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侨批里的那些人……-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见字如面,侨批里的那些人……

2021年04月19日 10:17   来源:南方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见字如面,侨批里的那些人……

  见字如面,侨批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上世纪80年代。

  一封封侨批,见字如面。一句句问候,重于千金。

  华侨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的仁心义举,通过一封封的侨批也可见其一斑。

  “当拂去岁月尘埃,抚摸那时光留下的侨批,我们体味字字背后的感人故事,那些过番的人,那些收信的人,仿佛在你眼前诉说一个又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也组成一段段弥足珍贵的留存的历史……”汕头侨批研究会副会长张美生说。

  异国谋生艰难难以想象

  张美生曾经听朋友讲过一个真实而又充满心酸的故事。

  “那一年,家乡饥荒,难以生存,无奈之下,朋友的亲人随红头船出海。没有钱买船票,只能蜷缩在货船舱底。白天不敢出来,晚上就出来透气,靠着自己带着干粮果腹维生。船在这漫天无边际的大海,颠沛流离,摇摇晃晃。“

  “不知时间几何,过了多少日子。朋友的亲人有一日醒来,看到窗外,隐隐约约是快要到岸了。他便跳下海去,游啊游啊,不知饿了多久,也不知浪有多急,拼尽一身的力气,游上岸。”

  很多人以为“过番”,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他们不曾想到,这寄过来的侨批,上面的每一个银元,可能是沾满血与汗。有很多华侨不识字,只能去做最底层的工作,却也愿意把钱省下来,就为了给家里寄回去。

  “当朋友的亲人靠岸后发现,这哪里是天堂,闷热异常,异国他乡,连别人说话都听不懂,不知道游荡了多少天,他遇到一对好心的农夫收留。在异国,日子艰苦异常,看到有需要苦力的,就去做,像码头搬运工,荒地开垦等苦力活都做,不怕酷不怕累,就为了能活下来。活下来了,才能给家里寄钱财呵。”

  在《侨批里的中华情》一书,曾讲述了一个过番客初到南洋的故事。这番客一到异乡,就大病一场,老乡们说是“水土不服“,离乡没有带上故乡的土!生病的时候没钱,只能当了衣服,剩下背心短裤。这番客“夜里睡下,想的是家里的老房子,来时容易,回去难!”

  侨批一封,银元几许,愁绪万千……

  再苦也要后代读书

  长期以来,在海外打拼的华侨始终不忘故国桑梓,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赚钱养家,稍有积累就开始往家乡寄信、寄钱。可能在外吃尽了没有读书识字的苦,所以在外的华侨在寄钱回家的时候,更是不忘叮嘱子女用功读书。

  张美生就给记者展示了两张侨批。“刚好这两封侨批都是父亲寄给儿子,是泰国郑开源寄给其儿子,马来西亚郑开源寄给儿子,看出儿子谋生的艰难,四处奔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国家,寄给潮汕儿子的侨批。”

  1947年7月13日,泰国郑开源寄给在潮安的儿子郑振贤,批款为国币15万元。来信,“振贤吾儿,自付15万元收知,5万交给你伯父收用,余着则作家需,对于学业务必埋头苦学,方有上进,学业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二张侨批是在马来西亚,侨批上写道: “是天给你之信,知道家中都好,自寄去100万元,10万元交给振贤使用,其他用于家用,社会虽大没有你立足之地,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游戏,还是要努力学习。”

  在侨批上经常看到华侨特别吩咐“家中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这样的语句。“作为一个父亲,奔波时牵挂家里儿子的学习情况,让人动容。”张美生说。

  家书抵万金

  年过八旬的陈金苞,目前定居泰国,在当时泰国尚未与新中国建交,又限制、禁止在泰侨校教中文的情况下,他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满怀爱国热情,选择了回故乡汕头继续求学之路。他瞒着家里人,在1950年春夏,搭船跨越重洋,踏上祖国领土,就读于汕头华侨中学。

  “我到汕头后,就和家里人通信,幸好家人很支持,他们每个月都给我寄来了生活费和读书费用。而这些侨批寄到学校传达室。“陈金苞还记得,每次侨批来了,和他一样的归侨学生,就会涌到收发室,拿着属于自己的侨批,读着家里人的叮嘱,满足而幸福。

  记者在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校史馆,看到泛黄的《挂号信件登记簿》,历经将近70年岁月,隽秀的钢笔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依次排列登记着,上世纪50年代归国侨生收到家人侨批的签收记录。纸上可以看到,登记项目包括侨批收发时间、姓名、函件类别、汇款金额、寄来者、领款地点、领款人签名等。

  “这一本登记簿是在1950年至1951年之间的。”该校负责校史材料整理的陈宏之老师说。

  创办于1932年的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一所公办侨中。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印尼、泰国的侨生回国,为了更好安置爱国归侨学生,“侨中”应运而生。上世纪50年代,有大量侨生在校,高峰时超过全体学生人数的半数,侨生来自东南亚各国,其中以泰国居多。

