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打造服务型救助体系 推进“大救助”格局-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佛山禅城:打造服务型救助体系 推进“大救助”格局

2021年10月19日 09:3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打造服务型救助体系 推进“大救助”格局

  禅城探路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经验

  在10月17日第八个国家扶贫日前后,社工助理阿娟(化名)一直忙着做社区探访的各项准备。阿娟的父亲身患重病,一家人靠着低保生活。这让她与社会生活有了些许隔阂。在禅城社会救助社工长期跟踪辅导后,阿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在社区居民的认同和赞赏中,阿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找到了这份心向往之的工作——社工助理。

  从接受救助的对象,到实现“自助”,再到有能力“助人”,阿娟这样的转变,并不是个例。幸福生活都是要奋斗出来的。作为“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县区,禅城区同时还是“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当地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和社会救助制度创新,把社会救助这项关乎民生底线的事业切实办好,其打造的党建+救助、慈善+救助、社工+救助等救助方式,成为禅城探索“大救助”工作格局、探索新时代社会救助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实践。

  ●南方日报记者 阎锋

  “党建+社会救助”

  三级党员100%结对帮扶

  中秋前后,在禅城区困难对象“微心愿”征集中,来自禅城一低保家庭的孩子阿奇(化名),郑重地写下了他的心愿——一台电脑。此前,因为至亲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一直较为困难,阿奇成功考上了一所本科大学并进入设计专业学习,特别需要一台电脑。这一“微心愿”在禅城共享社区党建平台上发布后,很快得到了来自党员志愿者们的帮助。

  家住禅城区张槎街道智城社区的黄女士,因中风导致腿脚不适,希望能有个轻便按摩器。她在社区“微心愿”信息库里发布了心愿后,在职党员霍丽娟立即将自家一台闲置的按摩器送到黄女士家中,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没想到我的心愿这么快就实现了,而且是和我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亲自送过来,很开心,也非常感谢结对帮扶的党员。”黄女士很是开心。

  在“微心愿”平台上帮助困难群体圆梦,是禅城“党建+社会救助”的一个缩影。该区发动全区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结对帮扶,通过肩并肩联合行动、手牵手结对帮扶、面对面走访慰问、心连心共谋发展,主动发现、救助辖区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切实将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截至目前,禅城已发动约2000名党员对1500多名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了区、镇、社区三级党员100%结对帮扶。

  禅城把社会救助列为民生之首位,近年来更是以完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为重点,不断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创新,完善“救急难”体系,拓宽社会参与社会救助的渠道。在联系和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党建引领,将“党建+社会救助”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禅城区困难群体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入户探访工作指引》等一系列文件、指引,明确了结对原则、探访流程、入户要求、服务记录,并制定了入户探访工作证、登记册和具体流程图,规范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规范入户探访程序,探索形成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常态化工作机制。

  这也是禅城困难群众强化主动发现机制、畅通求助渠道的新内涵之一。在救助社工日常入户探访机制、村居网格工作人员主动发现上报机制之外,党组织(党员)开展定期入户探访,及时掌握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主动发现,主动救助,确保他们在出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时能及时找到人处理,并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禅城区南庄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和南庄镇慈善会的党员在走访时就发现,辖区部分低保、临界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家庭房屋陈旧,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经过多方协调,南庄镇慈善会出资13万余元,与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共同为18户困难家庭进行了房屋修缮,并配置了家具家电,让他们住进了“安心房”。

  就这样,禅城以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力量,不断拓宽社会参与社会救助的渠道,尤其是结对党员以一件件小事、实事,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及时化解困难群众遇到的个性化需求,真正提升救助质量,为社会救助增添温暖底色。

  赋能服务对象

  精准救助分类施策

  “没有办法就业,但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开心。”这是小雨(化名)的感慨。小雨今年30岁,有轻微的智力残疾,又很不幸地失去了父母。2015年,社工们开始认识她的时候,她白天不敢出门、晚上才敢出来买东西,身心状况都不太好。

  刚开始,小雨不敢给社工姐姐开门。社工们就耐心地给她留下纸条,让小雨明白,社工是谁、找她想做什么。后来,社工们了解到小雨很喜欢“布袋戏”,“布袋戏”就成为打开小雨话匣子的沟通桥梁……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坚持上门和用心沟通中,小雨从开始隔着门跟社工讲话,到后来开始欢迎社工来家里坐坐。

