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做活“水”文章 共建共治共享碧道经济带-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江门做活“水”文章 共建共治共享碧道经济带

2022年03月04日 10: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江门做活“水”文章 共建共治共享碧道经济带

  为助力广东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近年来,江门整体推进碧道建设,建成碧道340公里。其中,城央绿廊、下沙公园、西江碧道示范段等项目已经成为江门市的的水生态名片,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打卡的地方。

  与过去较为单一的水环境治理相比,江门万里碧道建设跳出了就水治水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为以治水为主,统筹实施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城市建设等多项目标,水岸共治,最终实现优美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形成滨水生态活力的经济带。

  “我们选择在这里投资、创业,主要是看中这一段碧道的景色很好,但附近还缺乏相关商业配套。”咖啡厅“Coffee Around”负责人钟均亮认为,西江碧道蓬江段的环境很好,附近还有大型停车场。

  除了“Coffee Around”咖啡厅,西江碧道蓬江段沿线设置的其他4个便民驿站也不乏人气。当天下午,在数公里开外的UTAG潮店,一群年轻人正在旁边的空地上聚会,充满活力的弹唱从碧道上传出,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游客驻足观看。

  随着商家的陆续营业,江门正在加快形成一条条充满活力的碧道经济带。结合碧道建设,串联周边特色节点,逐步汇集人气,打造水生态名片。

  除了城市提质,碧道建设还带动了江门全域旅游发展。如大隆洞河碧道及端芬河碧道,将海口埠、梅家大院、端芬山底圩等文化景点有机连接,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大沙河碧道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融共生;鹤山升平河碧道依托古劳水乡周边资源禀赋,打造出一条融合古劳水乡风情、渔家文化的生态型休闲游憩廊道,推动古劳水乡的旅游发展。

【责任编辑:刘洋】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