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外语翻译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我在佛山当防疫外语翻译志愿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上,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是翻译服务多面手,用语言筑起“防护墙”。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义工联城市护卫志愿服务队队长胡伟雄正是其中一员,自今年4月佛山启动外籍人员疫苗接种工作以来,他已多次参加疫苗接种外语翻译志愿服务,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曾到隔离点当翻译,参加疫苗接种外语翻译志愿服务
去年4月,作为南海区防疫外语翻译志愿者,胡伟雄曾在南海区委外事办公室里,打电话给28位居家隔离的外籍人员,用英语与他们沟通,并记录下其情况和需求。他也曾在平洲天鹅湖酒店外籍人员隔离点,身穿防护服,跟随医护人员,与外籍人员沟通如何做核酸检测。时隔一年多,回忆起来,胡伟雄说:“还是有一点害怕的。”
与专门聘请的翻译员相比,胡伟雄认为,本地翻译志愿者对当地情况、疫情防控等更为熟悉。
胡伟雄是一位金融从业人员,毕业于广东商学院投资系投资金融专业,大学期间曾辅修过剑桥商务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底子。在参加志愿服务前,胡伟雄首先进行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翻译技巧、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为了降低沟通成本,他还会带上一本写有防疫要求的中英对照的小册子,在沟通时给外籍人员看。今年4月,为更好地协助配合开展外籍人员疫苗接种工作,外语翻译志愿服务者再次上阵。
这两个月来,胡伟雄已参加了约10次疫苗接种外语翻译志愿服务。胡伟雄告诉记者,接受志愿服务后,这些外籍人员常常会竖起大拇指,跟他说:“Thank You!”
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后来带动儿子也参与
今年是胡伟雄的志愿者生涯的第3年,2019年,因为儿子的课外实践需要,他才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此后,胡伟雄爱上了志愿者服务,并通过实践和培训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陆续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等,还成了2019年佛山优秀公益慈善项目——创益合伙人计划“急救精英”公益急救培训项目骨干成员。
在胡伟雄的带动下,其儿子胡文杰也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今年还获得了南海一中优秀志愿者称号,成为全校28个获此殊荣的学生之一。在家人看来,儿子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生命教育,整个人变得成熟,更会照顾人了。
目前,胡伟雄仍坚持参加防疫志愿服务。考虑到儿子刚刚结束高考,未满18岁,还没打新冠疫苗,为了保护儿子,胡伟雄让他去跟外公外婆一起住。“我经常在外面做志愿者,这样做也算是自我隔离,让家人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