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侨”引力激发“富”潜力,这些侨宿不一般
浙江临海:“侨”引力激发“富”潜力,这些侨宿不一般
巾山角、灵江边、城墙根、古巷间,在浙江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中国侨联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隐藏着一家侨宿,在那里伸手就能触摸到千年古城的厚重历史,体会小城人民的精神富足。
近年来,临海市畅通“临”听“海”音渠道,“以侨为桥”,构建海外人士(留学生)“引”“育”“用”三个平台,持续调动侨界人士积极性,将“侨元素”全方位注入共富事业的方方面面,一批侨宿应运而生。
搭建侨“见”引才平台 激活返乡创业动能
为进一步完善家乡建设发展情况信息动态输出、海外人才返乡意愿信息动态输入,临海市依托“市-镇-村”三级侨务组织,编密市内、海外两张网,构建“精细版”侨情“智慧库”。同时,临海市还立足海外阵地,构建“海外侨团+海外媒体+留学生”传播矩形,开设“临海周”等主题宣传,不断增进海外人士对家乡的认同。
2017年,受邀返乡的郑羽良喜欢上了临海这片土地,紧接着,来自澳大利亚的华侨设计师刘雷,留学回国的林丹丹、陈娅楠,越来越多人来到了临海,在这里开始了逐梦之旅。
搭建侨“聚”育才平台 提升侨宿经营能力
近年来,临海市聚焦涉侨人士所需,从组织建设、技能培训、政策对接三方面入手,全力助推解决侨宿发展的拦路虎,并通过市镇两级“侨家小院”带学、研学基地游学等方式,开展经验分享等活动,打造出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陈娅楠实施民宿配套项目,在尤溪镇温家岙村开发了农业研学基地,让游客在享受“生态旅游”的同时又可以体验“研学式”旅游,打造了集休闲、生态、娱乐为一体的龙门景区旅游胜地,创成国家2A级景区。东塍镇呈岐山居民宿结合文旅开发、农业体验、农创交流,吸引、培育、孵化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农业人才、产品和项目。郑羽良的民宿成为台州唯一一家浙江省级“金宿”。
搭建侨“践”助富平台 激发惠民故里实效
临海市自然、农特资源等丰富,为进一步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临海市紧紧围绕“助推共富 侨有担当”主题,通过搭平台、聚共识、促对接,充分发挥好侨宿主作用,助推当地群众增收,社会经济发展。
创办了“三抚一宅”的郑羽良与括苍的几个合作社签订了采购协议,并布局茶吧等不同业态,研发桃胶拿铁、桃花冷萃等产品,拓展农业产业链,累计助销杨梅、桃子、葡萄等农产品1万余箱,价值近200万元。陈娅楠将侨宿、旅游开发与村民就业相结合,通过“企业+合作社”“企业+村经济”“企业+农户”,形成多元化共赢、共富合作模式。
这里的民宿影响了周边人,也传播至海对面。“之前,有位德国老人带着太太来临旅游,很喜欢我们的设计,也迷上了千年台州府的文化,原计划一周游玩五地,最后尽数停留在了临海。”郑羽良颇为自豪地表示,“我们成为了朋友,早几天我还收到老人寄来的德国红酒。”因梦想创办,因侨宿结缘,因文化深交,因助富团结。或许,这也是侨宿区别于其他民宿的模样。(林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