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使命:当好省内地级市的“领头羊”
佛山争当“领头羊” 谁来领这个头
●王基国
当好领头羊,这是(广东)省委赋予佛山的新使命。
省委要求佛山:立足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这既是佛山的光荣,也是佛山的机会。
历经多年发展,佛山GDP在2019年首次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万亿级地级市,实现了经济总量的领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佛山如何在全省当好领头羊?谁又能为佛山领好这个头?
高质量发展,关键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佛山当好领头羊,一定要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下功夫,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跃升,成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从位列“广东四小虎”到担纲“全省领头羊”,广东在期待,中国在期待。
一
佛山要当好领头羊,动力来自哪里?区域始终是佛山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2020年底,一篇题为《英雄不老,顺德为什么挺住了》的评论刷屏朋友圈。在跌宕起伏的去年,顺德GDP增长4.1%,而佛山全市增长1.6%。有一个观点是:过去的一年,顺德挺住了,佛山才保住了。
有学者认为,县域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密码。佛山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顺德、南海占到佛山全市GDP六成左右。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四小虎”到全国百强区冠、亚军,顺德、南海两者的互动决定了佛山发展的生动。佛山要当好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顺德、南海必须要担纲主力,继续在中国县域领跑。
跳出佛山、放眼全国,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顺德、南海在高质量发展上的追赶空间。同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兵,顺德、南海与江苏昆山、江阴的差距正在拉大。
曾几何时,顺德、南海还是“老大哥”。以昆山为例,2004年,顺德、昆山GDP分别为601亿元、5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33.5亿元、31.5亿元,顺德都处在领先位置。
时移世易,当年的追兵已经变成了标兵。16年之后,昆山2020年的GDP为4250亿元,经济总量已经与顺德、南海拉开了几个身位。同时,昆山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1%和47%,经济结构也优于顺德、南海。
佛山要当好广东全省地级市的领头羊,顺德、南海就需要对标全国县域经济的最高最好最优,为高质量发展再闯新路。
过去几年,顺德、南海快步向前,深化改革。2018年,顺德获批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从这一年开始,顺德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头号工程,打响了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一场必须要打且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开启了大破大立的总攻坚。打破旧世界,改出新空间。三年时间,顺德完成改造超10万亩土地,为顺德在新时代赢得了非常宝贵的发展空间。
2019年,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轰轰烈烈的“村改”在南海推进。截至2021年6月,南海累计拆除4.4万亩村级工业园,占佛山市的45%;虎牙、深圳飞荣达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南海。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两个区也都面临着新的考验。
2020年,南海GDP增速仅有0.7%,创下了几十年来的最低位。今年上半年,南海打出了GDP增速18.1%的“翻身仗”。但如何在经济韧性和增长动能方面,闯出令人振奋的新路径;如何在城乡融合课题上交出令人满意的新答卷,是南海必须努力的方向。
2021年7月,顺德对外宣告全区完成了应改尽改的表决,但是如何实现应拆尽拆,这是一场更大的考验。改出新空间,只是走完了“村改”的上半场。转入“村改”下半场,顺德如何步入新天地,尽快腾笼换鸟,实现模式的转换、产业的更新、发展的升级?如何用村改改出来的空间,换回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这些问题,都等待顺德给出答案。
二
佛山发达的县域经济,来自专业镇的支撑。镇域经济是佛山和珠三角的特色,佛山要当领头羊,大镇需要转型。
沃尔玛、强生、可口可乐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总部都设在美国的小镇上。在顺德北滘镇,同样诞生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美的与碧桂园。从小镇走出大企业,潜藏着佛山经济发展壮大的奥秘。
佛山改革开放的历史,正是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历史。溯源佛山的发展历史,追问佛山的经济奇迹,总是绕不开其赖以发家的专业镇经济。“一镇一业”“一镇一品”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容桂的家电、乐从的家具、狮山的汽配、大沥的铝材……一个个专业镇的集群式发展,成为驱动佛山向前的引擎。
过去,镇域经济是佛山快速发展的一把钥匙。但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现代城市成为集聚人才、资本、信息的“磁石”。中国城市化的大提速,客观上形成了对镇域经济的冲击。成都、武汉、杭州、南京这样的大城市正在继续以强大的向心力,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就业人口和知识技术。佛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镇域经济模式,如何还能适应新的区域竞合要求?
当全球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当技术、资本、人才的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大城市的先天优势与资源禀赋,更使其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风口。
相比之下,佛山专业镇主要依靠传统制造业,很多镇街的城市化品质长期得不到提升,人口集聚力不够强,缺乏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的支撑,这些都成为了影响佛山镇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张槎的针织、南庄的陶瓷、大沥的铝材、均安的牛仔、伦教的木工机械……一个个专业镇正在产能过剩与竞争加剧当中结束了高速增长,渴望着向创新驱动转型。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大潮,颠覆着传统专业镇模式,考验着佛山大镇是否拥有借势升级、逆势突围的智慧与能力。
城市格局的变化,也正给佛山镇域经济带来挑战。前不久,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全线进入调试阶段。未来,广州与佛山两座城市,将被一张地铁网覆盖。当佛山全面跨入地铁时代,地铁一头连着镇街,一头连接广佛。一些镇街迎来的也许不是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下沉。这些要素有更大的可能,向着城市中心以及现代化产业平台集聚,导致部分镇街被边缘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镇域是主战场。佛山32个镇街如何重振雄风、各得其所,再现千帆竞发的繁荣,为珠三角镇域经济再开新模式,这是佛山当好全省地级市领头羊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三
佛山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风向标、晴雨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佛山涌现出了家电、机械装备、金属加工、建筑材料等一批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佛山成功原因在于,过去,佛山的五区和镇街,围绕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专业镇就是一个平台,一个区就是多种平台经济的叠加。
但是,当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席卷而来的时候,新经济平台的作用越发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纯的专业镇平台已经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行政有界,发展无边。在以创新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今天,佛山能否打造出符合新经济发展潮流的新平台?
今天的成都,凭借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等平台,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巨大机遇,构建起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成都作为中国新经济的标杆城市已经傲立世界;
今天的合肥,背靠合肥高新区等平台,以“芯屏器合”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站在了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上。一个可能较少有人对标的事实是:在佛山最引以为傲的家电产业上,合肥也已超越佛山,成为中国最大家电生产基地;
近年来,佛山也加大了产业平台、科创平台的建设力度。三龙湾是佛山寄予厚望的新平台。佛山希望,以三龙湾为平台,统筹各方资源、吸引创新资源,打造高端创新集聚区。
季华实验室,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致力打造在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佛山期待,这个实验室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潜心钻研、勇攀高峰,取得更多创新型成果。
近年来规划建设的、类似被寄予厚望的新平台,佛山不止一个。它们有些地处广佛交界的最前线,有些背靠著名的专业镇,有些则紧密拥抱着交通枢纽。环顾这些年轻的新平台,我们期望,佛山有足够的家底和勇气,能够推动它们完成一次成功的赶超。
我们期待着这样的理想图景:三龙湾、季华实验室等一流平台崛起,能够以足够的规模和密度,集聚起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成为佛山新经济的策源地,拉动南顺转型、五区升级、镇域突围。
这是考验全市一盘棋的时候,这是考验政府有效引领的时候。要当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佛山的市一级更需要领好这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