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四五”将谋划推进140个特色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福州“十四五”将谋划推进140个特色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
记者 陈木易 林双伟 通讯员 郑泓
福州晚报讯 昨日(11月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福州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计划于近日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福州将谋划和推进140个特色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其中有58个为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398.88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增长78.69%。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多项成就排名全省第一,包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0.82亿元)、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数量(123个)、农业对台合作总量等等。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我市特色现代农业“3个区”,即都市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区、数字农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榕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规划》设置了7个方面39项指标,包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目标超1170亿元,年均增长3.2%;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1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肉蛋奶产量达30万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超400家(国家级15家、省级180家),产值上亿元规模农业企业150家(产值10亿元以上25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个、福州茉莉花茶产业集群1个、农业产业强镇2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00个等等。
构建“773”发展框架,即做大做优水产、畜牧、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7个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目标超3000亿元),巩固完善种业创新、数字农业、农业科技、品牌农业、质量安全、生态保护、物质设施7个支撑,加强榕台农业、对外农业、闽东北农业3个合作。
创新3个“3”特色现代农业体制机制,即推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等3类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推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3项农业农村改革;强化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机制、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等3个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