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潮州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2020年09月10日 16:2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千年古城 产业新生

  潮州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传统陶瓷“变身”光纤陶瓷插芯,成为建设5G机房的关键部件;精美潮绣融入现代技术及时尚理念,形成走向世界的婚纱礼服产业。眼下的凤城里,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快速运转、一个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一座座“智能工厂”改造升级、一个个产业园区集聚动能……一座千年古城,一些新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潮州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奏响城市发展最强音。

  “只要找准发展路径,传统产业照样有春天。”潮州市委书记李雅林表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越是困难越要坚持创新驱动,潮州要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举措,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新产业培育发展。

  特色产业彰显经济魅力

  历经时代变迁,潮州逐步形成了陶瓷、食品、服装、电子、塑料、不锈钢制品、包装印刷、水族机电等八大传统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产业的发展,几乎成就一部潮州经济发展史,创造了许多“国内第一”“省内第一”的辉煌成绩。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目前,潮州市是全球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婚纱礼服生产集聚地,并将“中国瓷都”“中国婚纱礼服名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多个“国字号”招牌收入囊中,还涌现出三环、凯普、松发等多个“单打冠军”,彰显出潮州产业的独特魅力。

  放眼潮州,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蓬勃兴起:以枫溪区为龙头的陶瓷生产基地,以潮安区庵埠镇为中心的食品生产基地,以湘桥区为中心的婚纱礼服等服装生产基地,以潮安区彩塘镇为中心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以饶平县黄冈镇为聚集区的水族机电生产基地……

  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潮州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必由之路,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是战胜重大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为此,潮州市发挥产业之特、资源之特、人文之特等优势,扎实推进 “1+5+2”工作部署和“六大工程”建设,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无论是“1+5+2”工作部署,还是“六大工程”建设,产业转型升级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今年初,潮州提出在制造业方面将打造“1+4+1”工程,即1个世界级的陶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食品、服装、印刷包装、不锈钢等4个国内位居前茅的产业集群,1个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卫浴制造基地。李雅林表示,潮州制造业要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找准路径,重点攻坚,实现由要素驱动向要素创新双驱动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低端制造向品质制造转变,迎接潮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明媚春天。

  潮州享有“中国瓷都”美誉,陶瓷产业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潮州拥有各类陶瓷生产企业5000余家,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卫生陶瓷年产销量分别约占全国的25%、25%和40%,出口量分别约占全国的30%、40%和55%,均居全国首位。潮州三环集团的光通信用陶瓷插芯、电阻器用陶瓷基体、氧化铝陶瓷基板产销量分别占全球70%、55%、50%以上,均居全球首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8月份,潮州市出台《潮州市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为打造“世界级的陶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路径图”。围绕目标,潮州将用3—5年的努力,壮大陶瓷产业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到2025年底工业总产值达到千亿元级,规上陶瓷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亿元企业300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创新发展打造“智慧工厂”

  在势不可挡的发展浪潮中,潮州企业主动走在前沿,从“制造”迈向“智造”。

  无需石膏砌块模具,5条全自动陶瓷生产线将一块块瓷泥“变身”成一个个碗碟;省去人工贴花的繁琐流程,40多台“机械手”直接在陶瓷坯体印上各式花纹……在潮安区皓强瓷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日用瓷生产线、无纸化转移印花机等设备,让陶瓷生产实现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

  而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5G+边缘云VR智慧工厂”,则让客户无需抵达生产车间,戴上VR眼镜就可以身临其境。当前,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潮州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潮州引导企业加快生产工艺革新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推动企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打造一批“数字车间”“智慧工厂”。

  在翔华科技8万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内,拥有100多台套现代化生产设备,三条全自动电脑隧道窑等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48万件(套)以上。在翔华科技每个产品身上,都贴有一个“身份证”条形码。这是企业为产品建立的“可追溯性”产品质量档案,通过信息系统,从注浆成型到产品检验各道工序,都找得到“第一负责人”,以此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推行每道工序零缺陷的奖励措施,促进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

  今年8月份,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智能通信终端用新型陶瓷背板产业化)建设项目正式投产。走进该企业新厂区的现代化大车间,两千多台套机床设备和多条生产线正在运转。“一期主要生产手机陶瓷背板,满足国内知名手机厂商的需要,预计每月产值可超过1亿元。”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三环集团新厂区主要应用于手机陶瓷结构件、智能穿戴陶瓷结构件生产,将建设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基地。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是潮州市“六大工程”重点项目。今年潮州市实施的“六大工程”中,涉及传统产业升级工程共26个项目,投资规模超79.9亿元,计划依托陶瓷、食品、婚纱礼服等制造业基础,大力实施智能化生产应用推广“一揽子”政策措施,引导支持鼓励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全力促进制造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为传统产业突出重围提供转型升级新路径。

