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长护险 更好地照顾身边有需要的人-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晋江:长护险 更好地照顾身边有需要的人

2021年11月30日 11:03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晋江:长护险 更好地照顾身边有需要的人

  东南网11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洗发、手足关节护理、聊天心理疏导……在晋江市安海镇社坛村失能老人许小凤家中,长护险定点机构护理人员陈瑞真正在为她护理,虽已口齿不清,但老人脸上的气色甚是红润。“长护险政策好,在护理人员的照顾下,这两年我老伴的气色反而比之前好了很多。”许小凤丈夫蔡崇炎点赞道。

  据介绍,2020年7月起晋江在全省范围率先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失能(半失能)人群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工作经历一年来的实践,成效良好,参保拓面有序推进,待遇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对象服务满意率达到100%,被评为晋江市2020年度十大市民关注事件之一。

  专业护工上门护理 失能老人气色变好

  今年73岁的许小凤自2014年中风后,便一直躺在家中,由老伴蔡崇炎照顾,这一照顾便是7年。早年间,身体还算硬朗的蔡崇炎,可以勉强帮老伴清洗、护理,可随着年纪渐长,慢慢地他也觉得力不从心。

  “还好政府推行了长护险,专业的护工都会上门为我老伴护理,除了帮她洗头、洗澡,还帮她按摩做康复训练、陪她聊天,非常用心。”蔡崇炎告诉记者。他发现老伴不仅气色变好了不少,在旁人的搀扶下还能走几步路,这样的变化也让他很是欣喜。

  据介绍,许小凤属于重度失能老人,护工每个月上门10次为其做服务,“除了沐浴、洗发、关节护理、手足部清洁、协助更衣、生命体征检测等为固定服务外,我们还会根据老人需要提供理发、指甲护理等服务。”护工陈瑞真告诉记者,每次服务时间为1.5—2小时。

  按照服务次数及项目,许小凤所接受的护理服务费用每月为1050元,因为有了长护险,许小凤每三日一次的护理服务费用全部由长护险支付,此外每年还能获得7200元的辅助器具限额报销,比如护理床、轮椅、坐浴椅、纸尿裤等。“不能让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长护险提供的服务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个人缴费35元,每年护理服务待遇达到2万多,让普通家庭也有能力购买到专业的失能护理服务。”晋江市长期护理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魏耀告诉记者。

  每笔钱使用都有明细 村(社区)筹集资金使用率高

  目前,长护险每人每年90元,属于职工医保对象的,个人按60元/人/年标准缴费,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划转,晋江市政府给予补助30元/人/年;城乡居民缴费方面,在晋江市政府补助30元/人/年的基础上,个人缴费部分由市、镇两级分别再给予试点村(社区)15元/人/年和不少于10元/人/年的补助,剩余个人缴费部分暂由村(社区)集体统一筹资缴费,进而实现全村整体参保。

  据统计,社坛村长护险缴费人数为1764人,每年村集体需筹资61740元,因为社坛村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头两年还可以每年额外享受到40%的补助。当前该村享受长护险服务的失能人员有10人,每年长护险待遇近20万,远远超过村里所筹集的费用。

  在晋江市首批28个试点村(社区)资金使用远超村(社区)所筹集金额的还有很多,比如深沪镇的东华村,长护险待遇资金使用是村筹集资金的近3倍,永和镇玉溪村长护险待遇资金使用是村筹集资金的2.5倍,村里长护险待遇享受人数更是多达40多人。此外,参加长护险的试点村(社区)还可以在评选乡村振兴示范村、平安村(社区)列项加分。

  参保人数突破33万人 推出“3+1+1”服务体系

  “长护险政策好,共同照顾好身边的失能人员,不让一个家庭独自承担困难。”社坛村党支部书记蔡良坤评价道。现如今,在社坛村不少老人会主动到村委会询问、了解长护险政策,这也给老人们很大的心理保障。

  记者了解到,随着长护险政策的推广,越来越多人加入参保。截至2021年11月晋江市长护险参保人数突破33万人,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对象、离休干部、伤残军人和68个试点村(社区)的城乡居民,参保村(社区)占全市近五分之一。

  据介绍,今年来待遇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待遇对象同步覆盖所有年龄段人群,整合创新推出“3+1+1”的基本待遇服务体系。即:3种主要护理服务形式,包括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1种辅助服务形式是辅助器具服务项目,1种补充服务形式是预防失能干预项目。创新开发出“47标准项目+个性化护理计划”的护理服务产品。

  截至2021年11月,覆盖待遇人群955人,为521位重度失能和434位中度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4.5万人次;为278个失能家庭提供器具服务5060件次;在4个社区开展了预防失能干预试点工作。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