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潮州文化从何而来 走向何方?

2020年10月22日 10: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潮州文化从何而来 走向何方?

  编者按

  从历史走到现在,潮州文化一路在绽放。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从现在走向未来,潮州文化如何更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说,“潮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我们要很好地去研究她,去爱这个城市,呵护好她,建设好她。”

  很好地进行研究,是建设好的基础。那么,潮州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其精神内核和价值体系是什么?如何客观看待潮州文化?未来潮州文化应往哪去?系统性地研究、梳理好潮州文化成为当务之急,这也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潮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此,南方日报潮州新闻部与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策划,推出“千年文脉 论道潮州”大型重磅报道,走访多位专家学者,全面、系统、深度呈现潮州文化的方方面面,以期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潮州文化,并为潮州发展提供文化力量。

  对话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潮州文史专家 曾楚楠

  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院长 谢振泽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院长 陈海忠

  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胡朝举

  潮州文史学者 陈贤武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詹树荣

  策划:达海军 许利荣

  统筹:苏仕日

  采写:苏仕日 郑淼鑫 肖燕菁

  叶 彤 黄敏璇 方继虹

  出品:南方日报潮州新闻部

  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 潮州文化是什么?

  潮州文化覆盖潮语方言区,在全球有影响力

  南方日报:说到潮州文化,不少人会以为是在讲潮州市这个地级市的文化,您能说说什么是潮州文化吗?

  曾楚楠: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地域性分支,由讲潮语的民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是一种由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长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文化体系。

  晋唐以后,中华主流文化以闽文化和移民文化为中介,对当时的潮州地区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但早期的移民量少,相对于原住民而言,仍是弱势群体。他们要在异乡扎根,必须入乡随俗,为此本土文化得以保存延续。

  随着移民大量进入,加上以韩愈为代表的历代官员不遗余力地推行儒家思想教化,中华主流文化遂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但本土文化仍弦歌不辍。于是,潮州文化便呈现出农耕与海洋、移民与本土诸文化交织共存的、杂驳纷陈的独特格局。

  谢振泽:潮州文化是发祥于潮州、覆盖整个潮语方言区、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质、在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拥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族群文化。

  为何说发祥而不是发源呢?这是因为,潮州人主要是中原族群成建制地转移而来的,较好地保存和继承了中原文化的基因,落地到潮州后与本土文化、海外文化不断交流磨合,从而形成以说潮州话为分野的独立的、略带封闭的文化圈。一千多年来,这个文化圈长期的中心就是在潮州。

  潮州文化是一个泛地域概念。岭南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州文化。广府文化不是广州一家的,而是白话区域的文化;客家也不止是梅州一家的。所以,从行政区划来看,潮州文化囊括广义的潮州地区,即当今的潮汕地区,甚至涵盖了汕尾大部分,梅州的一小部分。这些文化都有比较清晰的界定——族群,即同根同脉同族的语言。

  潮人下南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海外移民壮举,其移民人口之多,涉及地域之广,移民时间跨度之长,在全世界尚属罕见。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六千万华侨,其中一千多万是潮籍,也有说两千万的。海外潮人将他们本乡本土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带到世界各地,也就将潮州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在东南亚尤甚,一些地方甚至比潮州更“潮州”。

  在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潮州这个地方的同时,潮州话却一度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是可以通行的,潮州人甚至在海外建立过好几个王朝,如郑信于1767年被拥立为泰国吞武里大帝,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潮州歌册、潮州陶瓷、潮州音乐等潮州文化不断向海外输出,沿着海丝之路,与海外文明交融发展。潮州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是独树一帜的,这种文化传播和文明交融,在中国的文化脉络里是少见的。

  潮州文化是动态开放体系,有三大文化来源

  南方日报:潮州文化的源头有哪些?

