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文联成立70周年 有力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江门市文联成立70周年,文艺界人才荟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有力推动江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作为著名侨乡,江门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独一无二的“侨文化”。70年前,江门市文联诞生于这片文化热土之中。70年来,江门市文联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努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有力推动江门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江门市文艺界人才辈出,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艺服务惠及更多群众。抗疫期间,江门市一批优秀抗疫文艺作品团结社会各界,齐心抗疫;大批红色题材精品力作涌现;《江门文艺》总发刊592期;书法美术摄影民间文艺作品联展等为市民送上精彩文艺大餐……
近日,江门市文联成立70周年活动举行。在相关座谈会上,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希望,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作更多优秀文艺精品,为侨都高质量发展赋能。一要传承发扬,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要注重总结宝贵经验,传承精神财富。二要守正创新,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创新赋予中国侨都时代力量。三要团结互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以更开放的胸怀和气度、更高远的站位和视野,实现江门文艺事业发展新跨越。
●南方日报记者 戴惠甜
红色文脉延绵相传
1951年1月28日,江门市文联成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江门市最早成立的人民团体之一。70年砥砺奋进,见证了江门文艺战线群英荟萃、百花齐放的春华秋实,推动着侨乡文艺的发展繁荣。
文联是党领导下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江门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培招表示,回顾70年发展历程,江门市文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红色文脉延绵相传。
一直以来,江门文艺人始终赓续红色文艺血脉。“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出生于鹤山,曾担任华南文联副主席,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人,他提出人生就干两件事:“一是革命、二是文艺。”中国芭蕾舞先驱戴爱莲先生祖籍蓬江区,戴爱莲在危难之际,毅然回到祖国,倾其毕生报效祖国。中国红色摄影先驱沙飞出生于广东开平,用镜头记录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吴有恒的《山乡风云录》曾盛极一时。
1930年3月2日,鲁迅领军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其中,江门籍作家,仅仅台山就有林基路、黄新波等8名左翼文艺家。此外,江门的红色文艺家还有首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央乐团团长、红色音乐家李凌和红色新闻传媒先辈吴冷西等。
在五邑大地上走出去的文艺先驱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文艺精神,激励着江门文艺人追随党的脚步奋勇前进。比如,江门文艺界通过义演筹款参与捐赠一架“鲁迅号”飞机,飞往抗美援朝前线。
近年来,江门还深入挖掘和打造红色题材,先后推出《铁骨丹心林基路》《赤胆忠心龚昌荣》《江门红色地图》等一批红色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和现代红色文艺精品。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江门作为全国著名侨乡,侨文化发挥着重要的纽带桥梁作用。回顾70年发展历程,江门市文联始终坚持侨为纽带,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是文联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重要舞台。
江门市文联各团体会员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立足侨乡,创作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广播剧《今生无悔》获得中宣部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学作品再上台阶,散文《双族之城》摘得百花文学奖,《万里赴戎机——五邑华侨抗战实录》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文学类)。
舞台艺术茁壮发展,在连年打造《闯金山》《县令丁积》《大道无疆》《梁启超之少年中国说》等反映侨乡历史文化大型舞台作品的基础上,今年10月10日,侨批舞剧《侨批·家国》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首演,讲述了一段华侨群体与家国命运交织的历史和故事,反响热烈。舞剧更引起了华侨华人代表的共鸣。来自美国的五邑籍侨胞马炳良观看《侨批·家国》后说:“五邑华侨先辈不求回报、热忱报国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接续奋斗,为祖国、家乡发展做更多贡献。”
多场精彩戏曲送到基层,传统的唱腔和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戏剧的魅力;多场有影响力的摄影比赛活动,有力提高中国侨都的知名度、美誉度;“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故乡,全市有近百万人喜爱、从事舞蹈工作……在江门文艺人多年的努力下,江门目前已拥有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摄影之乡、中国舞蹈之城、写生之城、诗词之乡等系列文艺品牌。此外,音协的“寻找侨乡最美之歌”、美协的“写生文化节”、摄协的“多彩江门”、舞协的“全国群众舞蹈展演”、民协的迎春花会、合唱协会的四季音乐会等,均已打造成为江门文艺品牌。
文艺服务情系万家
创刊于1979年的《江门文艺》紧贴时代脉搏,见证着江门文艺事业的发展。在江门文艺界的努力下,《江门文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艺名刊,成为一代人的文艺记忆。目前,《江门文艺》总发刊592期,续写着江门文艺的华彩篇章。
是什么支撑着江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源头活水。“我们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文艺服务情系万家。”梁培招表示,江门市文联、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守文艺为民初心,广泛开展主题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提出“使命在肩、文艺为民”文艺志愿服务的共同价值,结合中国文联的标识,融入传统文化和地域元素,作为开展文艺创作、文艺服务的立足点和归宿点。
“千名文艺家送文艺下基层”“百场文艺志愿服务”已成为江门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其中,今年江门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市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将达100场次以上。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健康人们的身心,为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贡献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文艺志愿服务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担当,江门文艺人唱响江门抗疫的文艺最强音。一批抗疫优秀作品纷纷登上文艺高平台,江门市音乐界抗“疫”作品,引起了省音协的关注,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传播平台的点击量,都在广东排名前列。比如,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江门原创歌曲《你要平安归来》激情歌颂、深情赞美、真情祝福、真诚致敬逆行的白衣战士,以音乐艺术的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