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用匠心匠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佛山南海:用匠心匠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09月29日 13:2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

  佛山南海:用匠心匠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张闻

  “新时代大城工匠要有匠心、匠艺、匠德,也要成为匠师”“工匠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善于在逆势中书写传奇”“工匠精神不应该只是一个人对工作的要求,还应该是一个企业文化,是制造业的精神源泉”……9月28日上午,“传承红色品质,铸造南海匠心”2021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举行。30名大城工匠从近3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再次向世界发出了南海产业的最强音。

  这已是佛山南海自2017年以来第三次评选大城工匠。在给予工匠社会荣誉和发展机会的同时,南海更润物细无声般将工匠精神融入城市的文化基因,成为这片制造业沃土最耀眼的荣光。

  曾经:“小虎”发展离不开工匠支撑

  工匠精神在南海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南海大沥便出现了最早的墟市。清朝年间,九江双蒸、西樵棉纱、南海藤编等南海手工艺品随着“广州十三行”贸易流传海外,品牌至今享誉国际,背后依靠的正是一代代匠人的坚守。

  改革开放让南海真正接触到了现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面对改革开放的春风,南海农民纷纷洗脚上田,企业的高速发展,也让一个个技术难题摆在了企业家面前。为此,南海民企利用毗邻广州的优势,向广州市的研究所、国有企业及高校专家“借脑”——“星期六工程师”的称号由此而来。“星期六工程师”的到来使南海如获至宝,更引发南海对人才的重视。人才档案,福利分房,甚至数十倍于国企的高薪……这些曾轰动全国的做法,正是南海民企率先在全国“揽才”的历史印记。在工匠人才的加持下,南海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坚美铝业、南方风机、新怡内衣、蒙娜丽莎瓷砖等企业逐步崛起,成为南海的产业标志。

  时代在发展,“追兵”越来越近,要保持南海的先发优势,仅凭企业揽才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2011年起,南海正式启动“人才立区”战略,并接连出台人才优惠举措,每年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工作。与此同时,2017年起,南海区启动“大城工匠”评选命名活动,邀请平日里“低调”的优秀工匠们走上舞台。南海更针对性地出台对大城工匠的扶持举措,让坚守匠心的工匠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社会上受尊重、在实践中能出彩。

  “举匠令”让世界的目光多次聚焦南海,更对人才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以技能人才为例,通过对技工学校进行学费补助、修订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扶持政策等举措,南海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6.9万,其中高技能人才7.7万,高技能人才占比已达28.6%。

  举匠:从“40后”到“90后”皆有舞台

  正是在此形势下,2021年7月,南海第三次发布“举匠令”,经过广泛自荐、资格审查、专家初审、面试复审、部门审查等环节,从近300名报名者中挑选出30位“大城工匠”,予以命名礼遇。本次命名的大城工匠来自南海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从“40后”到“90后”,从基层技术人员到高级管理者,无一不代表着企业和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匠这个传统观念属于男性的领域里,南海的“巾帼工匠”正越来越多。本次30位大城工匠中,男性占有22席,占比73%;女性8席,占比27%。尽管男性依旧是工匠的主力军,但女性人数是2019年大城工匠女性人数的4倍。从在ABC卫生巾等护理产品上不断钻研的景兴公司研发及品牌主管部经理徐旭芳,到最早主导研发无钢圈文胸的新怡内衣研发中心技术总监黄嘉敏,再到运用中药原料制作果冻等大健康产品的一方制药健康产品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艳萍,女性在生产研发领域的成就丝毫不弱于男性,也得到了南海的认可。

  大城工匠的评选命名,也是南海产业格局发展变化的生动写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4.09亿元,增长18.1%,增速位列佛山五区首位。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近两年平均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达16.7%。目前,南海民营企业迈入10万+,拥有109家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还拥有上百个省名牌产品、数十个全国驰名商标、多家国家和省质量奖企业。本次命名的大城工匠重点关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及其他产业领域的具有工匠精神、技艺精湛的优秀人才。华特气体、一方制药、金赋科技、一汽大众、汇博机器人等企业工匠纷纷榜上有名。“政府对工匠的肯定,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肯定”,本次命名的大城工匠之一、金赋科技董事长任泳谊表示,政府的肯定,让企业对当地更有归属感,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升华:工匠精神融入城市文化内核

  大城工匠的命名,不仅让工匠们政治上有荣誉、在社会上受尊重、在实践中能出彩;持续的大城工匠命名,更将工匠精神嵌入南海的城市文化内核,助推南海建设梯队工匠队伍,不断续写南海制造新荣光。

  据了解,从2017年起,南海在启动大城工匠命名活动的同时,也鼓励企业建立南海大城工匠工作室并予以补贴。目前,南海区已有49家企业建立了大城工匠工作室。工作室既是南海工匠精神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也在企业形象展示、技术攻关、技能创新、产品质量改善、市场开拓、带徒传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年来,大城工匠工作室共培养各类人才近4000人,获得技术攻关及技能创新成果1500多项。不少培养出的工匠不但获得国家、省、市荣誉,其技术和产品更被应用在港珠澳大桥、武广高铁、雪龙号等诸多大国重器上,让南海制造享誉全球。

  “南海过去的辉煌,凝聚着世代匠心的卓越追求;南海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演绎匠心传承的动人篇章。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崇尚、培育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南海大地上熠熠生辉”,当天的命名大会上,南海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南海成为大城工匠孕育成长的广袤沃土。南海区将成立产教联盟,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校企合作育人。

  未来,南海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工匠培育体系,全力推动工匠人才在南海大地竞相涌现,“要使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在南海蔚然成风,努力培育更多行业一流的南海大城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南海制造品牌,以匠心匠品谱写南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