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中国四大成功经验可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
【解说】5月9日,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中国首份《“一带一路”倡仪的金融支持》报告。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报告总指导李扬指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四大成功经验与做法,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借鉴,并推广复制。
李扬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体现中国智慧的全球化思路,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中国金融机构在其中必须、也正在起到雪中送炭的底层支持。
【同期】(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李扬)
人家现在是需要水泥的时候,你给他去搞两个互联网,那可能就是也是好东西,但是不是他当务之急。
【解说】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经济水平偏低, 减贫和发展任务仍十分严峻。李扬认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若干成功经验和做法,也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借鉴。具体来说,第一,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开发性金融模式,不仅提供融资便利,还全面带入项目实施所需的体制、机制。第二,以义乌小商品为代表的平台交易模式,不仅可对接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也可对接民间资本甚至手工业。第三,以蚂蚁金服等企业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直接越过支票、信用卡等传统交易阶段,进入基于网络的移动支付。第四,以经济开放区,自贸区,经济特区等为代表的部分地区先行先试、逐步推广模式,可在局部创造适宜的小制度环境,率先发展现代产业。
李扬强调,中国已然领先世界的移动支付技术,正给一些金融欠发达的国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以蚂蚁金服为例,其先后与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合作伙伴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了当地版支付宝。
【同期】(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李扬)
特别值得提的就是蚂蚁金服,它的意义就在于什么呢?它是基于最现代的科技,基于互联网,让这些很多个一带一路沿线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很落后的国家,跨越了支付发展的好几个阶段。
【解说】在李扬看来,互联网的创新,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机会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推动无现金社会和脱贫大业,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全新的互联网视角和内容。
记者让宝奎 北京报道