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加大引进新业态 文旅融合激发滨海城市新活力-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珠海加大引进新业态 文旅融合激发滨海城市新活力

2020年11月13日 10:3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情侣路望海、斗门住民宿、横琴游长隆,珠海加大引进新业态 文旅融合激发滨海城市新活力

  珠海,踞南海之滨、领珠江之浦,东环香港、南毗澳门,独特的区位使其多次成为连通内外的重要窗口。

  从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华侨领袖陈芳,珠海向来是连通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

  从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率先面向世界,到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成为内地唯一连接港澳的城市,向洋的珠海始终以开放为圭臬。

  居诸不息,寒暑推移。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珠海正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推进打造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情侣路望海、斗门住民宿、横琴游长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珠海力推“旅游+文化”,这座小而美的浪漫之都,未来可期。

  ●南方日报记者 李文轩 胡钰衎 何雪峰

  文化+旅游 现代融入历史 创新激活古镇

  北倚凤凰山峦,南面南中国海,坐落在珠海高新区的唐家湾镇是我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成功申报历史文化名镇的古镇,被誉为“与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国海第一湾”。

  这里,走出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清华大学创始人、首任校长唐国安,粤剧界一代编剧宗师唐涤生……

  正逢其时,也逢其地,他们打开眼界,重新找寻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定位,开展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化救国。

  如果说,近代史中的珠海是民族意识觉醒与文化觉醒的先发地,那么如今的珠海正在重新整理这段历史,从中发掘新文化,形成新业态。

  去年3月始,面积约1.28平方公里的唐家湾正围蔽整修,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给原先古朴清幽的古镇风情增添了一抹活力,道路改造、水涝整治让小镇居民对其未来多了一份期待。

  根据规划,珠海高新区将以唐家湾为核心资源,以古驿道为纽带,整合开发若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沿线及周边的红色革命遗址。

  未来,古镇在已有的村史馆、名人故居基础上,一批唐家湾历史文化场馆将逐步开放,文化遗产游径、特色民宿民居、创意文创产品……现代融入历史,创新激活古镇,文旅融合让唐家湾的开放传统被继承、发扬,焕发新的生机。

  不仅在唐家湾,近年来,珠海加大引进多元文化旅游新业态,与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相结合,促进文旅共兴。

  “在主推的十大旅游线路中,有五条线路均与文化有关,而斗门区十大文化名片中,有五项与文化遗产有关。”珠海市文广旅体局文物科工作人员陶俪说,文旅融合也让越来越多青年创业者留在这里。

  80后留法硕士何觅晨原先是澳门一家上市公司的开发总监,一次偶然带澳门客商考察珠海乡村的机会,让何觅晨看到了商机,找到了梦想。他毅然辞职来到斗门旧街,打造了自己心目中的民宿品牌“里苑”。

  旧街旁,斑驳粗犷的黄泥墙老屋、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随处可见,在何觅晨眼中,这些都是祖宗留下的建筑瑰宝。“把它的历史元素融入到民宿当中,既是照向过去的一面镜子,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一扇窗口。”何觅晨说。

  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将历史建筑改造为民宿,是“里苑”在排山村的一次创新。

  “刚开始,村民不理解,怀疑我们能不能做好。经过我们改造后,空置多年的房子焕然一新,村民的空置房子变废为宝,还能每年分到租金。”何觅晨称,在改造了几间房屋后,村民变得更为积极。

  唐家湾古镇的升级改造和斗门旧街文旅新业态的出现只是珠海开展全市文物资源保护及活化利用的惊鸿一瞥。目前,珠海出台《珠海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与申报工作,于2023年集中攻关,全面建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长效机制,力争建成文化遗存丰富、风貌格局完整、管理制度健全的人文城市。

  旅游+体育 赛事节庆纷纷落户 拓宽城市风貌

  “百岛之城”“浪漫之城”,这是珠海广为人知的两个美称。有人笑言,单是一条情侣路,足以彰显珠海这两种独特的人文风貌。

  在情侣南路的九洲码头附近海面上,水上运动成为珠海的一张新名片。2016年、2017年,珠海相继成功举办了全国帆船锦标赛、全国帆船帆板锦标赛,2018年成功举办了亚洲锦标赛,并引入了世界顶级航海赛事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开展一系列帆船、航海活动。

  在情侣中路的珠海大剧院已成为珠海文化旅游的地标:总体布局形似从海中升起的美丽鱼鳍烘托着纯净的“大小贝壳”,浮现出海纳百川般的日月形象,蕴含“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意境,它诠释的正是珠海拥抱海洋文明、连接过去走向未来的城市精神。

  此外,海滨泳场、珠海渔女、野狸岛、香炉湾、海滨公园……底蕴深厚的海洋文化和包容创新的改革精神融入了文旅之城的建设。

  倘若“浪漫”是人们对珠海的固有印象,那么如今更多品牌和元素将进一步拓宽珠海的城市风貌。

  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中国航展,从最初的“小规模”区域性展会,到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不仅见证和推动了中国航天航空科技的飞跃,也诠释了珠海开拓创新、走向未来的城市精神。

  出生在广东江门的林洁如已在珠海生活近30年,从第五届开始加入中国航展,如今的她是珠海航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航展最初的几届,规模比较小,专业化和展会效应有待提高,面临很多质疑。”林洁如说,“但到后面,我们的中国制造不断涌现,推陈出新,越来越多自己的东西亮相,精彩纷呈;再加上航展人的开拓创新、深耕细作和勇于拼搏,慢慢地,中国航展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一张名片,这种变化是了不起的。”

  作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珠海从来不会缺位。“从零开始创办航展,到如今航空产业形成规模,比如在珠海完成总装的AG600不久前海上首飞,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林洁如说。