  陈海忠:潮州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在自成体系之后,由于潮人的迁徙,潮州文化向海外传播,同时吸收其他文化的因素,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发展而成。主要的来源是:

  一是土著文化。距今8000年的南澳象山文化是在潮汕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象山的古人类过着在海上捕捞采集鱼虾贝类的生活;距今6000-5500年,出现潮安陈桥文化,陈桥人已经能够打造石器和烧制陶器;距今约3400-2900年,出现饶平浮滨文化,浮滨人已经踏进了青铜文明的门槛,能够制作大型的陶器,继承了本地区原始人类的航海传统,发展了海上交通和贸易。唐代之后,中原人势力渐强,经陈元光平定“泉(州)潮(州)啸乱”之后,一部分土著汉化,另一部分西迁,是当代西南地区瑶族、壮族、侗族的一部分。汉化的土著族群,其文化融入潮州文化之中。潮汕先民民风彪悍,熟悉海洋,先秦时期已经掌握航海技术,富于冒险精神。当今潮州文化仍可观察到土著文化的遗存,如喜鱼生、狗肉。

  二是中原汉文化。秦汉以后,汉文化才对本地区有所影响;晋唐时期,汉文化的影响逐渐扩大,尤其是高宗武后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屡次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实际上是中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通过战争的形式不断地互相接触的过程。这场较量,经历了半个世纪才告一段落,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本地的民族融合,加速了汉文化在本地的传播。

  中原人迁移的线路是从福建进入潮州地区的。中原汉文化成为潮州文化的主流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首先是唐代韩愈被贬潮州,奠定了潮州文化的儒学底色。其次是宋代理学兴起,潮州官员大多来自福建,福建仕官在潮州兴办儒学,推动教育与学术发展,潮州遂有“海滨邹鲁”美誉。再次是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潮州是心学的重要传播地,有“潮州学派”之说,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念广为潮人接受,潮人讲求实际,注重实践的文化品格或许与此息息相关。

  三是近代南洋文化。潮人较大规模的海外拓展,开始于嘉靖万历年间,以吴平、林凤、林道乾为首领的几个潮州海寇商人集团,在明政府军事高压的逼迫下,出走东南亚,定居在菲律宾和暹罗,成为早期潮籍移民;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本地区向东南亚的第一次移民潮,18世纪的大米国际贸易使潮州与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暹罗)的交通有较大规模的发展,许多潮州人因此定居东南亚;1860年汕头开埠后到1949年,人口压力、地方动荡等因素造成潮汕人向东南亚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潮人大量过番东南亚地区,形成了海外潮人社会,逐步发展出海外潮人文化。同时,通过海外潮人网络,近代西方文化通过南洋地区,如基督教、建筑形式、语言等传入潮州,成为潮州文化的新内容。

  南方日报:“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体现了怎样的潮州文化?

  陈贤武:1860年汕头开埠以后,交通条件改善,潮人向东南亚移民的人数迅速增加,导致了海外潮人社会的生成。移居海外的潮人,以侨批为主要纽带,与原乡保持着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本地区社会慢慢转型为侨乡社会。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和移居海外侨民在家乡的地位上升,在商业活动里形成的商人文化行为和观念形态,不但流行于海外移民社会,也直接影响着本地区侨乡文化。在潮州人的文化观念中,本地与海外生活交融一体,大家一起生活在这样一个不能分割的以海洋为中心的地域网络之中。

  改革开放后,潮人乐于经商的传统观念又被唤醒。潮人新移民的足迹,除在世界继续发展外,更遍布全中国,潮人社团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成立。这些国内新移民也开始对本地区反哺:寄钱回家,让留在故乡的家人过上富足的日子;在捐款给宗族庙宇、学校医院、各种慈善事业的活动中,新移民的慷慨比起海外潮人,毫不逊色。这是侨乡传统的延续。同时,各地潮人社团,积极参与国际潮人网络的编织。

  在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全球化进程和文化多元观念影响下,1980年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应运而生,1981年11月19日在香港九龙举办第一届年会,每两年举行一届,至2019年已历二十届。通过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建立和发展,散居全世界的潮人,纳入一个互相联系的社团网络中,越来越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虽然是一个联谊性质的团体,却逐渐表现出重构“潮州人”群体的功能。这时的“潮州人”,已不再以地理学意义上的“潮州”为中心,更加自觉地认同于文化意义上的“潮州”。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