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八大转型转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佛山南海:八大转型转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2021年11月12日 11:2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南海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八大转型转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11月11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南海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未来五年南海将聚焦“抓改革、促转型”工作主线,着力推动八个转型,加快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换届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政府工作报告以转型作为关键词,强调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抓改革、促转型,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 李源

  致力实现GDP年均增长8%左右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转型成为贯穿整个报告的关键词。在8600多字的报告中,“转型”共出现了22次。彰显了南海对于抓改革、促转型的决心。

  事实上,南海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报告表示,过去五年,南海踏石留印促发展、抓铁有痕谋跨越,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跨过3000亿元大关。

  通过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区上下改革士气高涨,全面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降至1.5,位居全国前列;确立了“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导向,投入近100亿元建设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科技平台,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786个,“两高四新”产业占GDP比重超30%。

  通过改革发展,南海呈现出三个加速转变,一是社会治理从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加速转变,以“数字政府”引领治理模式变革;二是生态环境质量由局部改善向整体改善加速转变,大手笔投入210亿元,推进6个流域治理工程,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空气质量刷新历史纪录;三是群众幸福感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加速转变,新增优质学位超8万个,卫生强区硕果累累,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就业机会更多、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大城配套、小城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报告也指出,南海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制造业“大而不强”“散而不聚”,创新平台数量不少但实效不强;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管理机制与现代化建设不匹配,“小马拉大车”矛盾日益突出;治理手段滞后于城市发展,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不高,基层共建共治合力不够。

  面向未来,以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作为定位,报告提出南海将聚焦“抓改革、促转型”工作主线,加快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奋力在城乡全面融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五年发展,南海将致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构建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村改”攻坚取得重大成果,工业发展初步实现连片成带,用地空间得到切实保障;环境质量呈现根本性好转,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局面逐步形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构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城市资源配置格局

  为了实现目标,未来五年,新一届南海区政府将重点推动八大转型,其中,加快产业转型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八大转型中有三个转型与产业发展相关。

  10月底召开的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培育壮大“两高四新”现代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转型引领力,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如何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智造引领,推动发展路径转型,以产城融合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打造大湾区智造高地为核心,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壮大实体经济,实现环境改善、产业转型与城市品位提升的互促共进。找准房地产与制造业的平衡点,探索与“职住平衡”相适应的住房供应体系,推动房地产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构建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城市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格局。

  以先进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未来5年财政投入500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不断壮大“两高四新”现代产业集群。

  以都市型产业提升发展能级,南海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含金量,到2025年,累计投资额突破4000亿元、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促进会展、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现代商贸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文化旅游、影视演艺、电竞动漫等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加速成长为支柱产业。

  在要素配置方面,南海将坚持工业优先,推动要素配置转型。报告提出,要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工业用地,确保工业用地只增不减。加强产业空间规划、制度设计,对碎片化工业用地重新整合,推动工业用地连片成带,形成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的新格局。

  用好“村改”关键一招,确保2023年前基本完成“村改”任务,加强集体土地连片整合开发,全面加大“集转国”工作力度,5年内整理连片可用工业用地3.5万亩,实现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

  实行精准招商,切实将招商成效体现在项目落地上,5年内逐步将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25%。

  坚持创新驱动,南海还将推动动力机制转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3年内财政投入6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转型,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两化”转型;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区财政在5年内投入180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到“十四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

  推动各类科技平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导科技平台更好满足企业的技术研发需求;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推进“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园区。

  产业发展还需要人才支持。南海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实施在职人才培育提升工程;用好南海人才馆、高才会等引才平台,打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真正做到让各类人才在南海“闯”有机会、“干”有舞台、“成”有空间。

  城市更开放、基层更善治、环境更优美

  八大转型还涉及到从城市发展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在城市发展方面,报告提出要坚持开放融合,推动城市发展转型,以全域统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进城镇空间强心聚轴、农业空间集中连片、生态空间织补成网、产业空间集聚入园,着力破除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速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城乡加速融合发展。

  巩固广佛全域同城化先行优势,进一步落实与广州白云、荔湾、番禺、南沙等区的合作,携手共建广佛新城,打造广佛极点标志性平台,实现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同城化合作;大力提升桂城千灯湖片区发展质量,形成湾区一流的高档商圈。

  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交通项目建设,促进各种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有机衔接,形成立体化的交通出行体系;全力打造“数字政府”2.0版,进一步筑牢南海信息化建设先行优势;推进国资改革和城建融资改革,加快组建投资、建设、产业三大国资集团,打破国有企业分级管理模式,推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元。