  “除航展外,目前珠海着力推动‘文化+旅游’‘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已形成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深受游客喜爱的文体旅游品牌。”珠海市文广旅体局旅游资源开发科副科长金璐介绍,包括中国国际马戏节、中国帆船帆板锦标赛、WTA女子网球精英赛、国际赛车节、沙滩音乐派对、北山国际音乐节等均落户珠海,既提升了珠海城市文化软实力,亦有力推动珠海旅游业发展。

  去年11月24日晚,2019横琴音乐节暨雏菊音乐嘉年华在浪漫的烟花汇演中圆满落幕。通过与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星乐度·露营小镇、丽新创新方等横琴已开业运营的旅游项目联动,音乐节有效带动了横琴及周边的旅游、酒店、餐饮、交通消费市场。

  可以说,珠海已不仅是以情侣路为核心的浪漫滨海城市,借助一系列国际大型盛事、文化体育旅游等活动,音乐文化、潮流文化、年轻文化、时尚文化激活了其蓬勃的生命力。

  正如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中心主任李铭建所言,多品牌联动,珠海的元素越来越丰满,更能给人留下节庆之城、文旅之城的印象,进一步提升了珠海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珠海+澳门 打造文化窗口 传播中国声音

  古有凤凰山驿道,今有港珠澳大桥,珠海张开双臂拥抱澳门。

  8月18日,连接横琴和澳门的新横琴口岸开通,又一条粤澳“新通道”正式运营。

  在珠海横琴环岛东路主干道西侧,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与东侧澳门大学比邻而居,澳门青年、跨境电商创业项目“跨境说”创始人周运贤在此奋斗了上千个日夜。

  周运贤介绍,“跨境说”于2015年落户横琴,从13人的初始团队开始。如今,该公司已发展为年利润近千万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发展给澳门创业青年带来巨大的机会。公司将积极通过跨境电商推动内地和葡语系国家的产品及服务经澳门更加便捷地进入彼此市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周运贤说。

  珠澳同源,同的不仅有地缘、血缘,更有同根的文化之源。珠澳文化在商贸流通间成长出开放、包容、创新、多元的海洋文化枝杈,它们共同向世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一系列在珠海举办的重大经贸文化活动,全方位展示了珠海这座城市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了珠海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下称“产业园”)也备受瞩目。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珠海已成为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

  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丽凡达”)位于产业园科研大楼不远处,不久前,公司的科研与生产实验室完成装修,正筹划将mRNA新冠疫苗研制转移至这里进行。

  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今年9月,产业园成功帮助两家中成药企业完成了在莫桑比克的注册工作,其中一家是扎根在澳门的中药厂。根据产业园与莫桑比克卫生部的合作内容,产业园自2015年以来已在当地成功举办了多届针对当地公立医院系统的医生和理疗师的中医技法专业培训,基本建立了“以医带药”进行中医药产品和文化推广的模式。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产业园作为澳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不断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和国际化,重点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引进大型企业共同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董事长吕红说,目前,产业园搭建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走近产业园,在马路对面的瑞莲庄(横琴)度假主题项目、中医药科技创意博物馆及Ola Lotus·莲地——中医药主题文化街3个项目已在横琴基本完成主体硬件建设。未来,这里将继续打造“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一带一路’的国际窗口优势”的定位,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大健康产业。

  飞架伶仃洋,融通粤港澳。情侣路边、横琴岸上,文旅珠海正随风起航,下一个十年,珠海之姿,将愈美愈强。

  专家观察 保持开放文化特性 建设珠澳文化走廊

  早在16世纪中叶,珠海就已成为“西学东渐”的桥头堡,充当了东西方文化传播的“文化走廊”,涌现出一大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贤名流,他们中有以唐廷枢、莫仕扬、徐润和陈芳为代表的商界翘楚,有以容闳、唐国安、唐绍仪为代表的留学先驱,更有杨匏安、苏兆征、林伟民为代表的宣传西方革命理论的共产党人。他们筑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英雄群像,展示了珠海开放型文化的灿烂篇章,铸造了珠海人勇于开放、敢于尝先的历史品质。

  正是带有这种历史文化精神,珠海人在40年的改革开放里创造了光辉业绩,再一次证明了开放型文化的时代魅力。

  从客观条件上看,珠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设有拱北、横琴、珠澳跨境工业区等多个陆运口岸,九洲港、湾仔港轮渡客运、珠海港、斗门港、万山港5个水运口岸。同时,毗邻澳门,与澳门有深厚的地缘和人文渊源,这些都是珠海在改革开放中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必须和地域精神相结合,才能打造出现代化的特区城市文化。因此珠海一方面应致力于保育珠海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创建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应继续建设珠澳文化走廊,把与澳门同源同根的地理区位优势发挥出来,两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生,在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对此,首先要厚植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珠海有像“陈芳家宅”(梅溪牌坊)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一大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魂宝,要使历史文化活起来、亮起来,成为支撑我们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其次,我们保护历史文化并不仅是怀旧,而是要从中吸取精神和力量,传承其有价值的基因。在外人的眼中,珠海城市的形象就是由格力、华发、长隆、横琴、港珠澳大桥这些文化符号组成的。在珠海人自己看来,香山湖公园、驿道、古栈、板障山人行隧道等一大批公共设施正在重塑人们的休闲方式。以华发商场和富华里为代表的一批商业综合体已全然改变了珠海人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体验,这些都是珠海对现实文化的创造性成果。

  作为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员,珠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有大的文化规划,拿出实际的行动策略,积极主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大湾区文化新时代的到来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云德(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文化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