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常住人口超479万人 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江门常住人口超479万人 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2021年05月24日 15:21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我市常住人口为479.81万人 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加速集聚人气 壮大城市能级

  江门日报记者/梁佳欣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正加速集聚人气,为发展蓄能——2020年,我市(江门)常住人口达479.81万人,十年增长率排在全省第8位,5个市(区)常住人口突破50万人。同时,我市常住人口中,有78.26万人是从外省流入,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当“人”不让。

  5月22日,市统计局、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江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市常住人口总量在大湾区城市中(不含港澳)排在第6位,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中心城市强大的虹吸效应下,江门人口保持稳定增长,尤为不易。这也从侧面印证近年来我市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壮大城市能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侨乡的过程中,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人口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江门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户籍政策全面放开,人气越来越旺: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门常住人口为479.8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4.89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34.92万人,增长7.85%。

  流动人口中,我市外省流入人口为78.26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86.85万人。与2010年相比,流动人口增加61.35万人,增长59.12%,比全省高7.41个百分点。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授蔡勇表示,在周边发达地区强大的虹吸效应下,我市常住人口总量在大湾区城市中(不含港澳)排在第6位,很不容易。

  那么,侨都“引力”从何而来?

  “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具有自身的优势,譬如人居环境、空间优势等。随着大湾区建设加快,江门与周边城市的沟通交流更加便利,聚才引智的条件越来越优越。”在江门市“520”人才节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说。

  珠西创谷行政总裁马振富表示,江门是侨乡,许多港澳、海外创业者祖籍江门,有“根”的情结;其次,江门是大湾区难得的成本“洼地”,创业成本相对较低,环境宜居,政府对人才重视、扶持力度大,创业者在政策、投融资等方面获得的帮助非常多。

  从深圳到江门创业5年,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志强对此深有体会:“近年来江门城市面貌提升明显,利好政策多,吸引更多人才和产业集聚,让人才安居乐业。”

  向东部地区聚集

  近年来,随着江门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不仅吸引了更多外来人口,也促进辖区内人口快速流动。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24.49万人,占67.6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5.32万人,占32.37%。

  与10年前相比,“城里人”增加了47.22万人,“乡里人”减少12.4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5.33个百分点。

  “城镇化是地区发展的普遍趋势,不是简单改变农民的身份,更带来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成为‘城里人’后,老百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蔡勇建议,一方面江门要继续加快城镇化进程,投入更多公共资源和服务适应城镇人口的增长,同时也要加快乡村振兴,让乡村同样宜居宜业宜游,从两头推进发展。

  2020年,鹤山成为蓬江、新会、台山、开平之后,又一个常住人口超50万人的市(区)。与10年前相比,全市有5个市(区)常住人口净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市(区)是蓬江、江海和新会,分别增加了13.39万人、11.03万人和6.01万人,其中江海常住人口增长43.37%,增幅比全省和全市高22.56和35.52个百分点。

  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口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2020年,东部三区一市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5.39%,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比例比10年前提高了3.3个百分点。从人口增量看,东部三区一市常住人口10年间增加34.01万人,占全市增量的97.39%。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江门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为此,我市在2018年提出构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以功能区为引领,将江门市划分为都市核心区、大广海湾区、生态发展区,通过发挥各区域优势,差别化发展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年多来,全市发展格局不断呈现新变化,都市核心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户籍人口突破235万人;大广海湾区重点平台建设不断提速,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呼之欲出;生态发展区绿色优势逐步释放,乡村振兴战略连续两年在全省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人口素质持续提升

  普查结果显示,我市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02年。与10年前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由5359人上升为11839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由19729人上升为20653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与10年前相比减少34939人,文盲率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1.71和0.49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市人口素质持续提升。

  这样的变化,与江门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密不可分。

  2016年10月,我市提出解决教育学位不足的“三二一”工程,并作为“一号书记工程”推进,让侨乡教育发展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至2018年年底,我市列入“三二一”工程的17所学校全部建成。18亿元的大手笔投入,带来2.7万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为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等教育也加快发展。10年间,我市本地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在校大学生由2010年的2.33万人上升至如今的8.56万人。此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面貌提升,也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带动整体人口素质提升。

  对此,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蔡勇表示倍感振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江门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人口流入、提升人口素质大有帮助。引来的是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将对江门‘工业立市’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输送大量人才。”

  “老龄化”带来挑战和机遇

  此次公报中,还披露了一些公众较为关注的数据。

  一是人口性别比升高。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48.55万人,占51.8%;女性为231.26万人,占48.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10年前的104.75上升为107.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1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受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我市第二产业近10年来蓬勃发展,对男性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因此人口性别比有所提高。”蔡勇说。若从户籍人口看,2020年江门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00.51,比2010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性别比趋于均衡状态。

  二是户籍出生人口持续增加。随着计生政策转变,我市生育水平有所上升,出生人口显著增加。2014年实施“单独二胎”和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我市户籍出生人口从2010—2014年的年均4.09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5.12万人,2016年达到峰值6.20万人,此后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户籍出生人口为4.3万人。

  三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87.63万人,占18.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2.42万人,占13.01%。与10年前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91个百分点。按照有关判断标准,江门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蔡勇认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挑战是劳动人口减少、社会抚养比上升、养老负担增大。机遇是老年人增加将带来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及“银发经济”发展。

  记者手记

  让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江门举全市之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连续出台“江门科创十条”、人才强市“新四十条”等政策,全市共认定评定高层次人才7433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4.2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1.42万人。同时,普查公报中关于人口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等数据,也都能说明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然而,与周边发达城市比较,江门的人口增量和增速仍有不小差距,对于高层次人才更是需求迫切。面对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打铁还需自身硬”,江门一方面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质产业和岗位吸引优质人口和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公共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才和人口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用最大的诚意爱才、最优的政策聚才、最暖的服务助才、最好的平台用才……江门市“520”人才节以及前不久召开的江门市推进“5+N”产业集群发展大会,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求贤若渴的诚心、聚力发展的决心,更对侨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大湾区的浪潮中前行,在珠江西岸谋划中崛起,奔跑吧,江门!聚更多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造就更多人才,在新时代谱出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的发展协奏曲。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