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潮汕地区绘画的百年传承-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观察:潮汕地区绘画的百年传承

2022年03月31日 10:4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画笔饱蘸韩江水 丹青妙手出岭东

  ——潮汕地区绘画的百年传承

  “盘点当代广东美术的中间力量可以发现,活跃在当代广东画坛的知名艺术家过半是潮汕籍,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像潮汕地区这样,高密度且持续性地诞生当代中国画家的现象是绝无仅有的。”美术学硕士研究生黄蕴心认为,当代潮汕籍中国画家无论是创作队伍,还是作品和影响,在当代广东画坛甚至整个中国画界都具有影响力。

  启蒙于潮汕,成熟于广州,闻名于全国——纵观林丰俗、方楚雄、林墉、许钦松等如今岭南画坛的重要人物,皆可发现这样一条脉络。根深则叶茂,源远而流长。画家手中的笔,是潮汕穿过百年时光的传承。

  撰文:肖燕菁 策划:达海军

  家乡风物与儒家底蕴

  三月的潮州,雨雾弥漫,一切都朦胧模糊,唯有当季的木棉绽放出毫无保留的炙热火红,映着碧水韩江。当代潮籍画家林丰俗在童年时看过韩江堤边古庙旁的一株木棉,满树红花让他惊愕,他撒娇让长辈捡了几朵完好的花,回家后放在枕边。多年后,林丰俗在肇庆怀集的江边看到一株残断后重生的木棉,回忆起童年初见木棉时的感动,画下了自己的代表作之一《木棉》。

  所画即所见。潮汕地区的风物常常是创作者最早的美学启蒙。

  荔枝、香蕉、枇杷、毛豆……民国时期的“凤城才子”佃介眉将日常所见景物入画,其《五十年手躁之作》《花果杂册页》描绘的蔬果、花卉多达41种,笔墨清劲,随意挥洒,笔笔皆是日常意趣。在《五十年手躁之作》中,佃介眉早年就读省立金山中学堂的恩师王师愈为画册题“活色生香”。

  佃介眉一生未离开潮汕,他笔下的瓜果花卉、自然景物,是一个传统文人对潮汕最直接而真切的观照。

  出生于潮州书香世家的佃介眉少年时期在家中接受了最为严苛与传统的国学启蒙。四五岁开始读私塾,家学渊源深厚,与饶宗颐的父亲等时常往来。佃介眉诗书画印皆擅,一生淡泊名利。在民国长期的动荡不安中,佃介眉偏居岭东,坚守文人画传统。其孙佃锐东评价:“公绘画纯属心意写成,丹青之术全靠潜心自学,得乡彦古贤名作之神韵。”

  佃介眉非个例,民国时期新旧思潮碰撞,到处皆是“改革”与“变法”,但潮汕本土仍有一批坚守文人画传统的画家。他们多数承袭家学,诗书画皆通,重视文人画的写意本质。饶宗颐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将其学识修养、人格性情融汇在其画中,是天才型的学者画家;郭笃士古文根基深厚,是诗画相结合的典范;郭餐雪擅长山水,书画均能,情韵俱佳。

  这一批承袭文人传统的画家,是潮汕地区作为“海滨邹鲁”的积累与底蕴。

  纵观潮汕地区历史,一代代移民南下,一层层文化累积,潮汕在承接与强化儒家传统的同时,与周边地区的思潮、时代背景的变化发生积极互动。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在潮汕并行,到了清末民初,重儒重商,保守兼具开放的潮汕文化特质已然形成。

  “展览就利用沿街商铺门前,两端搭起牌楼,露天处用布搭棚遮挡,称作‘街路棚’,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贵屿商贾活跃,民间喜好收藏字画,往往不惜重金购买名家字画,以彰显门闾。可见潮汕书画沾溉之深。”《潮汕近现代美术史略》中关于“街路棚”的记录是当时潮汕地区美术发展基础的证明。

  位居广东边陲而与福建接壤,潮汕地区文化上“近闽远粤”的特征在书画界体现为闽派画风在潮汕地区的传播以及闽籍画家的流入。康熙年间,闽籍画家房修在潮州定居,设帐收徒,传授闽派画法,收徒陈琼、黄璧等人。清代画坛上“闽西三杰”之一的上官周时常往返潮汕地区和福建两地。艺术学博士刘菲菲认为,闽派名画家在潮汕地区的创作,对潮汕地区中国画家起了传授、示范的作用,推动了潮汕民国前期绘画的发展。

