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冠军“雁阵”
冠军再出发,南海隐形冠军赴深调研并举办跨城论坛
佛山南海: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冠军“雁阵”
“没有数字化战斗力的企业是不合格的企业,接下来要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南海隐形冠军一定要再出发。”佛山市承安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新说。11月25日,在“融深数智化 冠军再出发”2021年广东制造业(南海)隐形冠军研究院年会暨对话深圳数字化标杆论坛上,南海冠军企业对话深圳创新企业。
这是佛山市南海区工商联组织的以“融深数智化 冠军再出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年11月22—25日,南海区工商联组织了近30家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赴深圳取经数字化转型,在深圳开展调研及举办论坛。
这也是南海着力打造数字化冠军标杆的缩影。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正把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新赛道。今年5月,广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构建广东发展新优势。南海同样加快布局,在近期已提出要投入6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在这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攻坚战”前,南海政企联手,着力推动南海隐形冠军从传统产业的隐形冠军走向数字经济的隐形冠军,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冠军“雁阵”。
冠军再出发先进企业的持续精进
在深圳市龙华区,美团技术总部内,一块块数字大屏上实时报送当前美团全国各地的外卖销售数据。这些数字屏幕也是美团的“作战地图”,后台人员会利用这些大数据,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提供依据,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服务能力。
来自消费互联网巨头的经验,对于正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攀爬的南海隐形冠军来说,深有启发。“美团这种以服务增值赋能客户的做法,非常值得制造业借鉴。”佛山市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飞舟感叹道。
同一天,已经深耕模具行业多年的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明则被另一家深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所折服。在距离美团十公里之外,深圳市杰美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杰美特”)的数字化工厂内,模具制造实现了从来料、生产、搬运、存储到送货的全流程自动化。这家手机配件生产商去年产值为8亿元,但光在这个数字化工厂上,杰美特就投入了1亿元。
这是南海冠军企业向深圳创新企业取经的现场。上周,近30位南海隐形冠军企业来到深圳,开展了为期4天的调研学习及论坛活动。
其中在前三天,调研组走进了金蝶软件、工业富联、美团、杰美特以及中兴等企业。调研企业既有不同类型的数字化服务商,如从软件起家的金蝶软件,从制造业切入服务赛道的工业富联,同时还有来自消费互联网的“王者”如美团、属于工业互联网实践标杆的杰美特等。
实际上,这是南海区工商联连续第三次组织南海隐形冠军企业出外开展调研学习及资源对接。自2017年以来,南海区把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作为地方奋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发起寻访活动的方式,已挖掘出两批合计109家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
这次赴深圳调研取经已经是南海隐形冠军企业第三次“再出发”。其中,在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曾组织一批隐形冠军企业赴宁波调研学习方太、海天等企业,并在宁波成功举行“走进长三角 冠军再出发”2020广东制造业隐形冠军(南海)研究院年会。
每一次再出发,都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再奔赴。“组织企业对标先进,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南海隐形冠军跟随时代所需,不断刷新标杆的内涵。”南海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
供需再对接探路深佛两地产业协作
“这次带着南海隐形冠军企业来到深圳,正是推动深佛两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接,落实深佛产业协作的重要举措。”南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乔吉飞说。
今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印发,大湾区开放合作进入加速期,对接深圳成了各地共同使命。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深圳科创+佛山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深圳本身又是数字经济高地。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数字产业规模占到全市GDP比重超30.5%,无论是总量还是比重均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深圳拥有的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的数量,占据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
对南海隐形冠军企业而言,链接深圳数字化经济资源,就是要链接深圳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因为与这些“工业医生”的对接,首先会给企业带来思想上的洗礼。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3.0时代,一个以共享化为标志的时代。”11月22日,在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内,其高级副总裁、金蝶研究院院长张良杰聚焦数字化经济3.0时代,企业应如何打造数字化战斗力,给南海隐形冠军企业进行了一次专题分享。
他说,企业的数字化战斗力是指企业在每一个价值链的场景中,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转化数据的能力都会带来额外的力量和竞争优势。企业要重构价值链的数字化,要从战略、运营、创新、服务以及文化五个维度切入。
张良杰还特别说道,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服务化。这一点引发了佛山伟邦电子董事长潘伟欣的思考。“既然数字化的本质是服务化,那么如果企业从卖产品走向卖服务,是否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潘伟欣说。
一批南海隐形冠军甚至直接对接到转型的合作伙伴资源。“你们有业务对接人吗?”11月22日,在调研组走进深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过程中,作为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黄平,每到一站调研,必然主动提出对接需求。
他说,这样的学习让他能够快速了解不同数字化服务商的特点,有助于企业更稳地打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制造再跃升“有形之手”助力标杆出列
搭建两地对话平台,也是南海“有形之手”力撑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表现。
11月25日,在南海隐形冠军企业结束了3天调研后,由南海区工商联主办的“融深数智化 冠军再出发”2021年广东制造业(南海)隐形冠军研究院年会暨对话深圳数字化标杆论坛在深圳举行。
一批南海隐形冠军在与深圳创新企业的对话中,找寻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在深圳调研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金蝶学到的三个字:战斗力。而我自己的数字化战斗力还没形成。”周建新说。他所在的承安铜业是生产磷铜阳极的行业“隐形冠军”。目前,作为企二代的周建新,正积极推进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我做了很多改变和创新,但在数字化重构上还是觉得自己不合格。接下来一定要思考怎样从不同维度渗透数字化,产生更多的战斗力、竞争力。”周建新说。
