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乡村CEO” 佛山有底气-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培育“乡村CEO” 佛山有底气

2023年10月10日 11: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将城市圈的人流、资源和管理模式带到乡村,实现富民兴村 培育“乡村CEO” 佛山有底气

  南方日报记者 王蓓蓓

  广东农业农村迎来新动作。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做好“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组织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根据计划,今年首期班于10月开始招生,招收100名学员。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根据文件,农村职业经理人是能够满足未来乡村发展需求的经营型人才,能将城市圈的人流、资源和管理模式带到乡村,打造乡村产业经济、品牌经济、数字经济、文旅经济,实现富民兴村。

  早在2020年,制造业大市佛山农村集体资产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集体资产总额、资产成交总金额、集体经济总收入、人均分红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344.56亿元,集体资产总额超10亿元的村(社区)20个。

  农村职业经理人,被称为“乡村CEO”。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农村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在佛山,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土壤究竟“肥不肥”?

  为乡村培养经营人才

  究竟什么是农村职业经理人?

  其行业范畴和功能定位一般依托地方试点建设。例如杭州市的农村职业经理人是集体经济的职业经理人,与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的职业经理人形成三个相对应的概念,其重要特征是“政府出资、村社聘用、市场经营”。

  今年以来,佛山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迫切需要培育一支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与乡村运营相匹配的经营人才队伍。省农业农村厅发起“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拟三年为全省乡村持续培养超1000名职业经理人,正是为了系统培养乡村急需的复合型、经营型人才,针对性补上乡村运营、管理、农业农村数字化人才缺口。

  懂产业管理、会经营服务、还能扎根基层,这样的人才越来越成为广东农村里的“香饽饽”。

  近年来,佛山各区不断探索培育、引进农村职业经理人。

  2019年,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下决心引入职业经理人,让专业人士接手开业多年、发展却停滞不前的紫南商贸城。其后紫南村独资成立紫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继续引入职业经理人,负责村内的文旅产业项目运营。

  紫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能把产品做成品牌,再把品牌提升为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紫南样板”。引入成效肉眼可见,今年紫南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年游客量预计超150万人,营收约300万元。

  不久前,禅城区部署农村五大提质行动,其中之一是实施村集体经济提质行动,围绕制造业当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行“国集联动”模式,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

  今年6月,南海区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独资运营公司、独资项目公司和联合公司,重点发展市政环卫等公共服务事业、农业产业园等物业经营建设,以及休闲观光等新产业新业态。

  近期,南海区荷村社区、凤鸣社区、松塘村成立的首批村集体公司化企业拿到了营业执照,这正是南海探索以市场化理念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现代企业转型的缩影。

  工业实力为农村“撑腰”

  以农村职业经理人为关键词,某搜索引擎网页出现超1000万个相关结果;在抖音和小红书中,关于农村职业经理人的介绍、面试攻略、年薪等咨询问题刷屏。培育或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受到各地农村的“追捧”,各地出台的政策也各有特色。

  梳理来看,今年,佛山市禅城区将通过建立国集联动机制、探索设立引导基金等方式,鼓励国资国企积极参与村集体物业的改造提升和策划运营;浙江温州印发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方案,计划招聘20名农村职业经理人,每位农村职业经理人将获得18万元至20万元的基本工资,部分地区还将提供住房和教育资源等福利;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下辖5个村(社)联合发布招聘公告,招聘5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年薪超15万元……

  本质上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走向专业化,因此呼唤更多人才投身农村事业。这将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农村人才综合素质,增强推动乡村发展能力和联农带农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广东经济第三城,佛山农村较为富裕,全市集体资产总额、资产成交总金额、集体经济总收入、人均分红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今年9月,佛山拥有77个亿元村(社区),占村(社区)总数的10%。今年上半年,佛山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17.28亿元,同比增长5%。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态势明显。

  佛山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底气正是由此而来。

  近年来,佛山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现代都市农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创造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在工业厂房林立的佛山,特色农业发展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今年,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成功举办,“中国锦鲤名城”落户佛山;1个国家级、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7个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建设均取得阶段性进展;2022年度10万亩养殖池塘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验收……一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逐步成型。

  今年以来,佛山全面铺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全市统一、区级交易的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实现常态化运行,总体实现资产增值增收,交易项目最高溢价超8倍。资产晒在阳光下,透明且有监督。

  充分发挥工业基础扎实、城镇化率高的优势,佛山有条件将城市的资本、人才、技术与农村资源禀赋有机结合,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凸显的农村人才队伍。

  两者相呼应,佛山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土壤是否肥沃,答案呼之欲出。

  观察眼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在笔者搜索农村职业经理人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常常能看到相似的概念,如“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理人”。这些新型职业之间固然有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有学者认为,“农业经理人”等更多突出“农业”,依托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而农村职业经理人则依托村集体经济、村属企业。

  在先行探索地区,如浙江余杭,农村职业经理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困境。一方面经理人往往来自各省市,在村内归属感弱;另一方面,经理人与村“两委”权责边界不够清晰,导致发挥空间有限等问题。

  目前,佛山也正在积极发动本地人员参与“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借鉴余杭等地经验,未来,佛山应当注重强化对本土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同时明确村社与经理人的职责分工,建立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培育机制和评估体系。让“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充分施展拳脚,真正成为“乡村CEO”。

【责任编辑:惠小东】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