  目前,潮州市正充分发挥三环集团、皓明陶瓷科技、翔华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工业生产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去年以来,潮州市累计新增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近4000台(套)。

  优化平台蓄能发展动力

  在潮州,园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三环集团、创佳集团、响石数码、凯普生物……一个个潮州知名高技术龙头企业在凤泉湖高新区聚集。作为潮州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区,凤泉湖高新区已形成了以数字视听为特色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以新型金属质感材料和功能陶瓷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以陶瓷文化和婚纱文化为特色的创意设计产业。这些独特的园区产业特色,正是潮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在潮安区,高铁新城核心区、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和大岭山产业园三大平台,构筑起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擦亮“老字号”招牌。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内,以皓明科技为代表的高科技陶瓷制造产业,以笑咪咪、新乐等为代表的食品制造,以宝佳丽为代表的原材料制造,以胜大为代表的机械制造等已经成为园区的特色产业。这里,将成为释放潮安区特色产业发展活动的触发器,预计3至5年内园区将培育出3至5家年产值10亿元左右的优质企业。

  2019年,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一园六区”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3亿元,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6.9%,全口径税收额约9.7亿元。依托区位、港口、交通等突出优势,“一园六区”正以大平台吸引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不断吸聚百亿级资源。

  李雅林认为,潮州人多地少,产业园区发展不能搞“摊大饼”,要最大限度走发展工业地产的路子,把立体空间建起来,提高亩均产值指标。9月份,在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饶平(樟溪)低碳工业分园内,建潮饶平(樟溪)工业物业项目正稳步推进中。这是潮州市首个动工的大型工业地产项目,总投资约1.41亿元,预计今年下半年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而大岭山产业园也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工业地产项目,用地约234亩,共有34栋大楼。企业可根据需求,对单层面积1000-2000平方米不等的户型厂房进行选择。

  目前,潮州市工业地产项目已达7个,其中建成1个,已供地4个,预计7个项目将建成200多万平方米工业楼宇,可吸引入驻中小企业超600家。

  除了硬件上的平台支撑,更有软件的政策支持。去年以来,潮州市先后出台了《潮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促进潮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化应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潮州市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观察

  抓住转型升级

  “牛鼻子”

  做大做强五大产业集群

  产业转型升级是壮大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潮州面临的紧迫任务。李雅林表示,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工程”为抓手,立足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突破传统思维,转变落后模式,着力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千亿现代农业集群、千亿临海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应急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

  做强产业,首要是强攻工业制造业。潮州的八大支柱产业都是制造业,制造业是潮州发展的根基所在、动力所在、底气所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潮州企业多为家族式、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品牌意识较弱,转型升级意愿普遍不强。这些短板和困难,既是制约经济工作开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也是实施重点突破、做好经济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

  为此,潮州通过推进“1+5+2”工作和实施“六大工程”,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特别是在补强产业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如何走好制造业强市之路?李雅林指出,潮州将对标省委“打造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任务要求,树牢大抓产业理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通过强化创新“一个核心”、夯实平台和人才“两个支撑”、打造立柱、强链补链、品质“三个工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实力全面提升。

  不仅仅是制造业,拥有产业之特、资源之特、人文之特的潮州,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征程上,不断打好“特色经济牌”,推动一二三产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工业上,机器换人,推动“潮州制造”变身“潮州智造”;农业上,硬核科技引领着“汗水农业”迈向“智慧农业”;而在文旅服务业上,“文化+”的注入,促使这座“资源大市”朝着“经济强市”奔跑……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必要紧紧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严峻复杂,但只有审时度势、保持定力,毫不动摇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才能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而任何城市的发展,都需要实体经济与支柱产业的支撑。潮州“五大产业集群”的提出,也为潮州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及发力的重点。一产打造千亿级别的“现代农业”和“临海产业”集群上水平,二产狠抓“千亿陶瓷产业集群”为重点,三产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大发展。在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又培育和发展“应急产业集群”这个新兴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是潮州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去年底,潮州出台的《潮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这个重要的发展课题交出方向的“答卷”。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未来,潮州将用3至5年的努力,实现优势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提高经济质量,优化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策划:达海军 陈榆

  统筹:苏仕日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纪金娜 通讯员 詹学寿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