  在社工们看来,能够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这是小雨做出改变的第一步。在带着小雨参与社区活动中,小雨开始接触到社区其他的一些热心志愿者,志愿者们也非常欢迎她加入进来,协助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

  现在,她已经可以参与附近社区的老人探访、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现在的小雨是乐观、阳光的。希望她能像普通人一样去参与社会交往、能够邂逅自己的爱情。”一名熟悉小雨的社工说,现在,服务对象的点滴进步成为救助社工们最大的心愿。

  救助社工进入社会救助领域的背后,从2013年起,禅城区开始把社会工作参与引入到社会救助体系中来,以借助救助社工们的专业知识,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度。

  如果说政府行政力量兜底社会救助的民生保障网是刚性的,那么社工救助则更多是柔性的力量。“服务对象一点一滴的改变和他们现在的精气神,对社工来说是一种鼓励,更积极影响着其他的受助对象。”社工李丹妹从事禅城区社会救助社工服务项目6年时间。她说,针对不同困难家庭设计和落地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服务对象每一步的改变,尤其能够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总会深深打动着他们。

  社会救助关乎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禅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探索新时代社会救助事业创新发展上,近几年来,禅城区结合区域城市化程度高、经济较发达等基础条件,率先实施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保家庭特定收入扣减、支出型贫困救助、生活物资价格出现波动时的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等首创经验,这其中的部分经验还得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经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完善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措施,禅城织就了一张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禅城意识到,站在困难群众的立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继续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打造多层次救助体系,是禅城社会救助新时期的新命题。

  2018年,禅城区被国家民政部列入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要持续推进“大救助”工作格局,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全面受惠”,同时,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救助事业创新发展的制度方向,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和创新成果,禅城要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提供试点经验。

  从“输血”到“造血”

  构建服务型救助体系

  在社工周焕英看来,随着社会救助政策越来越完善,入户探访中,低保对象对政策普遍感到满意。“低保服务对象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积极的心态、谋生的技能等以及需要链接相关的资源,比如学习资源和就业资源等,这就对多元化的救助方式和精准赋能服务对象,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禅城开启“物质救助+服务救助”的立体救助方式,着力打造服务型救助机制。服务型救助机制下延伸出的服务内容,正紧扣辖区困难群众的需求而不断优化升级。

  禅城从辖区社会救助对象的区域分布特点、年龄特点、需求分析等多个维度,对低保困难群众进行了精准“画像”。数据显示,目前禅城在册的低保、临界低保、特困对象750多户,其中有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低保、临界低保、特困对象317户,占比约为42%。对他们的致困原因和困难程度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救助,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的关键。

  通过入户探访、个案服务等,禅城已经为500多位低保人员建立健康档案,为166人次的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他们对自身身心健康管理的意识。同时,困难家庭往往存在一定的情绪冲突和沟通障碍,禅城借助专业的社工服务手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了解自身压力状态,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并且帮助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正向互动,在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等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类似的服务个案已超上百个。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服务对象,禅城通过部门间高效联动、慈善融合,将社会就业支援服务做得更为精细、精准。名为“能量full”工坊的项目与创意市集合作,邀请低保困难人员参与到产品生产、管理、运营中来,现在,17名“能量full”工坊管理员分别负责工坊的产品入库、义卖销售、收支统计等。

  “看着服务对象用巧手制作出精美的手工品,自运营团队茁壮成长,我们由衷地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感到赞叹。”在救助社工伍佩瑜的眼中,坚定地做好困难群众的倾听者、陪伴者与支持者,尤其是能够成功地发掘服务对象的优势与能力,为他们“赋能”,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增强对生活的信心,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在依托“共享社区”党建平台搭建起来的“微心愿”信息库里,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禅城进行了精准分类。时间银行、食物银行、物品银行这些概念应运而生。以时间银行为例,征集到的需求就是独居困难老人需要陪伴的志愿服务。在过去5年时间里,时间银行、食物银行、物品银行等计划已经覆盖80%以上的重点救助对象,累计惠及社会救助对象3000人次以上。

  这是禅城不断拓展服务型社会救助机制的写照。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服务型救助机制的过程中,从原来的政策解读、社会资金动员、就业辅导等,到健康管理服务、心理健康辅导、食物银行服务等,再到现在的创业辅导、分类分级档案管理、时间银行服务等,服务型救助体系总能够伴随着群众的需求不断变化而不断提升和调整。

  目前,禅城已经基本构成与救助制度相匹配的健全服务型救助工作体系,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从生活层面、健康层面、就业层面、心理层面、社交层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