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纪实培育一批产业 带动一方脱贫-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纪实培育一批产业 带动一方脱贫

2021年01月18日 18:2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培育一批产业 带动一方脱贫

  雪后的内蒙古武川县,寒意更浓。记者见到北京门头沟区来这里挂职的扶贫干部曹子立时,他脸颊冻得通红,正和扶贫车间的工人们一起往车里装东西。曹子立说:“雪菊茶、汽车坐垫、精品莜面,这些都是我们小微扶贫车间的产品。别小看这些产品,它们解决了100多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近三年来,曹子立和他的同事们在武川县建起了9个小微扶贫车间并参与建起了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门头沟分中心。

  曹子立的扶贫车间是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的一个缩影。近三年来,这些来自北京的干部和专业人才,为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帮扶模式。到2020年3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提前实现全部摘帽,所属2663个贫困嘎查村实现退出。

  扶得实,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解难题

  零下42摄氏度,这是鄂伦春自治旗冬季常有的温度。在乌鲁布铁镇食用菌包厂和滑子菇基地每天都能看到刘军良的身影。他来自北京市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动申请来到内蒙古扶贫。他跑遍了每一个有贫困户的村子,认为食用菌产业是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于是请来了专家,引进了技术和资金,建起了3个菌包厂、100个大棚,带动2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天再冷,冻不住我的热情,路再远,挡不住我的决心。”谈起扶贫工作,刘军良激动地说:“我的挂职时间快到期了,但我想把食用菌延伸产业链做完再回去。”

  “这里的雪像细细的玉米渣一样,裹着寒风敲打在身上。每天早晨,羽绒服、皮帽子、棉手套是必备的装备。”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到兴安盟扎赉特旗中医院援助的主任医师张宝成在日记里这样记述。“我们不仅要看好更多病人,更要留下医术和健康知识普及的方法。”张宝成说。

  来自北京实美职业学校的樊羽鸿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师。2018年9月,她和其他学校的5名教师,来到了鄂伦春自治旗支教。为了拓宽当地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她给教师们开讲座,为他们介绍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当地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走到每一处,都能感受到大家奋进的劲头,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挂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的王荣武,是北京市第五批赴内蒙古挂职干部团队的领队,谈起扶贫工作,他很动情。

  抓得准,有限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今年54岁的王风莲是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红旗镇红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她把土地流转出去,同时来到太仆寺旗德青源金鸡产业园上班。王风莲十分珍惜这份工作,还把在外地打工的儿子郝树林叫回来,在产业园当上了防疫员。

  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太仆寺旗将扶贫协作资金向产业扶贫倾斜,打造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2018年以来,北京市区两级财政实际投入资金45.96亿元。这笔钱看似不少,但要分配到各个对口的扶贫地区,资金使用必须要突出精准。”王荣武说,“产业扶贫项目从立项、投资、建设、到建成验收,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参与把关。”

  谋划好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脱贫。赤峰市巴林左旗素有种植笤帚苗的传统,但由于工艺落后,仓储能力低,这个产业一直在低层次徘徊。2019年4月,北京顺义区挂职干部张家丰来到巴林左旗,他发现,笤帚苗耐旱好养,生长期只有90天,村民有丰富的种植笤帚苗、制作笤帚的经验,且有大量耕地可以作为发展笤帚苗产业基础用地。如今,在顺义区扶贫协作资金帮扶下,巴林左旗笤帚苗仓储能力实现了质变和飞跃,由过去的2000万斤提升到5200万斤,技术工人由715人增加到2183人,参与这一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由362人增加到1495人,贫困群众家庭年均增收5000元左右。

  谋得远,扶贫项目产生长远效应

  “我们不能孤军奋战而是要团队协作。如何让这套机制可持续,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挂职团队副领队、挂任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的张厚明说。

  来自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服务中心的陈欣,自喻为“草原农产品销售员”。去年开始,他对接启动了生产和销售点对点、北京和内蒙古点对点的“点对点”销售模式。他还积极对接启动了“扶贫达人培训计划”,帮助越来越多优秀扶贫干部、民族手工艺店主等自媒体博主通过内容创作推广家乡美景美物。3年来,内蒙古贫困地区销往北京的特色农畜产品总额达94.92亿元,11.75万名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北京市民也享受到了更多绿色有机食品。

  乌兰察布市盛产马铃薯,近年来,在北京对口帮扶的助力下,乌兰察布的“小土豆”已成为脱贫攻坚“大产业”。过去,由于技术落后,乌兰察布市的马铃薯种植一直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北京市派来的技术人员经过多方联系,在当地陆续建起了5个原种繁育基地。同时,帮扶干部们积极对接引进深加工企业。30多家马铃薯加工企业的转化增值项目在乌兰察布遍地开花。马铃薯加工产品也从最初仅有的淀粉,增加到目前的全粉、薯条、薯片、方便粉丝、马铃薯醋等,并且利用马铃薯加工废渣、废水,研制开发薯蛋白、动物饲料等产品。

  土豆是倒茬种植的农作物,种一年休两年。北京市拿出专项资金2亿元,建起了一个莜麦加工厂,带动了十几万户农民参与种植莜麦,让流转的良田发挥最大效益。

  北京市扶贫支援合作办主任马新明说:“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把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饱含着两地持久凝结的兄弟情谊。”

  本报记者 丁志军

【责任编辑:】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