同为企二代,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彭伟东则笃定了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来之前我甚至还在想要不要做数字化,但是这次调研后,我更加坚定了开展数字化的想法。”彭伟东说。
通过这次调研,他还意识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不能“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一定要有全盘的计划,做好规划。
在推动南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南海区委、区政府同样有着全面的规划。11月11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提出,未来三年内,财政将投入6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转型。
其中还提到,将积极争取佛山市级的政策资源,出台实施全区“两化”转型扶持方案,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等,并尽快打造一批示范车间、示范工程,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在此之前,南海已经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若干措施》与修订后的《佛山市南海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多个政策大礼包,组合式推动南海制造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政企合力,共推数字化转型。
在这样的浪潮下,南海隐形冠军一定是这其中最能信赖的力量。因为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南海隐形冠军企业已经率先出发了。
《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报告》正式发布
万字报告聚焦冠军企业转型战法
11月25日,“融深数智化 冠军再出发”2021广东制造业隐形冠军(南海)研究院年会暨对话深圳数字化标杆企业论坛在深圳举行。会上发布了由南方日报调研团队撰写的《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报告》(下称“报告”)。
这份报告在持续2个月、深入50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南海隐形冠军“小步快跑,渐进式改革”“以我为主,场景化攻坚”等六条数智化转型战法。同时,针对转型瓶颈,报告还提出了构建“五个一”行动体系建议,推动南海隐形冠军在数智化转型上率先突围,争当全国示范。
走读50家企业直击冠军企业“智变”一线
本次调研共选取企业样本50家,通过座谈会、实地调研、问卷发放等方式展开。调研企业包括大、中、小企业,行业涵盖新能源、机械装备、电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铝型材、日用品等多个行业。调研对南海隐形冠军的数智化转型现状有了新认识。
调研显示,早几年企业在数智化转型的资源投入上有“重硬轻软”的现象,即重视对传感器、RFID标签、工业机器人等硬件的投入,而忽视对信息系统、算法等软件的投入。
在融合水平上,南海隐形冠军数智化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步向成熟。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企业实现了数字化制造,可进行数据集成、分析和决策,进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制造成本、强化产品质量等;对质量数据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其中,近两成企业达到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实现了装备、物料、人员的信息连接,进而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方案。还有个别企业已接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即管理人员的决策完全依赖于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信息系统可以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测。
突围方法论隐形冠军的6条战法
报告指出,当前在南海隐形冠军企业群体中,企业已经形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六大战法,分别是小步快跑、渐进式改革、以我为主,场景化攻坚、聘请“医生”,专业化服务、观念变革,“一把手牵头”、组织支撑,全员化转型以及内外协同,政企媒合力。
比如实达科技采取的就是“小步快跑”。主打产品是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的实达科技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时,专门先从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的环节入手改造。其将劳动任务重、要穿特殊的防护服和戴防护罩且人工数较多导致测试延迟的配料涂布车间作为改造切入点。
在这样的基础上,实达科技再将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向其他生产的重要环节延伸,加大改造力度。目前,数智化生产已覆盖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企业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更稳定。
调研报告还指出,数智化转型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靠企业单打独斗有时难以成功。南海隐形冠军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用好“工业医生”——数智化转型服务商与咨询公司。与专业领域的公司进行合作,舍得付费购买专业服务,推动南海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上取得了更快的进步。
华兴玻璃就是这样的例子。在全球做了大量调研后,专门选择了在传统制造数智化转型上有丰富经验的西门子,作为咨询服务商。西门子对华兴玻璃产能规划、快速和柔性的生产计划等15个维度进行“体检”,总结了268个痛点,提出了32个决方案。与西门子合作后,华兴玻璃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由20%上升到66%,数据透明度达90%,预计有效支撑效率上升30%,不良品率下降20%。
建言“五个一”要打造转型公地行动
报告指出,尽管南海隐形冠军数智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还面临几大瓶颈。目前,企业“不想转”与“不敢转”同时存在,顶层设计与局部攻坚亟待协同,通用方案与企业个性化需求难以匹配,改造需求与人才供给部分脱节,政府服务与企业诉求也存在错配。
为此,报告建议以“五个一”行动体系,即:冠军突围行动,打造数智化转型的冠军雁阵、政策对标行动,建设产业集群示范标杆、公地培育行动,构建数智创新共赢生态、中介招商行动,构筑龙头服务商资源池以及新血液传承行动,发挥“二代”的转型带头作用,以此引导南海隐形冠军在数智化转型上实现率先发展、领先发展。
五大行动中,排在首位的是开展“冠军突围行动:打造数智化转型的冠军雁阵”。报告指出,南海隐形冠军集群已成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样本之一。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南海也完全有实力打造一个冠军集群。通过建设数智化创新资源集聚区,形成隐形冠军数智化转型的分层分类支持政策体系等,南海可构建全省乃至全国的数智化转型应用示范发展高地。
除了要打造一批重点企业,和南海一样,珠三角不少制造业发达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多个优势制造业集群。他们以产业链为纽带,将产业集群作为切入点,打造行业优势与数智化转型实力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因此报告建议南海对标这些地区,引导开展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示范项目,打造“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和数智应用集群标杆。
报告还建议,可以开展公地培育行动,通过打造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省标杆,以及建设区域行业数据中心、大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和共性平台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开展数字化创新共赢的生态。
撰文:叶洁纯 吴欣宁 林东云 布倩茹
编辑统筹: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