  “关于当时学校收到的侨批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切统计,但这些资料,对汕头华侨教育史来说,是一份难得的档案记忆。密密麻麻几十页纸,写满的是父母对回祖国求学的孩子深深挂念。所记录下来的这些几十、几百块钱的侨汇,正是出国谋生的海外华侨在异国他乡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也是这些归国侨生在祖国赖以读书和生活的经济来源。可以说,登记本中这一个又一个的侨生亲笔签收签名,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华侨先辈们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陈宏之老师说。

  汕头侨中潘伟鹏老师介绍,当年,侨中传达室代为收发侨批。这些饱含父母思念之情的侨批,以及学校的真诚服务,让侨生们能安心学习、积极进取。这本《挂号信件登记簿》就是现留存的当时学校传达室专门登记簿之一,由学校负责登记造册,验明银、侨汇证,盖章签收后,留交收批人。

  爱的传递与延续

  广东省政府参事林伦伦在《侨批视域里的华侨精神内涵实质及其现代意义》一文写道,侨批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潮汕、江门和客家地区,以及福建厦门、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区,据勘查,数量在19万—20万件。因其具有“近代中国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的重要价值,在同类国际移民文献中,极其珍贵,具有独一无二和原生态的价值。2013年6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记者在汕头澄海区樟林看到,在1932年至1993年间,樟林人林先潮医生家庭两代人往返泰国所寄的侨批数量上千,保存完好。

  除了口信、票根、存根、正收条、副收条、副回条、副收据,还有汇款证明书、侨汇证明书、信汇便条以及寄水客货物清单等。侨批封中,有中式封,包括红条封、山水封、红袋封以及西式封,包括邮资封、航空封,还有折叠式、单页、折页、邮简等,形式丰富多样。

  例如红袋封式样的批封,与今天的普通信封大小相似,居中是一红色长条。红条上用毛笔写着收信人姓名,右侧是收信人地址,左下是寄信人地址、姓名,左上则注明了汇款的币种和数额。

  正如庄世平先生《潮汕侨批萃编•序》云:“数以千百万计的侨批,不仅是一张张汇款凭证,而且是社会历史真实的见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渗透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自己亲友的关爱。”

  “现在我们看着一封封的侨批,多数批上所书收件人姓名、住址不全或不清楚,但因民信局所雇信差人地熟悉,所以能够妥为投递,并索得回信为收据。”林伦伦在文章中写道,批局或者“批脚”没有发生卷钱走人的事情发生,凭的是道德、仁义和诚信。

 

  82岁的汕头大学科研处退休职工曾益奋就是其中一位见证者。其父亲曾仰梅,是“振盛兴批局”创办人。

  侨批局,以诚信为本,甚至在战争时期,坚守的侨批局依然想尽办法,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各种渠道将侨批及时送到侨眷的手中。

  “开批局没有很高收益,还常常垫款,因为父亲不希望看到华侨没有钱寄回家。他当年在泰国先是通过干果生意发家,后来又在汕头开办了钱庄和罐头厂,经济实力较强,所以才能将侨批局坚持下来。 ”曾益奋告诉记者。

  抗战期间,曾益奋一家因为“诚信”,为一位在新加坡打拼的潮安人曾千金送侨批,他们在战争艰苦时期得以存活。曾千金万分感恩,抗战胜利后,曾千金专程带着儿子到曾益奋家,让儿子跪在父亲曾仰梅的面前以表感激之情。

  “其实一开始在给学生送侨批有遇到困难。批封上只写学校和收批人姓名,按时送达问题不大,可学生在上课不方便会面,第一次见面又互相不认识,又该到哪里找?在教室门口等候下课,短短的十分钟太匆忙了,在公众场合交接钱银既不安全,又影响学校管理,经多方尝试均不尽人意。最后才决定,学校传达室代为收发和批局代办邮寄汇兑,也因此解决了一批批归国求学的华侨学生的主要生活来源,让他们安心学习、进取、学成回报社会。“

  “靠着侨批,我在国内得以安心读书,顺利完成学业。”回忆起侨中生活,陈金苞感慨万千。

  陈金苞先是在国内大学教书,后全家移居泰国,大力发展实业,成为泰国著名的实业家。1992年,陈金苞和其他多名校友回学校参加校庆,捐资200多万元人民币改建华侨中学教学大楼。

  “善是互相传递的,后来在我们生活艰苦的时候,他们不遗余力地对我们提供资助,我们家也才得以渡过难关……”回首过往岁月,曾益奋不禁感叹,这一封封侨批,成为善的化身,互相传递着的,是亘古不变的爱与信仰……

  【记者】沈丛升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