  沪上求学的潮汕学子

  沿着韩江水,可至长江口。

  蔡梓源的桑浦美术馆坐落在上海静安区江宁路,他以海派和潮籍画家的书画为主项的收藏已略具规模。在蔡梓源看来,潮汕书画的发展壮大,与海派书画息息相关。

  清末民国时期,潮商迎来财富积累的黄金期,除了南洋,上海便是他们最大的舞台。“上海财界的经济实力,除洋人外,江、浙二帮因天时地利,得天独厚,其实力最强。广东财界在上海也有一定的地位,他们能在上海与江浙帮争雄,其中潮州帮起着重要的作用。”潮汕本地文史研究者郑瑞庭表示。

  上海的潮商势力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潮州会馆、同乡会,为潮汕学子异地求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当时的上海有“远东第一大都市”之称,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商贸的繁荣带来文化的发展,让上海成为各地画家的集散中心,大江南北的画家行至上海,当地蓬勃的美术社团机构以及外埠带有海派元素的美术机构也不断展开各种艺术活动,海派绘画蓬勃兴起。对于当时的潮汕学子而言,相比翻山越岭至广州,乘轮船一路到上海是更为自然的选择。

  孙裴谷站在了潮汕书画转型的节点上。1892年,孙裴谷出生在揭阳,随经商的父亲出入林亦华、杨柳芳等传统文人画家学画,后赴汕头同文书院读书,迁居汕头中山路开设谷园画室。1929年,上海举办全国美展,在当时已在上海美专学习的刘昌潮的邀请下,孙裴谷开启了四个月的沪上之行。其间,孙裴谷积极与潘天寿、王个簃、谢公展等海派名家交流,并学习当时上海画家的艺术交流活动形式、经营模式、美术教育等新理念,自身的绘画风格也汲取了海派养分。

  刘菲菲认为,孙裴谷上继承了潮汕本土传统文人的画法,又融进闽派、海派等其他风格;中则团结潮汕三地的画家一道探索潮州绘画发展之路,如举办展览、编辑和印制画册;下则推广时代流行的绘画风格,培养一批批年轻画家,积极为潮汕地区绘画艺术打开新的局面,其一生桃李满天下。“孙裴谷是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是民国时期潮州画坛承前启后的导师。”

  除了画家群体自发的交游,赴沪求学是潮汕学子系统化进入海派美术教育体系的另一重要途径。

  1912年,乌始光、刘海粟等人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标志着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正式诞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构建了一个先进的美术教育体系、首开海派美术教育之先河,随之各种艺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上海新华艺专、上海昌明艺专、新华艺专。上海的美术教育迅速辐射到杭州、苏州、北京、南京、广州、重庆等地。

  据《长海美术专科学校——25周年纪念一览》载,时在册粤东籍毕业生达66人,在校生29人。从1912年11月创立到1952年9月高校合并,上海美专一共经历40年,培育了各类新型美术人才3000人以上,其中出自潮汕地区的学子便有百余人。

  归来后反哺潮汕美术教育

  沪上归来后,大部分潮汕学子选择返回家乡执教。

  出生在揭阳塘边乡“书斋围”的王兰若在潮汕接受了国画基础的训练,师从孙裴谷学习花鸟,后在孙裴谷的介绍下先后进入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专学习。在沪期间,王兰若广泛地接触了海派几乎所有著名的画家,如黄宾虹、刘海粟、谢公展、诸闻韵等,其早期作品中兰、竹类题材,清逸优雅的线条风格受诸闻韵影响极大。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员李伟铭认为,王兰若正是通过书斋围、通过林芙初、继而通过孙裴谷和诸闻韵等知识和趣味承传的“驿站”,步进了海派和传统绘画的堂奥,并在长期的中西绘画知识和艺术趣味的融会贯通中,达到了自我的升华。