  在生态文明方面,报告提出要坚持全民共建,推动生态文明转型,促进产业全面绿色转型,研究制定区域“碳达峰”实施路径,推动生产方式“减耗”、生活方式“减排”;全面推行空间管控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三线一单”与“村改”相衔接,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边际界限明显、区域互动协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惠及民生,南海将坚持优质均衡,推动民生事业转型,5年内投入600亿元支持教育事业,擦亮教育金字招牌;坚持“普惠、保底”原则,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加快推动医院—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协同联动,构建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社会治理方面,报告强调要坚持共治共享,推动社会治理转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深化“一网统管”建设,实行城市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成果更好服务社会治理,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治理平台。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报告最后提出,要坚持效能至上,推动行政服务转型,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更有效的执法监督与纠错机制;全面释放镇街活力。主动顺应镇街发展需求,调整财政分成方案,按照有利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有利于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有利于就近高效服务的原则,推动下放更多区级管理权限,构建区镇联动、简约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

  -聚焦

  南海区人大提交五年“成绩单”

  紧扣改革发展主线

  聚焦重点工作精准发力

  11月11日下午,南海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崇剑代表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赵崇剑表示,本届人大常委会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为推动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五年推进法治南海建设

  五年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共召开常委会会议58次、主任会议63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88项,开展专题询问2次,组织执法检查11次、视察活动34次、专项调研114项,提出审议意见74项,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50件。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在过去的五年,坚持真干事、干实事,紧扣改革发展主线,聚焦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推进法治南海建设,着力监督依法行政,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良法善治。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五年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义务教育学位保障情况专题询问,听取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等情况汇报;听取审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报告,专题调研区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医联体建设运作、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养结合等工作情况。

  五年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指导各镇街人大提升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高标准完成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共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291个,其中中心联络站7个;连续四年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组织全区五级代表共4000多人次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中履职,拓宽代表履职渠道。

  未来五年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赵崇剑表示,未来五年,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自觉维护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通过依法行使好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把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人大工作全领域、各方面。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抓改革、促转型”为主线,围绕南海区构建“1+2+N”重点改革体系、加快产业创新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大文化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服务和规范财政经济运行等方面加强监督,助推各项改革发展项目落地落实。

  同时,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健全代表工作制度,创新代表活动方式,激发代表履职活力,落实“双联系”制度,充分运用南海人大信息系统等线上平台,增强联系代表工作实效。

  此外,南海区人大常委会还将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人大关于县乡人大“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计划,推动区镇(街道)人大进一步提升履职工作水平。

  -关注

  南海法院:19923件纠纷不需立案就得以解决

  11日下午,南海区人民法院代理院长万选才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过去五年,南海区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履行司法审判职能,新收各类案件336693件,同比增加98.9%,办结各类案件331774件,同比增加102.9%,员额法官年人均结案428件。

  南海区人民法院五年来持续推进四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6件141人;推动形成全链条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施执行工作“三项机制”,近三年执行办案质效指标位居佛山市前列。

  在打造司法品牌方面,南海区人民法院依托全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成“1个诉前和解中心+5个诉前和解中心工作室+N个一体化处理中心”的诉前和解工作网络,调处道路交通事故、劳动人事争议、金融、医疗、消费等各类纠纷67582件,调解成功率为37%,19923件纠纷不需要立案就得以解决。

  接下来,南海区人民法院将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引领法院各项工作质效提升;二是建设更加公正高效的办案机制,落实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三是提供更加精准到位的司法服务,落实“一号改革工程”,聚焦“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两项重点;四是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健全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院庭长直接审理机制;五是开拓更加智慧创新的办案手段,进一步推进执法办案数字化转型,深化“互联网+诉讼”模式。

  南海检察院:五年办理案件超5万件

  11日下午,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郭俊峰代表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过去五年,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各项检察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共办理各类案件54492件,办案规模稳中有升。2021年,被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授予全省基层检察院“一院两品”融合品牌。

  五年来,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在南海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贡献检察力量。在建设平安南海方面,共受理提请逮捕案件16034宗25159人,批准逮捕13711宗20940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6920宗35972人,提起公诉23027宗31730人,案件总量居佛山市首位。

  同时,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坚持高质效做实法律监督,过去五年,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3045人,法定不起诉或证据不足不起诉647人。

  郭俊峰表示,未来五年,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聚焦南海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找准检察服务的着力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探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二是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犯罪,积极、稳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三是加强促进执法司法监督制约,以高水平法律监督助力法治南海建设。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