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司前试水“稻虾轮作”
新会司前试水“稻虾轮作”
清晨薄雾散尽,水田里不时蹿出一群小龙虾,它们时而嘴吐泡泡,时而钻进泥中,似与人相乐。今年初,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创新开展“稻虾轮作”,第一轮800亩垦造水田产出的“稻稻虾”即将上市。
“小坪地势低洼,毗邻潭江,便于引水,此外土壤肥沃,利于实施轮作。”司前镇小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靖升介绍,“稻虾轮作”是利用冬闲的稻田,辅助人工措施加深水环境养殖小龙虾,一季早稻、一季晚稻,寄养一季小龙虾,可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同时也能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稻田生态,实现“稻田养虾、虾养稻”的良性循环。
“稻谷腐烂后产生的浮游生物能给小龙虾带来食物,而小龙虾的排泄物也给农田也带来了肥料,既降低养殖成本,又增加土壤肥力。”养殖户侯勇强说,“种出来的稻谷品质更优,做饭也更香。”
1月初,侯勇强按每亩50斤的标准,往试验田投放虾苗。目前,虾苗已经长成大虾,并从试验田转到稻田里养殖,预计3月中旬可开捕上市。
广东气温相对温暖,养殖小龙虾可实现提前上市,抢占市场“空档期”。“首轮‘稻稻虾’预计亩产为200斤,均价预计约30元/斤,将切实为农户、养殖户增产增收。”吴靖升说。
【撰文】黄绍侦 李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