  在前往上海求学前,王兰若已在揭阳担任小学校长,毕业回乡那一年,被聘为汕头友联中学、省立金山中学、东方艺术学院以及瀛寰艺术学校美术教员。

  王兰若的创作生涯与其美术教育生涯是相伴的。回乡后,王兰若相继在揭阳、澄海、普宁、汕头各地执教。与其同一时期的刘昌潮、李开麟、林受益等人也基本有着相似的人生路径。刘昌潮以画竹名世,气势雄强、笔墨厚重;李开麟的花鸟画被同行称誉“赋予花鸟画的独特世界”;林受益笔墨深得海派精髓,黄独峰称誉其为“海派典型”。这些画家在沪上便是画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回乡后仍继续创作,同时为潮汕的美术教育作出卓越贡献。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是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大家,于1950年出生于汕头,直接受王兰若与刘昌潮指导。“我的启蒙老师是王兰若先生,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美术家和教育家。很有幸,我五六岁就跟着王老师学画。他非常喜欢我,不厌其烦地问我喜欢什么,他就教我画什么,我看了老师的示范后就把画带回家里来临摹,第二个星期他又画新的东西给我看,再给我改画。这段时间我收获很大,从笔墨训练到审美情趣都有很大的进步,走上了一条美术学习的正道。”之后,方楚雄又跟随刘昌潮学画,“刘昌潮老师他的笔墨和格调,对我的影响很大。”

  林丰俗在中学时期得到美术老师许良琨和李屏周的教导。前者毕业于上海美专,擅长海派风格的花鸟画;后者是黄宾虹的门生,熟习黄氏山水画笔法。林墉同样得到沪杭归来的郑茂熙等人的指导。“郑茂熙老师解决了我的水彩问题,我的水彩跟了他三年。”林墉回忆起少年时期在潮州学画的经历,万分感慨,“当时,这些老师很认真地教学,我们年纪也不大,十三四岁,跟着他们打了一个好基础。我印象很深,我们考上附中,老师们高兴得呀。当时的这批老师没想钱、不收钱,大家愿意在一起教一群孩子。那时候大家天天在谈论谁的画好。我们也到汕头去看画,当时可以看到曾松龄、罗宗海的画,他们比我大四五岁,(潮汕画家群体)就是这样叠上去的。”

  一批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潮汕籍画家启蒙、成长于潮汕,吸收了民国时期潮汕画家群体累积出的养分,随后求学广州,接受广州美院等美术专业体系培养。

  以杜应强、蔡仰颜、陈政明、陈骏为代表的画家坚守潮汕本地;以林丰俗、方楚雄、许钦松、林墉、庄小尖、方土等人为代表的群体在广州活动,成为广东画坛的中坚力量。

  投入洪流 回望故乡

  晨起坐车到白云山,在山上走一会儿,坐下来,摆起工夫茶具。这是已到杖朝之年林墉的日常。

  “潮州古城的风情唤起了我童年的艺术饥渴。精巧明丽,秀美鲜艳本就在我的血中突突奔流。从来,我绝不敢评说别人的家乡不美,但我敢说,我的家乡是美极了,美得我直至如今还沉醉着,美得我直至如今还怀念着。十五年潮州生活,三十年珠江生涯,我的两脚陷在南国的水乡了。”在广州定居数十载,林墉仍然对家乡保留着很深的感情,“我很幸运地生在这个民间艺术传统深厚的潮州,老天有眼,我生在这里。”

  “村子里的广场一到了晚上都会凉风习习,一帮年轻人就聚在一块吟唱歌册,我家有一间闲房子,大家以其学习潮州音乐,我就学会了二胡与笛子。”许钦松出生于澄海,成长于潮汕地区浓郁的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氛围中,深受潮汕传统文化的熏陶,后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学习。林丰俗多年以来身边的录音中仍是潮州戏曲、潮州音乐。当代潮汕籍中国画家建立了严谨的笔墨规范,同时保存了浓郁的潮汕文化特质和情感。

  林墉的女儿林蓝是如今广东画院院长,在广州长大,但家中满是潮州传统工艺美术藏品。林蓝祖母黄姓是潮州大姓,少时林蓝由长辈带着到潮州己略黄公祠拜祭。“一进门,扑面就是满目的金碧辉煌,屋里屋外,屋上屋下,梁枋斗拱门楣隔扇栏杆等全用的潮州金木雕作建筑构件,不同处木雕设计均工于匠心,既巧妙地适应着复杂的建筑部位,同时又是可独立观赏的单件工艺品,木雕上髹漆贴金,金得沉沉实实,密密麻麻。那一刹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

  广东画院副院长郑阿湃擅工笔画和写意画,步入画坛对于郑阿湃来说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郑阿湃的父亲郑百川是全国著名的灯谜大家,著有潮汕方言的专著《潮话薮》。郑百川与林丰俗是同班同学,林丰俗回潮州老家探亲时便住在他家,顺便教郑阿湃画画。从初中开始,郑阿湃的暑假就在广州林丰俗家中度过,学习写意花鸟。之后,郑阿湃又跟随林墉、方楚雄两位潮籍前辈画家学习。“我的父辈和各位老师,潜移默化地让我走入了画画这个行当,在那种氛围下成长,很自然地觉得我以后也要跟他们一样画画。”

  岭东岂无老天眼,韩水哗哗亦自豪!林墉在《细塑林丰俗》中论及林丰俗:“他是中国画中的中坚派/江河滔滔,潺潺不竭,尽管汪洋中难说他是哪一滴/但,有谁怀疑汪洋中没有长江水?!珠江水?!韩江水?!”

