文化的过程中,罗东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找到一件惠阳侨批实物。“惠阳是著名的侨乡,按理应该有侨批的实物资料。”于是,罗东翻阅了《见证侨史》《侨批档案》等大量侨批书籍,都没有一点收获。甚至,他还向国内侨批收藏专家求援,也空手而归。“以至于在侨批研究中,有人对惠阳是否有侨批提出了质疑。”

  罗东没有放弃,他坚信,惠阳一定有侨批!他不停地购买有关侨批的书籍,国内的书籍找不到,他就把目光转到国外出版的书籍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近日在泰国泰华进出口商会出版的《东南亚华人与侨批》一书中,发现了一件惠阳的侨批。

  记者看到,这是一件由惠阳1941年12月16日经广州寄往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华侨汇款回批,盖有广州1942年1月5日日戳,距今将近80年。这件回批记录了一段汇款历史:在马来西亚梹城的叶芳通过梹城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将款贰拾元汇到家乡惠阳,收银人是一位姓邓的人。该人收到汇款后,就通过“惠阳邮政储金”写了回批寄到马来西亚叶芳,告知收到情况。

  罗东认为,这件侨批实物图片的发现,为研究惠阳华侨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不过遗憾的是,罗东至今没有获得一件真正的惠阳侨批。未来,他会花更多精力去搜寻惠阳的侨批实物。

  延伸阅读

  侨批产生到终结历经150年 已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广东是我国第一大侨乡,广东人移民海外历史久远、人数众多、遍及世界各地。他们辛勤劳作,艰苦拼搏,克勤克俭,并积极寻求与家乡亲人联系的方式和途径,将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捎带回乡,或尽赡养父母妻儿及家人义务,或实现发展家族愿望,或扶贫济困,或捐资家乡公益事业,或资助国家抵御外敌侵略。起初,侨批是托同乡捎带回国的,后来由于侨批数量不断增多,于是出现了专门为华侨华人传带银信的职业经营者——水客。

  随着海外华侨华人和侨批件的日益增加,尤其是大宗批件的出现,专门经营批信的机构-——侨批局(也称批局、批信局、银信局等)应运而生。之后,侨批的递送逐步发展为批局借助于邮政而进行。20世纪70年代,侨批业务全部归入国家银行,侨批的汇款功能由中国银行接替,而其交流情感之功能则由发达的电信及邮政局所替代,侨批宣告完成其历史使命,其产生、发展、终结,共历经了150多年。2013年6月,侨批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使广东实现了世界记忆遗产零的突破。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