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主党派建议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珠江人才计划”-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广州民主党派建议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珠江人才计划”

2021年01月28日 10:2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日前,广东省政府认定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广州琶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日前,广东省政府认定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广州琶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广州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民主党派建议: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珠江人才计划”

  1月28日,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广州市正在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作为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源,争创国家级平台参与国际竞争。记者通过梳理广州市多个民主党派拟向大会提交的建议,发现其中不少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建议分别从招揽人才、产业规划、资金扶持等多维度为数字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李栋、方晴、张姝泓、廖靖文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加大力度培养数字经济人才

  广州琶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前正式获广东省政府发文批准。根据省政府批复,同意认定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广州琶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琶洲高新区以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技术产业为特色,将建设成为“数字+会展+总部”融合发展、外向型和创新型经济集聚发展的高质量经济增长极。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建议,广州要充分利用复星南方总部、唯品会总部大厦、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等多个项目都在2020年前后落成的契机,加大包括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基建投入,吸纳更多企业的进驻与相关产业的导入,发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尽早激活数字经济潜力。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还建议加大力度培养数字经济人才,将数字经济相关人才纳入“珠江人才计划”和“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等培养计划,对入选领军人才的带头人及其团队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实施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资助优秀在站博士后及科研人员,优化生活补贴、研究资助、境外培训交流与合作研究、子女入学与户籍等保障。

  农工党广州市委会:吸引多元化投资推进新基建

  日前,《广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印发。提出到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领先全国,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正成为助力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农工党广州市委会建议,广州市应该抢抓风口,深度布局,多方位着力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畅通投融资机制,有效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项目主要以信息科技如人工智能、5G、区块链为支撑,技术密集、偏重于创新领域,其软件系统、硬件设备会有更高频次的迭代,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持续引入增量资金提供支持。

  目前以财政支持和传统银行贷款等为主导的投融资方式并不适合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需要更多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投资成分参与。

  农工党广州市委会建议,设立针对新基建领域的政府开发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资本金出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支持新基建领域的统筹发展。同时,可明确市场的主导角色,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活力。

  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加强数字创意产品的出口激励

  近年来,广州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持续扎实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加速打造粤港澳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

  致公党广州市委会指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数字创意产业在广州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且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数字动漫、网络直播、数字音乐三大产业营收规模近年来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

  “广州具备建设世界级数字创意产业带的禀赋优势,应着眼于挖掘自身核心优势,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解决产业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在建议提出,广州应该以数字游戏和数字硬件装备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音乐、数字动漫、数字直播为主导产业,形成“2+3”产业战略布局,力争在五年内构建世界级数字创意产业带和万亿级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致公党广州市委会还提出,加强数字创意产品的出口激励,奖励本土原创产品出口和本土游戏电竞赛事走出去。相关部门也可以发起设立广州市数字创意产业投资基金,通过省市区联动,调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和培育优质项目。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