  对于如今活跃在广州的新一代的潮籍画家而言,地理上的故乡已经远去,但其在审美、文化、记忆中对于潮汕的印象难以抹去,且在不知不觉间涵养其创作。饮过韩江水,便可投入时代洪流中。

  “潮汕画家群体是岭南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系作比,每一个艺术体系都有其主源,主源线体现的是这个艺术体系的主旋律,主源线上的样式决定了整个体系的基调,同时主源会分出众多支流,支流线上的样式总存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奏,与主旋律相异相和,并使之丰富。”林蓝认为,岭南画学中的求实、求新特质,与岭东画派特有的唯真与唯美,相携相应,共构南中国丹青盛景。

  -观点

  “岭东画派”与潮汕地区绘画传统的当代传承

  海派名家刘海粟最早提出“潮汕画派”。刘海粟评价潮汕画家时这样说道:“潮汕画家队伍不小,力量雄厚,要敢闯,要有自己的风格,形成潮汕画派。我反对搞宗派,但提倡画派。”

  在刘海粟之前,“岭东画派”的概念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被首次提出。当时作为潮汕画坛领军人物的孙裴谷、范昌乾等人联合诸多潮汕画家在汕头结成“艺涛画社”,这些潮汕画家长期进行艺术研讨、举办各类展览等艺术交流活动,在1931年时还将其中的精品力作编成合集《岭东名画集》,画集序言写道:“他日岭东画家作品,抗衡于域中”。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专业副教授谢伯开认为,总体而言,潮汕画家群体风格上缺乏一个统一的取向,没有表现出共同的鲜明的特点,更未提出同一的艺术审美理念和理论体系。因此,从历史角度来看,提出“潮汕画派”概念的依据当不充分。郑阿湃认为,画派是后人的总结,不该成为创作者的标榜,“广美出来的就是岭南画派,国美出来的就是海派吗?不应该这么划分。”

  但在当今画坛,林墉、许钦松、方楚雄、杜应强、陈政明等大批潮汕地区画家成为广东美术的中坚力量。他们或坚守潮汕地区,或在各地授业解惑,一代代延续下去,使得潮汕地区绘画传统得以保留并硕果累累。

  对于美术创作中如何处理好地域传统传承与当代呈现的问题,林蓝认为,可看成纵的时间与横的空间的关系问题:从纵向看,对地域绘画传统的技法、审美和精神品格从古至今始终延续。从横向看,只有敏锐地感知与表现每时每代的不同,才能不为以往所涵盖,成为属于这一个时代的新鲜夺目的点。艺术始终从具体的生活中来,外在的时代、社会在变化,个体内在观察角度也在变化,客观与主观的种种变化必然引发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的拓展与更新。

  在北京的潮籍画家李文峰表示,潮汕地区的艺术文化大量吸收海派与岭南画派的艺术手法,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当下,艺术交流与互动范围扩大,人的流动频繁,原有的艺术创作手段受到很大的挑战,加之高新技术对于艺术的介入,架上绘画和传统水墨画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也不仅仅是潮汕地区的问题,运用传统意义手段创作的艺术是否有生命力,要看当代的艺术家们是否可以在各种夹缝中找到这种艺术创作存在的价值,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蔡梓源认为,如今的潮汕画家应该把视野放在“大潮汕”,即放眼国内甚至国际,加强与外界的交流。韩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罗咏回乡已有六年,“刚回来的时候,感觉全国各地学艺的潮汕画家多不胜数,而选择返乡扎根的许多中青年画家,虽情系家乡风土人情,但艺术审美则与当地本土艺术群体氛围大相径庭,所以可能会导致许多青年画家缺乏归属感,有孤军奋战之感。但这两年,我能感受到潮州整个艺术创作形势向好发展。”

【责任编辑:刘洋】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